鯗凍肉

鯗凍肉

鯗凍肉是浙江紹興的漢族傳統名菜,肉先煨爛,放入台鯗同煨,鯗爛熟即可食。冬日,謂之鯗凍。民間除夕“分歲”時必備此菜。“鯗”,即魚鯗,為浙東特有的一種海產品,其實就是醃後風乾的魚,以黃魚鯗最為有名,肉質緊又少刺,無論是清蒸還是搭配其他食材入饌,都是上品。

基本信息

相關傳說

鯗凍肉鯗凍肉
鯗,是加鹽醃製曬乾後的魚貨統稱。在紹興,鮮魚制鯗的做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隋大業年間,就有人編撰了《會稽郡造海味法》。至於“鯗”字的由來有這樣的傳說:吳王伐越時,曾帶回去大批黃魚乾,賞賜給群臣,大家吃了以後覺得味道很好,稱之為“美魚”,而“鯗”字就是由“美魚”二字演化而來的。
相傳有一農戶,婆婆刻薄,媳婦很是賢德。除夕“分歲”吃飯時,婆婆故意把鯗頭燒入鯗凍肉中而專讓媳婦食用。小叔見狀批評其母,不該如此對待嫂嫂,媳婦聽後笑對小叔道:“叔叔錯怪了婆婆好意,婆婆這是為讓嫂嫂討個吉利,今年有鯗頭,明年更有享頭了。”媳婦這番話打破了尷尬局面,婆婆深受感動,從此一家和睦,日子越過越好,因而流傳至今。

具體做法

原料:豬五花肉350克,黃魚鯗100克。
調料:黃酒50毫升,醬油50毫升,白糖15克,蔥姜各10克,豬皮100克,香葉、桂皮茴香各2克,味素10克。
製法:燒
1.選2/3瘦、1/3肥的豬五花肉洗淨瀝乾,切成長3厘米、寬2厘米的條形;黃魚鯗刮鱗去鰓洗淨瀝乾,切成長、寬各2厘米的正方塊;豬皮切成長10厘米、寬4厘米的條狀備用;
2.炒鍋燒熱滑鍋,將蔥姜煸一下,加入黃酒、清水500毫升、醬油、白糖、味素、香葉、柱皮、茴香,放入五花肉、黃魚鯗、豬皮,用大火燒沸,撇去浮沫;
3.加蓋用小火燒1小時50分至酥軟,出鍋分盛在小碗裡,冷卻結凍即成。

注意事項

燒好這道菜的關鍵之處在於放魚鯗的時間掌握上,放遲了,肉已爛熟,魚鯗依舊咬勁十足;放早了,往往是“魚鯗不知何處去,唯留肉塊立碗中”——因為魚鯗煨時過長,就會粉身碎骨,消融於湯水中了。此外,烹製時不能用猛火,否則食材都被煮爛了;中途翻弄時也須小心,應儘量保持肉塊、魚塊的形狀完整,否則就成“魚肉雜燴”了。

菜品特色

紹興人很講究制鯗工藝,鮮魚經剖殺,除去內臟,用魚血擦遍魚的剖面,加適量的鹽和少許的糖醃製,魚上加石塊等物適重壓實,壓物過輕,魚不易醃透入味容易變質;過重,魚的水分擠出過多,鯗肉會發“柴”。醃的時間一般以48小時為宜。時間不到,淡而無味,難為其鯗;時間過長,鹹而發澀,難成鮮美。鯗的香味更在於風吹,風吹過的鯗內外一致。在眾多鯗中,又以黃魚鯗為最好,紹興俗稱白鯗。在《大業拾遺記》中就有“越人饁耕,以含肚(小黃魚)鯗為上饌”的記載。而在鹹鮮合一的紹興菜風味中,鯗也作出了不小的貢獻。“鯗凍肉”由文火細煮而成,鯗肉配伍,鹹鮮合一,鮮香酥糯,紅亮晶瑩,油而不膩,別有風味。

保健作用

中醫認為,鯗味甘,性溫,可益氣,補精添髓,甚至還有紹興人坐月子、病後康復用它來補身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