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邁德·塔爾齊

青年阿富汗派思想家,阿富汗政治活動家和外交家。出身於封建貴族家庭。早年隨父親古拉姆·穆哈邁德汗流亡伊朗、伊拉克,後居住在敘利亞的大馬士革。他還遊歷埃及、法國。他的《三大洲旅行記》表達了獻身祖國獨立事業的志向。

正文

 1911年,他在喀布爾創辦民族主義刊物《光明新聞》。通過這個刊物抨擊英、俄帝國主義,喚起阿富汗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他經常以印度和中亞地區落後的現實,引導人們思索本國的問題,使人們認識到英、俄殖民統治的危害性。他不斷介紹歐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報導世界大事和國內動態。在進行啟蒙活動的同時,揭露時弊。這個刊物一直辦到1919年1月,它成為青年阿富汗派的喉舌。
1919年 2月,國王哈比布拉汗被暗殺後,塔爾齊輔佐阿曼努拉汗國王,實行政府機構改革,支持抗英獨立戰爭。獨立戰爭勝利以後,他又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在制定和執行阿富汗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方面,功績尤為突出。他作為阿富汗政府的外交大臣,在1919年8月的阿、英第1輪談判中,使雙方達成拉瓦爾品第條約。1920年他率領阿富汗代表團在穆索里同英國進行 3個月的談判,簽訂新協定。1921年他又同英國在喀布爾進行了第3輪談判,終於在11月22日簽訂條約,迫使英國承認阿富汗的完全獨立。
1924年開始,塔爾齊同國王阿曼努拉汗的分歧越來越大。1925年,塔爾齊提出辭職。1927年,辭呈被接受。1929年反改革的叛亂發生後,他到德黑蘭避難,同年10月到伊斯坦堡定居,寫有許多詩歌。1933年去世。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