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山

魚兒山

魚兒山在縣城東南47公里處的甲石河境內,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713.4米,山上有白色石一片,其狀如魚,還有石圈如魚眼,故以得名。明長城沿峰頂而過,是尚義縣與萬全縣自然分界線。

魚兒山在縣城東南47公里處的甲石河境內,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713.4米,山上有白色石一片,其狀如魚,還有石圈如魚眼,故以得名。明長城沿峰頂而過,是尚義縣與萬全縣自然分界線。
魚兒山的景點
明長城

魚兒山魚兒山
據史料記載,這段長城修建於明洪武至萬曆(1368-1620)年間,稱外長城,亦稱邊牆山。為磚、木、石結構,寬3米,高4米。
這段長城經河北、山西、內蒙古三省區的尚義、懷安、天鎮、興和四縣,共116個墩台。在尚義縣,由下馬圈鄉的南槽碾村南入境,經下馬圈、小蒜溝、甲石河三個鄉鎮,直接經過魚兒山頂,從甲石河鄉下青楊溝出境,進入張北縣,在尚義縣的長度是59.07公里。
近年來,中央、省、地的文物考古專家和學者多次參觀考察,把這段長城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為了切實保護好長城,尚義縣人民政府於1982年8月將其定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立了長城保衛委員會。並在長城沿線的鄉、村建立了長城保護組織,設有九名保護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