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藻

鹽藻

鹽藻,拉丁學名Dunaliella salina,是一種生存在高濃鹽湖中的單細胞真核藻類,屬浮游生物。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在高濃度鹽水中生存的奇特生命,由於富含獨特而豐富的生命元素,被世界科學界譽為"細胞的動力源","生命的保護劑"。 鹽藻(Dunaliella salina),亦稱"杜氏藻"。綠藻綱,鹽藻科。一類極端耐鹽的單細胞真核綠藻。藻體無細胞壁,體型變化大,有梨形、橢圓形等,具兩條等長鞭毛,體內有一杯狀色素體。縱裂或配子生殖。生長於海水中。富含ß-胡蘿蔔素。可人工培養從中提取甘油或胡蘿蔔素。並可作魚、蝦、貝等幼體的餌料。

基本信息

簡介

鹽藻,也稱杜氏鹽藻(Dunaliella),隸屬於綠藻門綠藻綱團藻目鹽藻科鹽藻屬,為綠色單細胞藻,形體微小,無細胞壁,具有糖蛋白形成的包被,由於其外部形態不固定,可以隨環境條件變化而變化,從而表現出形態多樣性,形狀有梨形、橢圓形、長頸瓶形等。細胞長14~22μm,寬3~14μm。鹽藻體內有一杯狀葉綠體,靠近基部有一個較大的蛋白核,細胞上有一個大而明顯的眼點。它主要分布在近海水域,有很大的鹽度適應範圍,可在接近淡水(<0.1mol/LNaCl)直至飽和鹽水(>5mol/LNaCl)的環境中生存。可在0~38℃的溫度範圍內生存。鹽藻的繁殖在正常情況下多為無性繁殖,營養細胞沿縱軸分裂成2個子細胞。在營養不良時可進行同配的有性生殖,由具有兩條等長鞭毛的配子接合成為合子,合子被壁厚,發育前形成2~8個遊動細胞。

鹽藻能在高鹽水體中旺盛生長,因此能在一般生物不能生長的陽光充足的富有鹹水源的地區培養,並能防止露天水道中繁衍其他藻類和食藻動物,由於鹽藻無細胞壁,所以不存在用作飼料難消化的問題。藻粉添加到動物飼料中,可提高動物的生長速度,提高飼料轉化率,並減少疾病。就這一點而言,合理利用藻類,開發“綠色飼料”,對提高飼料質量的動物產品質量具有重大意義。鹽藻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獨特的優點已使其成為大規模培養的對象。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大規模的培養和開發鹽藻,包括澳大利亞、日本、以色列、美國等。我國海南和內蒙古也進行了鹽藻的培養。

生物學特徵

結構特點

鹽藻具有動植物雙重性,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合成能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通常為卵形,長8~25μm,寬5~15μm,具有5~15μm的2根等長鞭毛,可運動。它們結構上的顯著特點是沒有堅硬的細胞壁,細胞由有彈性的多糖蛋白複合物型細胞膜包裹,表面有粘性覆蓋層。因此,當滲透壓發生變化時,細胞的形狀、大小就隨之而改變。在不同條件下,可觀察到卵形、球形、圓柱形、橢圓形、梨形、紡錘形等。當環境不利時,常變為球形。
鹽藻的繁殖有營養繁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營養繁殖為縱裂,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有厚粘膠層的膠群體,偶爾也形成孢囊(不動孢子),當環境不利時或急劇變化時,例如培養時迅速稀釋或乾燥時,通常會形成不動孢子。有性生殖類似於衣藻的同配接合生殖。接合子為綠色或紅色,外面有一層厚而平滑的壁,經過休止階段後,接合子核分裂生成32個細胞,通過母細胞壁放出。

細胞成分

鹽藻含有的主要成分是天然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黃體素是主要的類胡蘿蔔素,此外還有α-胡蘿蔔素、順式-γ-胡蘿蔔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花葯黃素、紫黃素、玉米黃素、新黃質、黃體素5,6-環氧化物。β-胡蘿蔔素有多種異構體。
鹽藻含有多種維生素,例如硫胺素、吡哆醇、核黃素、菸酸,特別是生物素和-生育酚的含量較高。
鹽藻的碳水化合物有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核糖、木糖、鼠李糖和多糖等。

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