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水災

馬龍水災

6月25日20時至26日8時,雲南馬龍縣出現208.4毫米的特大降雨,離縣城約6公里的龍泉水庫出現漫壩達1.5米,導致城區部分淹水。圖為救援人員正在撤離被困災民

導致原因

6月25日,雲南馬龍縣遭特大暴雨襲擊導致縣城被淹。馬龍縣居民稱,大雨前20天一個房地產工程擠占河道,導致此次洪災。馬龍縣建設局書記、副局長付華否認了地產項目擠占河道的說法。他說,這次下雨百年一遇,而河道原來就那么寬,房地產公司沒有阻塞河道。

當地居民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據《昆明日報》報導,有居民表示,河道下游的泄洪不暢是造成城區水災的主因。當地排水公司負責人的說法也印證了居民的質疑。當地官員把水漫馬龍的原因單純歸咎於雨量太大,忽略了人禍,明顯難以服人。
恐怕不僅是馬龍,很多地方都要反思水災與房地產開發的關係。在房地產開發熱的影響下,受利益誘惑,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不但將公共水資源周邊的土地用於房地產開發,而且以“填海造地”等破壞水資源平衡的方式大搞房地產開發;開發商更喜歡開發海景、水景項目,因為這類項目多賣給富人,有暴利可圖。

水災場景水災場景

有一項調查認為,近幾年來,海南重要濱海城市和濱海地區,房地產業過度的開發與建設已給海岸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和壓力。其實,許多地方也面臨這種情況。正是因為房地產開發破壞了生態平衡,致使洪水、泥沙進入市區,才導致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可惜,我們只看到房地產帶來稅收和土地出讓金,看不到房地產開發對生態的破壞。

人們質疑“房地產開發致水漫馬龍”,需要雲南有關方面公正調查,以公正結論來回應質疑。這個調查報告一日不出,所謂的“天災論”,就必然是可疑的。

水災偶遇

當時,記者乘坐的汽車剛從大龍井村出發不久,見到對面駛來一輛雲A牌照的銀灰色麵包車,在經過一片山體留下的泥土後,車輛突然失控側翻撞到了山體,事發突然,車內記者和馬龍宣傳部工作人員立即下車,小跑到了出事車輛跟前。 車內有一名年輕被困,所有人的心都繃緊了,必須趕緊把女孩救出來。曲靖電視台、珠江網、春城晚報和馬龍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加入到了這場緊急救援當中,“一、二、三”,所有人員合力把側翻車輛推正,被困年輕女孩被救了出來,所幸女孩只是受到了驚嚇,並沒有受傷。 確認女孩沒有受傷,記者們繼續趕路前往其它受災地點採訪

水災後果

災情發生後,雲南省民政廳及時向國家民政部上報災情,並向災區安排大米10噸,礦泉水麵包1000份,帳篷200頂和棉被1000床等救災物資。據云南省副省長孔垂柱通報,雲南省政府、財政廳、農業廳、水利廳將向災區劃撥救災款共2000萬元人民幣。截止26日晚上,雲南省相關部門調撥的1000頂帳篷已經到位。

另據馬龍縣政府通報,據初步統計,截止26日23時,馬龍縣受災面積3平方公里,造成5萬多人受災,死1人,傷165人,糧食受災14萬畝,經濟作物受災面積8.4萬畝,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億元以上。

在此次水災中,馬龍通泉鎮大龍井村受災最為嚴重,大量民房倒塌。成片的田完全浸泡的水中,只有幾片葉子在渾濁的水中搖擺。災情現場,一名婦女騎著腳踏車趟過褲腿深的河水,站在田埂上伸手撫摸淹沒在洪水中的菸葉。村寨的土坯房幾乎都發生了開裂、倒塌傾斜,有的地方已被洪水沖得面目全非。水中,許多孩子正捲起褲腳在玩耍,完全不知道這場災害的後果。

堅強的人們堅強的人們

大龍井村黨小組書記秦萬福說,此次遭遇的暴雨是百年難遇的,村裡面80多歲的老人都是從來未遇見過。26日上午9時,聽說附近的龍泉水庫有可能決堤後,整個村寨近1500多名男女老少來不及做任何事情,在村幹部的組織下,用摩托車等能派上用場的車輛,趕緊把村民撤離到了山頂上。

站在遠處,看著自家只有屋頂在外的家園,一位當地村婦不禁傷心地哭了起來:“什麼都沒有了,貨車和機車都被淹沒了,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在水裡,撤離時孩子連只鞋子都沒有穿出來……”

搶修復電

雨造成馬龍縣60%區域被水淹,除移動手機可以正常使用外,城區供電、其他通信網路全部中斷。災情發生後,雲南電網公司在第一時間內啟動了縣、市、省三級自然應急預案,要求曲靖供電局全權負責此次抗洪搶險,要保證重要用戶的供電,尤其是縣應急指揮部、軍事設施、災民安置點、通信、媒體的供電。

26日早晨8時,曲靖供電局應急指揮部及時成立了曲靖供電局馬龍暴雨應急搶險指揮部,同時啟動了曲靖供電局暴雨自然災害II級應急回響。按該預案的相關程式,組織110人投入到應急搶險工作中,1台應急發電車和10台應急發電機也開赴到搶修現場。

在馬龍水災現場,曲靖供電局目前正組織人員對能進入的供電現場進行搶修。對不能全線供電的進行檢查,為水退後的供電工作做好準備。對主網供電受阻的區域,搭接臨時線路,用發電機進行臨時供電。對城區供電設備進行檢查,確保送電時萬無一失。

救援現場

昔日繁華的老城街道,除了街面上淹起了近1米多深的水之外,從馬龍地稅局到馬龍法院,縣城幾個主要機關單位的院子內幾乎都成了“水庫”,馬龍縣委、縣政府的院子內也是一片汪洋,停放在院子內的汽車,除了稍高的還能看見車頂外,其他都已被淹沒。

眾志成城眾志成城

大水淹沒馬龍縣城的主街道之後,要進入城區,又高又大的裝載機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成了輪渡公交,城裡地勢較高的地方成了碼頭。坐上這些裝載機,災民們從城內紛紛撤了出來。26日,雲南省副省長孔垂柱到達馬龍考察災情時,同樣是站在了裝載機上。

裝載機劈波斬浪開了過來,在水中,就如同戰艦緩緩駛來。裝載機的挖斗內以及駕駛室內外都站滿了人。每一輛裝載機到“碼頭”下了人之後,又趕緊掉頭開進城內去接人。據悉,現場來回運送災民的裝載機有十餘台。26日,有上千名居民坐著裝載機離開了被水浸透的家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