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病

麻將病

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此病,原因是他們玩麻將成癮,夜以繼日搬“磚頭”,砌“圍城”。打麻將儘管是一種智慧與趣味相結合的娛樂活動,倘若入迷成癮,則會適得其反,危害身心。搓麻將時用手摸牌,手上沾染了很多細菌,如果再用手和嘴接觸,極易感染上肝炎、腸炎、痢疾、肺結核等傳染病。出現頭暈目眩、精神疲乏、記憶力下降,這樣就會嚴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容易導致高血壓病人發生腦中風,冠心病人發生心肌梗塞而猝死。

簡介

麻將病麻將病
與西方講合作的橋牌文化不同,麻將文化盯莊家、看下家、防對家,自私自利且單打獨鬥,不講互惠與合作。這種說法雖失偏頗,但也不無依據。玩過麻將的人都知道,它的特點是孤軍作戰,是“一和三”的較量。它的風格:看住上家,防死下家,自己不和牌,也不能讓那“三家”和牌。自己手上的牌“勝”的希望渺茫時,就“攪局”,最大的願望是“打黃”重新“洗牌”。這也就是麻將的“病態”心理。人類在玩麻將時,稍有不慎就會被“傳染”。其患者有如下“臨床症狀”:喜愛“單打獨鬥”,自己沒能力乾出“明堂”,也不讓別人乾出“明堂”。更甚者,“攪局”、“使絆子”,“陰招”層出不盡。神經紊亂研究表明,長期沉迷於想贏怕輸的“病理性賭博”中的人,其荷爾蒙反應非常特別。這類人極難放棄“放手一搏”的病理性衝動,情緒常常大起大落,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嚴重紊亂,成為神經類疾病患者。即使是輕度患者,也常有疲乏怔忡、失眠健忘、頭暈目眩等病灶。嚴重者容易導致高血壓病人發生腦中風,冠心病人發生心肌梗塞而猝死。

患者類型。

一為“妒賢嫉能”型。這些人多為能力低下者。個別有“絕招”之人,通常拒絕合作,怕別人學到自己的“絕招”、乾出“明堂”、超越自己、搶走風頭。讓他帶徒弟等於拿刀捅他,恨不得幹活時“清場”只留他自己為好。這是缺乏“溝通與合作能力”,喜好造謠中傷能者的心理。“高手失手落馬”對他來說是天大的喜事。

二是“攪局”型,這類多為“大鍋飯”的受益者,改革的現實使他的生活水平下降,不去反思,自我找原因。而是整天“哭爹罵娘”,為“我”,千方百計阻礙“改革”,妄想阻擋“滾滾車輪”。這類人的特點,善用“一哭二叫三上吊”之招,“軟硬兼施”是“獨門絕招”。祈盼“改革失敗”重新回到“寄生蟲”生活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

三是“下絆子”型。這類人多為“寡言少語”的“老實頭”,善於“夜間行動”,善於“思考”,“滿肚壞水”,“七十二計”成竹在心,倒背如流,運用自如。善用“離間計”,善挖“陷井”等等,“損人不利己”的“陰招”層出不盡。

其實這些患者本人很累,患得患失,惴惴不安,至少生活質量不高。也成了公司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其危害性應引起關注。

症狀

打麻將儘管是一種智慧與趣味相結合的娛樂活動,倘若入迷成癮,則會適得其反,危害身心。常見的症狀如下:
一是超負荷運轉,身體疲勞不堪:這是由於打麻將可使人上癮,尤其是帶賭博性質的,更有刺激性。贏時興奮不已,以致心動過速,輸時垂頭喪氣鬱郁寡歡,又拚命想翻本,於是夜以繼日,靠菸酒提神,為輸贏而苦戰激動,身體無疑會受不了。這樣很容易導致高血壓病人發生腦中風,冠心病人發生心肌梗塞而猝死。

麻將病麻將病
二是腰肌勞損:搓麻將一坐半天是常有的事,由於長時間練“坐功”,致使腰背挺直,椎間盤和棘間韌帶長時間處於一種緊張僵持狀態,日久就會出現腰背疼痛僵硬,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從而出現兩腿麻木和肌肉萎縮,尤其是膀胱和肛門部位,形成重壓,長時間不活動,血液循環就會出現停滯,形成充血乃至發炎。不少人搓到興致極高時,甚至大小便告急也得強行憋著,其後果可能導致代謝廢物中毒。
三是飲食不規律:整天沉湎於搓麻將,擾亂了飲食起居規律,使腸胃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於是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胸悶腹脹、大便秘結等症。此外,還有些人手摸的是牌,心想的是贏,一旦輸了,盤算的是如何扳回來,至於腸胃神經傳出的飢餓信息早被大腦的高度興奮所淹沒;而一旦感覺餓時,再猛吃一頓,同樣有損於健康
四是病毒細菌易感染:據檢測,一隻麻將牌上可沾染800多萬個致病微生物,其中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結核桿菌和各種病毒,搓麻將時用手摸牌,手上沾染了很多細菌,如果再用手和嘴接觸,極易感染上肝炎、腸炎、痢疾、肺結核等傳染病。
五是影響工作和學習:這是由於打麻將成癮後,會經常通宵達旦,這樣易使大腦皮質長時間處於高度興奮之中,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頭暈目眩、精神疲乏、記憶力下降,這樣就會嚴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若是以賭博盈利為目的,危害會更大,它不僅造成人際關係緊張,助長個人私慾,而且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由上可知,玩麻將必須適可而止,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給家庭帶來陰影,給社會帶來不安,對人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典型疾病

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徵。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徵的綜合徵。

麻將病頸椎病
本病屬中醫學“痹證”範疇。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肝腎虧虛風寒濕痹兩種類型。頸椎位於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於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後,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並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有統計表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病,60歲左右則達50%,70歲左右幾乎為100%,可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頸椎病發病機理:1、頸椎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的不同階段發展,頸椎及椎間盤可發生不同的改變,在頸椎體發生退行性改變的同時,椎間盤也發生相應改變。2、外傷因素: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進行劇烈活動或不協調的運動。3、慢性勞損:長期處於不良的勞動姿勢,椎間盤受到來自各種方面的牽拉、擠壓或扭轉。4、寒冷、潮濕:尤其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受到寒冷、潮濕因素的影響,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張力增加,肌肉痙攣,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引起纖維環損害。

頸椎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椎間盤的退行性變。頸椎位於頭顱胸廓之間,頸椎間盤在承重的情況下要做頻繁的活動,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傷和勞損而發病。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後,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於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後方小關節、鉤椎關節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由於頸椎間盤向四周膨隆,可將其周圍組織(如前、後縱韌帶)及椎體骨膜掀起,而在椎體與突出的椎間盤及被掀起的韌帶組織之間形成間隙,稱"韌帶間盤間隙",其中有組織液積聚,再加上微細損傷所形起的出血,使這種血性液體發生機化然後鈣化、骨化,於是形成了骨贅。椎體前後韌帶的鬆弛,又使頸椎不穩定,更增加了受創傷的機會,使骨贅逐漸增大。骨贅連同膨出的纖維環,後縱韌帶和由於創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纖維疤痕組織,在相當於椎間盤部位形成一個突向椎管內的混合物,就可能對脊神經脊髓產生壓迫作用。鉤椎關節的骨贅可從前向後突入椎間孔壓迫神經根及椎動脈。椎體前緣的骨贅一般不會引起症狀,但文獻上也有這種前骨贅影響吞咽或造成嘶啞的報告。脊髓及神經根受壓後,開始時僅為功能上的改變,如不及時減輕壓力,逐漸會產生不可逆的變化。因此如果非手術治療無效,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預防

麻將病麻將病
而對於常玩麻將的人,必須加強養生保健,方法如下:
一是加強精神保健:原因是不少玩麻將的人是為了賺錢,故打麻將者的精神一直處於異常緊張的狀態中,祖國醫學認為“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而玩麻將者,常常是大大耗損了腦力、精力,“人身三寶,精氣神”,神既耗失,又怎能長壽呢?故常打麻將者,在不打麻將時,宜閉目養精使大腦處於一種安靜、休閒的狀態。既然是為了玩麻將,為了娛樂,就不要把輸贏看的太重,最好不賭錢,以免提心弔膽,全身高度緊張,人老長期處於應激狀態,最易患心身疾病。
二是注意吃好:好常吃一些健腦補腦的食物和藥物。
腦組織是由脂質糖尿白、鈣、磷等物質構成,大腦在活動時還需要多種物質參與代謝。因此腦力勞動者除每日攝取必要熱量外,必須補充某些特殊營養物質,如此才能保證大腦正常工作。
(一)健腦營養素
鈣和磷:是神經細胞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時將發生神經過敏、失眠、焦躁和痙攣症。鎂:是保持良好記憶所必需的元素。含上述元素的食物有:堅果仁鮮魚動物內臟及海產品
(二)健腦藥物
腦力勞動者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宜常服健腦藥物。如人參製劑對健忘、頭暈、神經衰弱症等有神奇療效,還可用於糾正用腦過度產生的低血壓、低血糖、心肌營養不良、心絞痛等病症;對於老年人可防治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的老年痴呆症。人參具有益氣通脈、開心益智、還精補腦之功,但高血壓者不宜服用。此外健腦方亦有效:胡桃仁1000g,龍眼肉500g,蜂蜜2000g,三味搗碎,拌勻密封保存,每次服50g,每日兩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