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曰切

骨曰切

骨曰切是中國的一句俗語,真實的緣由是因為骨質的東西加工方法用切,象牙類的東西加工方法用磋,玉質的東西加工方法用琢,石質的東西加工方法用磨。只有經過了切磋琢磨這些加工方法,才能成為好的器物。比喻人的學問知識能力成就,就象骨象玉石這些材質的加工方法一樣,需要精心的切磋琢磨。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語出《詩.衞風.淇奧》。
切、磋、琢、磨分別為骨、牙、玉、石的加工方式。
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採好,有修養。切磋,本義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為討論研究學問;琢磨,本義是玉石骨器的精細加工,引申為學問道德上鑽研深究。
骨質的東西加工方法用切,象牙類的東西加工方法用磋,玉質的東西加工方法用琢,石質的東西加工方法用磨。只有經過了切磋琢磨這些加工方法,才能成為好的器物。人的學問知識能力成就,就象骨象玉石這些材質的加工方法一樣,需要精心的切磋琢磨。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切磋琢磨也。
自東漢王充《論衡·量知篇》,意思是:骨頭要經過切,象牙要經過磋,寶玉要經過雕琢,石頭要經過磨,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寶器.人的學問、知識、能力,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要經過反覆切磋琢磨一樣,須經反覆磨練、研討才能形成。
本文分兩層,先說骨(角)、象牙、玉、石這些材料要經過切磋琢磨,才能加工成寶器,再說人的知識、才能也跟“骨象玉石”一樣,要經過反覆磨練才能形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