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科學研究

體育科學研究

用科學的方法來探求體育的本質和規律。現代體育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它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科學的形成和進步,以及體育運動的發展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有組織地進行體育科學研究是從20世紀初才開始。1912年,德國成立了世界上第1個運動醫學會;1924年,日本成立了國立體育研究所;1928年,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成立;1932年,蘇聯在莫斯科體育學院設立了科學研究部,以後發展成莫斯科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育科學研究真正在世界範圍開展起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基本信息

體育科學研究

正文

用科學的方法來探求體育的本質和規律。現代體育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它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科學的形成和進步,以及體育運動的發展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有組織地進行體育科學研究是從20世紀初才開始。1912年,德國成立了世界上第 1個運動醫學會;1924年,日本成立了國立體育研究所;1928年,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成立;1932年,蘇聯莫斯科體育學院設立了科學研究部,以後發展成莫斯科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育科學研究真正在世界範圍開展起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現在世界上體育科學研究工作的體制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蘇聯、東歐的類型,是以國家設立的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為主,體育學院、師範學院體育系也參加;另一種是美國、日本和西歐的類型,科學研究的主力在各個大學裡。兩種體制各有所長,也各有弱點:以專門研究機構為主的,便於集中人力、物力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但如果管得不好,容易統得過死;而以大學的專家為主的辦法,可以充分發動各方面的力量來進行研究工作,獨立性、自主性比較大,但比較分散,不易集中力量搞大規模的綜合研究,由於有教學任務,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國有組織地開展體育科學研究工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開始的。1954年,首先在北京體育學院設立了研究部,開始培養研究生和開展體育科學研究工作。1958年成立了國家體委體育科學研究所,衛生系統成立了北京運動醫學研究所。以後相繼建立了上海黑龍江體育科學研究所,成都體育學院成立了體育史研究室和研究治療運動創傷的運動醫學研究室和附屬體育醫院。到1979年底,全國共有17個體育科學研究所。全國各體育學院和師範學院體育系正向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學研究中心的方向發展。
中國的體育科學研究工作由國家體委統一規劃和領導。1956年在北京體育學院召開了第 1次全國性的體育科學報告會。1960年召開了第 1屆全國體育科學工作會議,討論並制訂了體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方針、任務和3年發展規劃。1964年召開了國家體委體育科學工作委員會,並於同年召開第 1屆全國體育科學報告會。1977年召開了全國體育科學技術規劃會議,草擬了1978~1985年全國體育科技發展規劃,確定了研究的主要內容。1979年召開了第 2屆全國體育科學工作會議,研究了今後的任務和建立、健全體育科研機構等問題。1980年召開的第2屆全國體育科學報告會,收到了全國各地的論文628篇,比1964年多了近一倍。1978年體育界有 3名代表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有12項成果獲重要科研項目獎。1980年完成的重大課題《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機能、素質的現狀、特點及某些規律的研究》,是由國家體委、教育部、衛生部共同組織1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和教師進行的。這是研究中國民族體質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建設。
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不僅要研究運動提高的問題,還要研究如何使人體更充分地發展和增強的問題。一些體育比較發達的國家,都非常重視並撥專款發展體育科學研究工作。為了促使體育科學更迅速、更全面地發展,當前各國體育科學研究工作的主要趨向是:
重視基礎理論研究 基礎理論的研究能促使體育科學發展得更加完善,有利於技術和方法方面研究的發展和提高。 在這方面比較突出的有: ①體育術語的研究。這是體育科學理論的邏輯出發點,學術討論的基礎。因此,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這方面的研究,國際上為此建立了“國際體育名詞協會”,並於1974年出版了《體育名詞術語》。②研究體育科學的分類。體育科學的分類系統,是人們對體育這一客觀事物內部規律的認識的反映,是建立和發展體育科學體系的基礎條件。這是近些年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研究課題。③人體某些機能和結構的探討。這是為了進一步挖掘人體潛在能力,以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從1976和1980年兩屆奧運會期間舉行的世界體育科學大會上報告的論文中可以看出,其中大部分是這方面的內容。如《神經肌肉的調節與肌纖維的結構》、《生物化學與內分泌過程》等。在1980年第22屆奧運會期間召開的科學大會上確定,在生物科學方面目前正在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人體對運動負荷的生物適應能力;決定和限制人的體能的生物因素;身體活動對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的機能狀況和健康狀況的影響。其他方面還有:影響體育運動發展的最重要的社會因素;受遺傳因素和外界環境影響所制約的兒童身體發育的特點;婦女體育的社會問題和組織問題等。在美國1980年運動醫學年會上提交的論文,也多是基礎理論方面的課題,如:"肌肉蛋白質調節的研究"、“人體肌肉骨骼功能”、“運動時氣體交換的動力學”等。
研究的重點在競技運動 運動技術水平是一個國家文化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一個反映。因此,許多國家都把體育科學研究的重點放在競技運動方面。甚至有人認為,訓練理論和訓練方法日益成了體育科學的核心。高超的運動技術水平是人的體能、技藝和智力等的高度發揮的集中表現,因此,競技運動方面的研究又影響和帶動了一些學科的發展,如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等。許多國家在研究這類的問題,諸如運動訓練的理論和方法,它的基本客觀規律和這些規律在教練員與運動員的活動中的體現等等。
重視綜合研究 體育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非常複雜的人,只有從各種不同學科的不同方面配合起來進行研究,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其規律。因此,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在方法上一是多種學科的專家組成綜合小組;一是儘量擴展研究工作者的知識領域,從不同學科進行研究。無論採用那種方法,都需不斷提高體育科學工作者的基礎理論水平,儘可能多地掌握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技術。
重視引進現代科技成果,不斷改進體育科學研究的儀器和設備 這也是近20多年來體育科學得到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如利用電子計算機解剖、分析運動技術的技術影片解析儀、三維測力台、高速同步立體攝影機、多導生理記錄儀、心肺功能自動測定儀,以及進行數據處理和情報資料儲存、檢索用的電子計算機等,已較普遍的套用於體育科學研究工作中。
重視情報資料的研究 情報資料的蒐集和研究,是掌握國際體育科研動態、吸收成果、減少重複勞動、提高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環節,是整個研究工作的前哨。因此,許多體育發達的國家都建立了情報資料研究機構,有些國家已經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文獻資料和數據資料的儲存、檢索和加工。
重視體育的國際學術交流 隨著體育科學的迅速發展,新見解、新學科不斷湧現,需要互相溝通、交流,通過學術交流,促進體育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各個國家都十分重視體育學術的國際交流。為此,成立了許多國際體育學術組織。這些組織每 2年或4年召開1次大會,積極組織和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各國的體育學術組織和學術活動也不斷增多,各國間的學術往來也十分頻繁。(見彩圖)

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科學研究
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科學研究
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科學研究
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科學研究

配圖

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科學研究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