黃花崗武裝起義

黃花崗武裝起義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率120餘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其中72人的遺骸由潘達微等出面收葬於廣州東郊紅花崗。潘達微並把紅花崗改名為黃花,這次起義因而被稱為“黃花崗起義”。

基本信息

簡介

宣統二年十月十二日(1910年11月13日),孫中山召集黃興、趙聲、胡漢民等同盟會重要骨幹及南洋和國內東南各省代表在馬來西亞檳榔嶼開秘密會議,分析革命形勢,總結歷次起義失敗教訓,克服領導層中因失敗而氣餒的情緒,增強信心,鼓舞鬥志。決定傾全黨之力,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再次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鑒於過去從單純依靠會黨到策動新軍倒戈都先後失敗,這次準備集中各地同盟會精英800人作為起義的中堅力量,聯絡新軍、防營、會黨、民軍同時回響,占領廣州後,揮師北上,與兩湖三江革命黨人會師長江,發動全國大舉。
會後,孫中山派人並親自到國外向華僑募捐,共募集18萬多元經費。先後購買大批槍械,經香港秘密運抵廣州。黃興回香港主持軍事,成立統籌部,黃興、趙聲分任正副部長。下設調度、交通、儲備、編制、秘密、出納、調查、總務8課。調度課由姚雨平、朱執信負責,專司策動新軍、防軍、民軍之責;交通課由趙聲兼管,派人分赴兩湖、三江及閩、滇等地,發展組織,準備回響;儲備課由胡毅生掌管,專司購運儲備軍械之事。其餘各課,也都職責分明,分頭準備。為統一指揮,於廣州越華路小東營5號設總指揮部,並在廣州城內外設立秘密據點38處。經數月準備,省城內外及各省革命力量均已聯絡就緒。統籌部遂於宣統三年三月十日(1911年4月8日)召開會議,決定於三月十五日(4月13日)起義,兵分10路奪取廣州。
不料,開會當天,發生同盟會員溫生才槍殺廣州將軍孚琦事件,省城戒嚴,加上槍械未全部運到,只得改期發難。三月二十五日(4月23日),黃興由香港到廣州,見清軍到處搜捕黨人,為保存實力,建議由趙聲率選鋒隊300人離穗赴港暫避。趙等剛走,即獲悉新軍2標於月內退伍。若不及時起義,則失去一臂之力。又聞新調進廣州3營水師防營,其哨官十之八九是革命黨人,正可乘機起事。黃遂決定二十九日(4月27日)起義,並急電趙聲率隊返廣州。由於人員、槍械不齊,10路攻擊計畫,改為4路:由黃自率一路攻打總督署;姚雨平率一路攻小北門;陳炯明率一路攻督練公所(今中山紀念堂址);胡毅生率一路守大南門。約定17時30分發動。
二十八日晚,趙聲、胡漢民等始獲黃興電,時香港至廣州夜輪已開,遂一面復電要求延期一天,一面派譚人鳳、林直勉乘次日早輪迴穗,向黃興面陳緩期原委,趙、胡則率大隊乘晚輪到達。陳炯明獲悉港電,知黃興尚未決斷,就走告胡毅生,謂改期為三十日,故發難時,倆人均未發動。姚雨平因領不到武器無法行動。當譚人鳳於二十九日上午趕到黃興寓所時,黃已草就絕筆書,束裝待發。17時30分,黃興率選鋒隊130人,臂纏白布,腳穿黑面膠鞋,持槍攜彈,從小東營進攻總督署(今越華路省民政廳址),擊潰衛隊,殺死管帶金振邦,攻入堂內,總督張嗚岐越牆逃往水師行台。黃興放火燒督署,從東轅門殺出,與李準援軍遭遇激戰,林文、劉元棟、林尹民等壯烈犧牲,黃興右手中彈,流血不止,仍奮力指揮。黃決定分3路突圍:第1路由黃率領方聲洞、朱執信等10多人沖向大南門接應巡防營。當轉戰到雙門底時,與前來支援的同盟會員清軍水師哨官溫帶雄所率巡防營相遇,因對方為入城方便,未纏白布記號而發生誤會。方聲洞首發一槍,將溫帶雄擊倒,對方還擊,方聲洞中彈犧牲。其他被衝散,黃即化裝繞道轉至珠江南岸同盟會秘密機關,後被徐宗漢(女)護送到香港。第2路由徐維揚率領花縣同志40餘人沖向小北門,以聯絡新軍。轉戰至洛城街、司后街、高陽里一帶被清軍擊潰,大多數人戰死或被捕。第3路由劉梅卿率領川、閩及南洋黨人進攻督練公所。戰鬥中,個個英勇頑強,浴血奮戰,尤其喻培倫,身上掛滿炸彈邊走邊擲,一馬當先,所向披靡,直到彈盡力竭,“失手遇害”。此役,正如孫中山所說:“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
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潘達微通過善堂出面,收殮烈士遺骸72具,合葬於廣州紅花崗(潘氏愛菊,故改墓地為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72烈士中,有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印尼等地華僑30名。
對烈士人數進行過多次核查。因當年起義是保密的,參加者來自四面八方,有的互不認識,給核查工作留下很多困難。民國8年(1919年)查出烈士56名,民國11年(1922年)又查出16名,這72名刻於第一碑;民國21年(1932年)又查出13名,復立第二碑;同年,又查出1名,未列碑;1986年又補了梁緯烈士等15名。合計此役犧牲總人數應為101人。
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革命志士們的英勇犧牲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意志,促進了民主革命高潮的迅速到來。不到半年,武昌起義爆發,一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