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韌強

魯韌強,男,漢族,山東省牟平縣人,1948年9月出生,研究員,林果栽培專家,中共黨員。1963年中學畢業後,到北京市大興縣苗圃和林場工作。1974年被選送到河北林業專科學校學習(現河北農大林學院)。1976年10月,分配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1995至2003年任林果所所長兼黨總支書記。兼任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果樹學會副理事長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77年開始主持“梨樹矮化密植早期豐產技術研究”課題,研究總結出梨樹根系生長及樹體生長發育規律,梨密植園群體結構、枝量、光照強度對果實品質的影響,不同肥料及施量對果實品質的影響等,取得了株行距2X4米的鴨梨密植園三年見果,四年畝產3千斤,五年畝產7千斤,六年畝產1萬2千斤梨產量的好成績。並與北京市農機研究所合作,在果樹密植園機械化噴藥、割草、開溝施有機肥等方面進行了試驗,取得了較好效果,驗收並定型了噴藥和割草二個機型。

1983-1992年,與中國農業大學和鄭州果樹所合作,開展了“蘋果化學疏花疏果研究”和“多效唑在桃、櫻桃上套用效果的研究”。

主要經歷

1992-1995年,主持果樹關健技術研究課題。與澳大利亞合作果樹調虧灌溉研究,探索出果園節水溝灌、隔行灌及保水措施,並在幾個基點大面積實施,取得顯著的節水效果。試驗創新出適宜桃等樹種密植栽培的高光效樹形,“傾斜主幹偏展形”。在生產中發揮良好的示範作用,解決了密植園交叉鬱閉的難題。主管河北新城聯合實體的生產技術及經營管理工作,在河北省蹲點工作4年。

1995-2000年,主持“果樹精品園及苗木中試基地”、“果樹新品種苗木產業化”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果樹逆境生理重點實驗室”項目。果樹精品園中試基地項目取得多項成果,包括蘋果幼樹促花技術、桃溫室容器化栽培提早成熟和提高品質技術。通過“果樹新品種苗木產業化開發”項目,有效地統一了全所的開發,使科研和開發明確分工有機結合,促進了科研的快速發展,增強了科技實力和開發後勁。

2001-2007年,先後主持了“北京綠化科技工程——農村綠化”、“利用生物技術進行果樹種質資源創新的研究”、“扶芳藤和常綠宿根草本植物的選育及開發”、“抗旱常綠針葉彩色樹種的引選與開發”、科技部“扶芳藤在三北乾旱地區的示範推廣”等項目。研究了我國扶芳藤自然分布和生長發育規律,選育出適宜立體綠化的耐旱性強、冬季不落葉的常綠“寬瓣扶芳藤”,以及耐寒、耐旱、耐鹽鹼、耐陰性強,葡蔔生長,冬季葉片變紫紅的“紅脈扶芳藤”,並獲得了國家林業局林木新品種證書。主持了“國家草莓DUS測試標準”、“北京市《鴨梨》、《豐水梨》、《黃金梨》等3個綜合生產技術標準”、“北京果品《蘋果》、《梨》、《桃》、《葡萄》、《杏》、《櫻桃》、《柿》等7個標準”的制定。

主持編制了林果所“十五發展規劃”,參與完成了“北京市果樹產業發展規劃”。

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發表論文多篇,主要有:

調控虧水度灌溉在果樹生產中的套用研究,1994,果樹調虧灌溉節水增產技術文集

套袋提高艷紅桃果品質量的研究,2000,中國果樹

敵百蟲對紅富士蘋果疏除效應的研究,2000,河北農大學報

蘋果屬小金海棠種的遺傳一致性研究,園藝學報

桃樹傾斜主幹偏展形的光照分布與果實產量品質的關係,2003,果樹學報

富士蘋果高幹開心形光照與產量品質關係的研究,2004,園藝學報

遮陰對美國黑莓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2005,園藝學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