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西河池市鳳山縣境內,總面積415平方公里,由三門海天窗群旅遊景區、江洲仙人橋旅遊景區、穿龍巖旅遊景區、鴛鴦泉旅遊景區、恆里暗灘旅遊景區五大景區組成。

基本信息

簡介

樂業大石圍天坑樂業大石圍天坑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向廣西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由百色市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鳳山岩溶國家地質公園組成,總面積930平方公里。公園的典型塊狀岩溶區內發育有兩大地下河系統,形成了成熟的高峰叢地貌,公園內擁有全球最大的天坑群、最集中分布的洞穴大廳群、天窗群、最大跨度的天生橋、典型洞穴沉積物、最完整的早期大熊貓小種頭骨化石以及獨特天坑生態環境保留的動植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以及極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特殊的地質背景為當地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多民族融合留下了獨特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具有非常好的開展地質遺蹟保護和發展旅遊事業的條件。

鳳山地質公園集觀光、旅遊、探險為一體,相繼被批准為“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鳳山岩溶國家地質公園”;“國際岩溶與洞穴探險科考基地”、“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中國蘭花之鄉”、“廣西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廣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世界第五長壽之鄉” 、“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中國山地戶外運動基地”等稱號,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世界地質公園

鳳山江州地下長廊,已探明34公里。鳳山江州地下長廊,已探明34公里。

2010年10月3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召開的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大會上傳來好訊息,廣西鳳山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獲得“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個獲得此項殊榮的地質公園。

2010年10月4日上午,樂業縣和鳳山縣分別舉行慶祝大會,祝賀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樂業縣委書記周武紅在慶祝大會上表示,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申報,讓樂業走向了世界,讓世界進一步了解了樂業,為樂業的發展開闢了新的空間。樂業縣將利用好“世界地質公園”這塊“金字招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保護第一,永續利用”的方針,進一步加快園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園區管理水平,提升景區品味,努力實現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把樂業打造成繼桂林山水、北海銀灘之後的廣西旅遊新一極”的目標。讓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這顆璀璨明珠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2004年2月13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中國的湖南張家界、江西廬山、廣東丹霞山、安徽黃山、河南雲台山、河南嵩山、雲南石林、黑龍江五大連池等8家國家地質公園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中國的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內蒙古克什克騰、四川興文四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2006年9月,中國山東泰山、黑龍江鏡泊湖、河南伏牛山、河南王屋山—黛眉山、廣東、海南的雷瓊、北京、河北的房山等6處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1月,江西龍虎山和四川自貢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9年8月,陝西秦嶺地質公園和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到2009年8月,中國有世界地質公園22處,全球世界地質公園不超過100個。

當地氣候

公園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乾濕季節分明,年均雨量1550.7‐1356.4mm,雨季為5‐10 月;年均氣溫16.4‐19.2℃,7 月最熱,1 月最冷;年均相對濕度79%‐83%。園內地形起伏度大,高大的山體使入侵的冷空氣受到削弱,氣溫年較差小,形成夏日清涼、秋高氣爽的氣候特點,十分適宜發展旅遊業,每年適宜旅遊的季節為3‐11 月。

旅遊資源

大型穿洞大型穿洞

近年來,樂業鳳山兩縣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投入近10億元資金,整合旅遊資源,推進旅遊開發,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旅遊企業和旅遊管理部門建設也逐漸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旅遊產品體系。目前,樂業已成為世界超大型天坑旅遊目的地,成為中國戶外運動最佳地之一,鳳山則成為世界水上天坑和世界長壽休閒養生旅遊目的地,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遊客,2009年遊客接待量達到70萬人,今年將突破120萬人。

公園園區內旅遊開發目前主要集中於大石圍和三門海一帶,主要景點為:大石圍天坑布柳河沿岸風光及天生橋穿洞天坑黃猄洞天坑、羅妹洞、三門海地下河天窗群、鴛鴦洞、穿龍巖等,這些景點是園區內最主要的吸引物,是遊人最多的地方,同時也是開發程度最高的景區。

三門海景區

三門海三門海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三門海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鳳山縣袍里鄉坡心村,距鳳山縣城20公里。三門海天窗群規模最大、景觀最奇特壯麗。這裡發育有七個岩溶天窗(天坑),並以坡心地下河出口洞段形成的數平方公裡面積的明湖和暗湖串在一起,目前有三個天窗由自然通道可乘船入內,使人感覺到山中有海、海上有門的神秘的感覺,“三門海”因此而得名,亦因此被國內外專家學者稱為“世界之窗。 三門海天窗群集山、水、洞、天為一體,蔚為壯觀,神秘的地下河資源,奇妙壯麗的喀斯特湖,喀斯特泉、大型溶洞群、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橋等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徵都集中體現於三門海景區內,構成了名副其實的喀斯特世界地質公園。

大石圍天坑

大石圍天坑群位於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岩腳屯,形成於大約6500萬年以前,是一塊鮮為人知的秘境,集險、奇、峻、雄、秀、美於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旅遊奇觀。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經過全方位考察論證後稱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為“天坑博物館”、“世界岩溶勝地”。

布柳河仙人橋

仙人橋仙人橋

位於樂業縣布柳河岩溶峽谷末端,為樂業縣與天峨縣的分界點。仙人橋長約220m,橋高165m,橋寬19.3m,橋面厚度78m,拱高87m(包括水下20m),孔跨177m。

射更穿洞

射更穿洞射更穿洞

位於坡心地下河出口西北面側約1.5km社更那孟屯南側山坡上(見上圖),高出坡心谷地約50m,西北洞口寬142m,高60m,東南洞口寬78m,高76m,穿洞長239m。洞頂上方為峰叢山體及埡口,洞頂厚度為25~100m。穿洞北側見古城牆。

羅妹洞

羅妹洞羅妹洞

洞內有兩層洞。上層洞主要景觀是次生化學沉積—石鐘乳、石筍、石幔、石瀑、石盾、石壩、石梯田、穴珠,尤以蓮花盆、穴珠、石梯田最具特色。最令人驚喜的是洞底遍布蓮花盆296個,若連盆中盆一起可達600個,成為大盆套小盆,盆中有盆。最大的蓮花盆直徑達9.2m,堪稱世界蓮花盆王。蓮花盆內外散布著大小不等的穴珠,熠熠生輝,尤如蓮葉晨露,一派荷塘風光。加之石田阡陌縱橫、延綿不斷,梯田層層疊疊,風光旖旎,使人心曠神怡,如置身龍脊。

下層洞是地下河道,以洞穴的迂迴曲折,曲徑探幽和地下水景觀為主。景點有暗訪地宮、仙人開道、神舟直上、九曲天宮、銀河西流、重放光彩、溪水長流、羅妹揮手等,漫遊其中,使人留連忘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