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糧店村

餘糧店村位於沂蒙山區的西南方向,全村有353戶,1238人,可耕地1080畝,下設6個村民小組,1986年以來,村里依靠“將軍紅”花崗石開發走上了富裕之路,成立扉聲全國的“將軍紅”花崗石的主產區,被譽為“魯南石都”。

基本信息

山東省平邑縣臨澗鎮下轄村

地理位置

山東省平邑縣臨澗鎮餘糧店村山東省平邑縣臨澗鎮餘糧店村位於沂蒙山區的西南方向,南靠棗莊的山亭區、 滕州市、西鄰鄒城市,滕蒙公路東邊,縣內地(方)龐(莊)路從村前橫穿而過,交能便利。全村有353戶,1238人,可耕地1080畝,村黨支部、村委會由12人組成,下設6個村民小組,1986年以來,村里依靠“將軍紅”花崗石開發走上了富裕之路,成立扉聲全國的“將軍紅”花崗石的主產區,被譽為“魯南石都”。

自然資源

該為了村民增加收入增強農業後勁,發動村民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整理深翻土地,開挖植 樹條帶,從 煙臺果樹研究所引進“沙蜜”、“美早”、“黑蘭特”等優質大櫻桃進行栽培,建起了面積680畝的大櫻桃示範基地,2007年的大櫻桃已進入了盛果期,大櫻桃畝產量將達到500公斤。於2007年11月申請“ 四海山”牌商標並經國家綠色產品認證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另有野生金銀花,每年的總產值在18000公斤,成為村裡的主要農作物來源之一。
同時,該村的其它工作也走在了全鎮乃至全縣的前列。平安創建、計畫生育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單位,黨員遠程教育,被縣裡表彰,安全生產、新農村建設也連年獲得榮譽,三個文明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如今,村民們豐衣足食,享受到了祖祖輩輩想都不敢想的幸福事兒:門前水泥路,房後水果香,夜 晚路燈通明,白天車水馬龍;衛生室配備齊全,文體廣場上老人孩子嬉戲玩耍;每天早晨“上班”的村民頭戴安全帽,身著工作服向礦山進發,拉料的大車小輛轟鳴不止。村民的腰袋鼓了起來,就連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也能領到60元的養老金……這些都是村企共建帶來的實惠。

相關資料

近年來, 山東冠魯集團與餘糧店村結下了良好的村企友好關係,為了實現 “以企帶村、以村促企、共同發展” 的村企共贏戰略,村企共同制定了以共謀發展經濟、共創和諧社會、共育文明鄉風、共建基礎設施、共解熱點難點問題的工作方案,成立了“村企共建”領導小組,簽訂了村企共建結對協定,著力解決村企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促進村企之間友誼,形成和諧共贏的良好關係,共同發展。同時,企業每逢中秋、春節還兩次慰問全體村民,並由企業出資修通了兩條全長近3000米的出村水泥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39.90畝(其中:田0.00畝,地439.90畝),人均耕地2.47畝,主要種植包穀、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3,367.00畝;水面面積1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其他面積2,30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37戶通自來水,有3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有37戶通電,有3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1.08%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戶(分別占總數的43.24%和37.84%)。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已經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車1輛,拖拉機7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5戶;建有小水窖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55.8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30萬元,占總收入的79.75%;畜牧業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5.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0頭,肉牛22頭,肉羊230頭);林業收入4.00萬元,占總收入的7.04%;第二、三產業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5.28%;工資性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1.76%。農民人均純收入2,057.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1.64 %),在省內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包穀和洋芋,主要銷售往本市。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7.5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藠頭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該村無企業,無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7戶,共鄉村人口175人,其中男性83人,女性92人。其中農業人口175人,勞動力122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174人,苗族 1人。
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5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馬者哨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馬者哨衛生院10公里。該村在建公廁1座,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和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4戶,占農戶總數的10.81%。

文化教育

該村擁有一座三層樓教學樓,教學樓設有16個教室,一年級兩個班級,五年級兩個教室。六年級三個教室,其它年級各擁有一個班級,在校學生260人,常年招收鄰村學生,另外本村學生免費在校學習。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政務和財務,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6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00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無收入收益,無有固定資產,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0人。該村黨小組2004年被評為馬者哨鄉先進基層黨支部。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發展核桃產業過程中缺少必要的資金和管理技術。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核桃產業,認真管理,爭取3至5年取得經濟效益。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773元增加到1995元。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下轄村

簡介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下轄村,據查,明萬曆年間,馬氏在此定居,並開了一個客店,因招待熱情,人稱“無疆店”,1958年改名為餘糧店。

信息

地理位置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
郵政編碼
0655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