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泛馬回教黨

馬來西亞泛馬回教黨

馬來西亞泛馬回教黨(Parti Islam Se Malaysia, PAS),簡稱“回教黨”,原稱“泛馬來亞回教黨”。

簡介

馬來西亞泛馬回教黨 (Parti Islam Se Malaysia, PAS),簡稱“回教黨”,原稱“泛馬來亞回教黨”(Persatuan Islam Sa-Malaya/Sa-Tanah Melayu),至1971年其正式的全稱才改為現名,是馬來西亞唯一一個由獨立迄今持續活躍的反對黨。主席:哈迪阿旺 署理主席:納沙魯丁 成立:1955年5月31日 總部:泛馬來西亞回教黨總部。

成立

在左翼的馬來國民黨滅亡後,其黨員及支持者除馬共與巫統外,主要還是流向人民黨及回教黨。 回教黨在思想意識上與馬來國黨反殖民、爪哇式民粹主義與大馬來(Melayu Raya)民族主義的傳統是一致的,不過其社會主義色彩並不鮮明,反倒是十九世紀末才自中東興起的回教改革(現代化)思潮對其影響深遠。

回教黨在組織上脫胎於巫統。1950年,為了抵銷兩個已遭殖民當局壓制,但勢力猶存的回教團體之影響,巫統主催了一場回教學者(ulama,或謂回教的宗教師)的大會,並因之促成泛馬回教學者協會(Persatuan Ulama Sa-Malaya)之成立。翌年協會改名為Persatuan Islam Sa-Malaya,並逐漸脫離其母體巫統,惟直到1955年大選前夕,在政治上並不活躍。

1955年大選,回教黨只取得聯合邦議會五十二席中的一席,其餘全為聯盟囊括,當時也未舉行州議會之選舉。

回教黨的崛起不僅吸引了不少來自前馬來國民黨,泛馬最高宗教理事會與回教徒黨的活躍份子,也成了巫統黨內外反對者的另一選擇。這無疑有助於早期回教黨的壯大,與此同時卻也帶來了一一些問題,那就是激民族主義者、回教改革者(Kaum Muda)與傳統守舊回教徒(Kaum Tua)之間的矛盾不易調和。

黨內的激進民族主義份子部份帶有世俗與社會主義色彩,具回教改革意識者則多來城鎮中的中產知識階層,而傳統派的主力則是回教黨基層經營的靈魂人物──一些保守和回教學者及教師們。

前述矛盾可以從Burhanuddin Al-Helmy在領導回教黨時期所面對的黨內挑戰窺見端倪。

Burhanuddin 是在1956年12月中詢才加入回教黨,12月尾即在黨代表大會,以八十四比十二的懸殊票數,擊敗其對手Zulkifli Mohamad,被選為主席。

回教黨在Burhanuddin的領導下迅速壯大,1959年大選以十三席國會議席與四十二席州議席的成績震驚全國,並奪下吉蘭丹與丁加奴兩州的執政權。

本屆大選成績,回教黨除了在霹靂奪得一州席外,其餘所有國、州議席皆來自吉蘭丹及丁加奴的大本營。其中丹州卅席州議席中,回教黨奪得廿八席,丁加奴廿四席中,奪得十三席,順利執政。

1961年,由於部份州議員變節,跳槽巫統,導致丁加奴州政權丟失,但此後回教黨在玻璃市、吉打、丁加奴及吉蘭丹,長期展現強大的影響力。

1964年大選,聯盟大勝,回教黨只獲得廿五席州議席,九席國會議席,勉強維持他的傳統勢力範圍。雖然保住了丹州政權,但國會得票率從1959年的21.3%跌至1964年的14.6%。

1965年,由於黨主席Burhanuddin涉親印尼活動而被捕。

1969年的大選中,回教黨獲得十二席國會議席,四十席州席,國會得票率為23.8%。

五一三事件後,巫統成功將心腹大患回教黨收編進國陣陣營內。這方面的努力早在1970年12月已開始,但是由於回教黨內部的反彈而作罷。

但是,以黨主席Mohamad Asri為首主張與巫統合作者取得主流的地位,雙方的不斷接觸,終於在1973年1月達成協定,並在1974年6月1日國陣正式成立時,與民政黨、人進黨、砂勞越人民聯合黨、砂勞越聯盟、及沙巴聯盟各黨大結盟。

但是,此舉卻造成黨內的紛爭加劇。

與此同時,在回教黨加入國陣後,兩黨之間的矛盾並未消泯,在巫統鼓動下,造成回教黨發生內爭分裂而大傷元氣,最後,回教黨在1977年尾因“丹州危機”脫離國陣,結束短短五年的盟友關係。

“丹州危機”使回教黨與巫統的關係鬧僵,這事件引發的民眾示威也趨激化之勢。巫統於是在國會促成丹州於1977年11月8日進入緊急狀態,並由中央暫時接管州政府,直至1978年3月州選舉為止。

由於黨爭惡化,黨譽也受損,使該黨不但在接下來的大選中失去吉蘭丹州的江山,也使該黨走向末落。

這種情況直至1982年,黨主席Mohamad Asri Muda下台,回教黨提出建立“回教國”的理念後,才出現轉機。由Yusof Rawa 頂替。

邁入1980年代,回教黨在中東回教復興運動的影響下,該黨內部具原教旨主義傾向,且大多有中東教育背景的少壯派已經崛起。

在1982年大選中,回教黨在丹州共奪下四國十州,得票率雖未見突破,但已有逐漸恢復傳統勢力的跡象。

1990年,在第七屆全國大選中,回教黨奪回了吉蘭丹州政權。

1999年,隨著當時副首相安華依不拉欣被革職及被判入獄所引起的“烈火莫熄”運動,回教黨與民主行動黨和安華的妻子旺阿茲莎所創立的國民公正黨(現為人民公正黨),組成“替代陣線”,參與第十屆全國大選。結果,回教黨從國陣奪下了登嘉樓州。

2004年,由於新首相阿都拉巴達維的“新首相效應”,第十一屆全國大選中,回教黨只有七個國會議席中選,跟上屆大選奪下的27國席明顯減少,黨主席哈迪阿旺也敗選。州政府方面,回教黨失去了登嘉樓州,以微差的3席保住了吉蘭丹州的政權。之後彭嘉蘭巴西州議席補選中再失利,繼續以一席之差捍衛州政府。

2005年6月1日至5日,回教黨在全國大選慘敗後首次代表大會,掀起改革風,多名專業派領袖打入領導層,取代以宗教師為班底。

直到2008年第十二屆全國大選,回教黨在此大選中告捷,不僅繼續執政吉蘭丹州,而且與公正黨執政吉打州,與行動黨和公正黨在霹靂州與雪蘭莪州組成聯合政府。

馬來西亞政黨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