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君故居

香君故居

香君故居,便是“李香君故居”,原稱“媚香樓”。明末著名畫家楊龍友曾經在樓壁上畫了幾叢墨蘭,同時援引《左傳》“蘭有國香,人服媚之”二句題畫,媚香樓由此得名,這堵畫壁也從此名揚天下。秦淮區委、區政府為了重現明清兩代盛極一時的“六朝金粉”、綠窗朱戶、夾岸而居的熱鬧景象,全面展現李香君當時生活的場景,重修“媚香樓”並題為“李香君故居”。

基本信息

簡介

香君故居李香君
李香君是清初戲劇家孔尚任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秦淮八艷”之一,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罕有的光輝婦女形象,傳說實有其人。這個出身秦淮名妓的下層婦女之所以受人仰慕,不在其花容月貌,而在於她有著強烈的正義感、愛國心和高尚的情操,憤世嫉俗,顯示出難能可貴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為紀念中國古代這位愛國名媛,歌頌了她“威武不屈、貧賤不欺、富貴不移”的做人品質和民族氣節,秦淮區人民政府以文學巨著《桃花扇》內容為基礎,在夫子廟內秦淮河南岸(鈔庫街38號)修復了李香君故居——媚香樓。

現在南京人指的秦淮河是從東水關到西水關這段河流。又稱“十里秦淮”也叫內秦淮,素有“六朝金粉”的美譽。明清兩代盛極一時。河廳河房,綠窗朱戶,夾岸而居。每逢春節、元宵,燈船畫舫毫不熱老鬧。附近名勝有“二水中分白鷺洲”的白鷺洲;“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烏衣巷;王獻之以妾為名的桃葉渡;八大名妓李香君的故居……

香君故居端坐秦淮河畔來燕橋南端,是一座三進兩院式的明清建築宅院,全院盡現書法、繪畫、楹聯、篆刻、假山、塑像和園林小景、石刻磚雕、壁畫掛燈等藝術精品,供遊人觀賞。

香君其人

香君故居李香君雕像
李香君(1627年——1653年)原名李香,明末清初的秦淮歌妓,她身材嬌小玲瓏,眉眼兒俏麗生輝,聰明慧俊,13歲學歌,唱腔甜美,吐字珠圓玉潤,尤擅琵琶古琴。因她嬌小而香艷,名字里又帶個香字,所以客人們都戲稱她是“香扇墜”。

自孔尚任的《桃花扇》於1699年問世後,李香君遂聞名於世。戲曲《桃花扇》,即是孔尚任根據李香君與復社文士侯朝宗的愛情故事編撰而成,歌贊了一代名妓李香君能辨忠奸,不與奸人同流台污的民族氣節和高尚情操。

李香君與復社領袖侯方域交往,嫁與侯作妾。侯曾應允為被復社名士揭露和攻擊而窘困的閹黨阮大鋮排解,香君嚴辭讓侯公子拒絕。阮又強逼香君嫁給漕撫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爭,此時正值馬、阮大捕東林黨人,侯等被捕入獄,香君也被阮選送入宮。清軍南下之後,侯方域降順了清朝。

順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滿樹的桃花已經凋謝,落紅遍地。李香君悄悄地合上了那把題有侯方域詩句的扇子,淒切地收拾好行裝,與過去訣別。她獨自來到棲霞山下,在一座寂靜的道觀里,出家為道士。史書言,李香君後不知所終。

景點介紹

媚香樓座落在鈔庫街中段。大門朝南,進去穿過走道,向左拐進前院,院中假山玲瓏。芭蕉展葉。前進是一式三間正屋。中間客廳。

香君故居香君故居廳院
媚香樓有幾大特色:樓閣歷史人文故居藝術。這些特色都一一體現於它全樓的布局和題字。

大門朝南,進去穿過走道--細細長長的店堂,穿過向左拐進前院。天井,四四方方。是一處得門而入,一座大堂,院中假山玲瓏。芭蕉展葉。前進是一式三間正屋。中間客廳。內里便有李香君的事跡和秦淮八艷的簡介。

天井內有題詞:“陳醪斟趣新茗催詩三杯忘寵辱,鐵笛銷魂銅琶醒夢一扇寓悲歡。”近旁還有一尊香君的塑像。

大堂之內裡面陳列著一些琴棋書畫以及一些歷史背景的介紹,以及一些崑曲劇照,當中有石小梅的侯方域,有洪燭作的《桃花扇》:“這把祖傳的扇子/注定是屬於秦淮河的/秦淮河畔的桃花開得比別處要鮮艷一些……”

從小門進入二進院落,是一座兩層繡樓。青磚小瓦馬頭房,繡簾掛落花格窗。這就是“媚香樓”。台階似是木質披上紅色的膠毯,踩上去,吱呀做響。據說,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的秋天,年僅21歲,但已名聞四方的復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剛從河南商丘來到南京,便拋開即將開始的鄉試,直接走上了這架暗紅色的樓梯。

香君故居媚香樓臥室

樓上,完全是古舊的格局。腳下頭頂,是被漆成深紅的木頭。左手邊一排窗子,樓的北窗下便是秦淮河,站在窗前便可見對岸的樓上人影閃動。左邊,是文德橋,放目可見其上車水馬龍和夫子廟的高牆崇殿。沿走廊前行,盡頭便是香君的寢室。一張古色古香的床,上面有幾床褥子。兩張椅子,兩張桌子。有紅線攔著,遊人禁入。站在外面可見桌子上一方古鏡。床是那種很老式的,木頭支起軀幹,鏤空的雕著花紋,紋理已不見。床正對的窗子便是院下的種有芭蕉的天井,只能看見芭蕉的葉子,那也是一景,名為“綠影”。

出門是另一條的走廊。第二間是書房:小櫃、休息的榻、桌椅、書櫥,都是朱紅。舊時的氣息,氤氳著霧氣;第三間應該是會客房:四把椅子及牆上的字畫便是全部;第四間:小櫃、休息的榻、小几,還有一桌上置一琴,古舊的色澤。下樓後可見側邊有一個花瓶形狀的門,題曰:“拂風”,禁入。對面望去,門內便是樓上可見的“綠影”。

近大門還有一白色的香君石雕。可照像留念。走出媚香樓之前,可見客廳的玻璃櫃裡,有一把仿製的桃花扇,上面寫道:“夾道朱樓一徑斜,王孫初御富平車。青溪儘是辛夷樹,不及東風桃李花。”

故居陳列館

香君故居李香君故居陳列館
故居占地不太大,是唯一倖存的河廳河房建築,背依秦淮河,靠河邊還有一個小小的私家碼頭,當年李香君就是從那裡出入畫舫,門上掛著一個“媚香樓”的大匾,是一棟兩層的木質結構樓房,與以前看過的安徽民居的格局有點相似,樓上樓下各有四五間房,還有一個天井。有一個李香君的塑像,在李香君故居的展廳里,陳列著李香君的事跡,放置著幾把扇面和琵琶之類的展品,在房柱、牆壁上掛著一些後世文人所寫的歌頌李香君的詩和對聯,這棟樓的二樓據說是當年李香君的生活場所,有一間臥室,是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新房,他們成婚後在這裡度過了一年多的幸福時光。現在處處還可以找到他們當年生活的痕跡和印記。

交通指南

乘公交公4路、7路、40路、47路可到達香君故居。

江蘇風景名勝導航

江蘇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發達,是山水園林、名勝古蹟和旅遊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龍盤虎踞的南京,有“天堂”之稱的蘇州,“淮左名都”的揚州及鎮江、淮安、徐州、常熟分別列入。文化古蹟也比較豐富,南京的“石頭城”,明孝陵、中山陵,徐州的漢代兵馬俑、劉邦“大風歌碑”,常州的“東南第一叢林”天寧禪寺,蘇州的虎丘塔、寒山寺等堪稱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