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草[中藥]

飛機草[中藥]
飛機草[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飛機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飛機草Eupatorium odoratum L.的全草。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消腫,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於跌打腫痛,瘡瘍腫毒,稻田性皮炎,外傷出血,旱螞蝗咬後流血不止。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性溫,小毒。

歸經

歸心、肺經。

功效

散瘀消腫,解毒,止血。

主治

跌打腫痛,瘡瘍腫毒,稻田性皮炎,外傷出血,旱螞蝗咬後流血不止。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用鮮飛機草全草搗爛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2、治癤瘡紅腫:飛機草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揉碎塗擦。

使用注意

不宜內服。葉有毒,誤食嫩葉會引起頭暈、噁心、嘔吐;用葉擦皮膚可導致紅腫、起泡。

《廣西本草選編》:“葉有毒,誤食引起頭暈、嘔吐。”

《全國中草藥彙編》:“一般不作內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橫走。莖直立,高1-3米,蒼白色,有細條紋;分枝粗壯,常對生,水平射出,與主莖成直角,少有分披互生而與主莖成銳角的;全部莖枝被稠密黃色茸毛或短柔毛。葉對生,卵形、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4-10厘米,寬1.5-5厘米,質地稍厚,有葉柄,柄長1-2厘米,上面綠色,下面色淡,兩面粗澀,被長柔毛及紅棕色腺點,下面及沿脈的毛和腺點稠密,基部平截或淺心形或寬楔形,頂端急尖,基出三脈,側面纖細,在葉下面稍突起,邊緣有稀疏的粗大而不規則的圓鋸齒或全緣或僅一側有鋸齒或每側各有一個粗大的圓齒或三淺裂狀,花序下部的葉小,常全緣。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頂或枝端排成傘房狀或復傘房狀花序,花序徑常3-6厘米,少有13厘米的。花序梗粗壯,密被稠密的短柔毛。總苞圓柱形,長1厘米,寬4-5毫米,約含20個小花;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苞片卵形,長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頂端鈍,向內漸長,中層及內層苞片長圓形,長7-8毫米,頂端漸尖;全部苞片有三條寬中脈,麥桿黃色,無腺點。花白色或粉紅色,花冠長5毫米。瘦果黑褐色,長4毫米,5棱,無腺點,沿棱有稀疏的白色貼緊的順向短柔毛。花果期4-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熱帶、亞熱帶的山坡、路旁。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1、對平滑肌作用:對離體豚鼠迴腸有興奮作用,對離體兔十二指腸有抑制作用。

2、對荔枝蒂蛀蟲產卵驅避作用。

3、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殺蟲,止血。”

2、《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消毒。外治小傷口出血,山螞蝗咬傷流血不止,無名腫毒及殺滅鉤端螺旋體。”

3、《廣西本草選編》:“止癢。”

4、《雲南中草藥》:“截瘧殺蟲,止血消炎。”

5、《全國中草藥彙編》:“散瘀消腫。主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

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生物入侵不僅能引起物種的消失與滅亡,還會瓦解生態系統功能。我國面臨生物入侵的形勢是非常緊迫的。數十種入侵生物猖獗危害,數百種入侵生物敲擊過門,數千種生物翹首以待。外來入侵物種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也達574億人民幣之巨。

菊科·管狀花亞科·澤蘭族

澤蘭族,菊科、管狀花亞科,包括:1. 皮格菊亞族 2. 藿香薊亞族。皮格菊亞族包括:下田菊屬 。藿香薊亞族包括:藿香薊屬(Ageratum Linn.)、 澤蘭屬(Eupatorium Linn.) 、甜葉菊屬(Stevia Cav.) 、 假澤蘭屬(Mikania Willd.)。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一個讓現代人頭疼的生態難題。這些“入侵者”在原產地只是普普通通的物種,但是到了新家之後卻如魚得水,瘋狂蔓延且非常難以遏止。它們嚴重的干擾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導致景觀被破壞、當地物種滅絕,威脅農作物和森林植被,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它們還傳播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