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替課

高校替課

高校替課是指替課族按照課程長短向僱傭他們的大學生們收取費用。隨著需求的增加,替課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校園中的灰色產業鏈。

概述

高校替課高校替課
“全天候替課,能夠對付各種刁鑽老師,一節課20多元,質量保證不議價。”在全國各大高校,學生課堂出勤率往往與成績息息相關。2016年11月,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調查發現,高校有償替課現象悄然成風,而替課者大多是學生。

隨著需求的增加,替課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校園中的灰色產業鏈。從單個學校到高校密集的地區,都分布著或大或小的替課群。這些替課群人數不等,多的有七八百人。隨著學生需求的變化,“服務”的內容也從替課延伸到拿快遞、帶飯、替考、替黨課、替早操等。而提供這些“服務”的大多是在校大學生。

現象

公共課成替課“重災區”

高校替課高校替課
“求一女生明天5、6節替課。”在“渤大兼職替課群”中,這一訊息發出3分鐘後就有人“搶單”成功。在QQ群查找中,輸入“替課”兩字,就可以發現多達數百個替課群,涉及全國大多數省份。據群中一名提供“替課服務”的學生說,賣方“接單”後,雙方會談好價格,買方提供細節,如學號、班級和姓名等。之後賣方會在課堂上給買方發去老師上課的照片,買方確認後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方式支付薪酬。

據悉,替課收費標準是按照課程長短和替課的難易程度來收取費用的。一般一節課40分鐘,收費25元,課時越長收費也就越高。根據記者觀察,英語、計算機基礎、體育課等公共課程和體育考試,是大學生最愛尋找替課者的。

替課需交“手續費”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如果想要進入某些“替課群”,還需要向“群主”等管理者交一定的“手續費”。而這些“替課群”的組織者大多數也是在校學生。湖北某大學學生周小安告訴記者,她曾去替課群找人幫她上課,進群前,被要求向群主交1元“手續費”。

據記者了解,像周小安這樣進群要交“手續費”的替課群並不在少數。在這些“替課群”中,需要交“手續費”的QQ群相似度很高,有著統一的標識,在群簡介中都自稱是“品牌替課”。一替課群群主告訴記者,在替課群中活躍的替課群體大部分是在校學生。“這些替課群的群主和從事替課的人員幾乎都是學生,他們就是想多賺點零花錢。”

主要原因

有償替課已經不止一次被媒體曝光批評,同學圖省事,任課老師對待同學的出勤率“一刀切”成為替課現象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雲教授則認為,既然一些學校存在這樣的替課行為,就值得學校和教師們反思。“如今大學替課成為一種產業,學生這么做當然是難辭其咎的。但是,一些課堂和課程缺乏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師繼續採取‘填鴨式教育’,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

如何遏制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雲教授則認為:

一方面,學校要強化校紀,大力打擊替課行為;

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教學質量,對於不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和教師進行整改,‘替課熱’自然而然就會受到遏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