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颱風泰培(Typhoon Tip)是有確切紀錄以來影響範圍最大(第二大是颱風尤特),強度最強的熱帶氣鏇,且因其生成位置位於西太平洋,因此被稱為超級颱風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79年的大範圍洪災就是由這個颱風造成的。當時日本國內一向不以命名稱呼颱風,所以當時日本氣象台對內稱呼該颱風為第20號颱風,並在記錄里記為昭和54年第20號颱風。地球紀錄上最強的熱帶氣鏇颱風泰培(Typhoon Tip)。1979年10月12日,位於西北太平洋上的颱風泰培中心風速每小時306公里,最低氣壓870毫巴,環流寬2174公里,足以遮蔽半個美國。
泰培的前身是一個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低氣壓。根據紀錄,它於1979年10月4日0時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丘克島東南面海域上生成。在格林尼治時間0時(下同),它位於北緯6.3度,東經154.10度。發展歷程
泰培的前身是一個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低氣壓。根據紀錄,它於1979年10月4日0時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丘克島東南面海域上產生。在格林尼治標準時0時(下同),它位於北緯6.3度,東經154.10度。
10月6日0時,熱帶氣鏇泰培加強為熱帶風暴,被聯合颱風中心編號為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第23號熱帶低氣壓,日本氣象台正式命名為颱風20號。10月9日18時,風力加強至颱風程度。
當颱風泰培進入一個非常適宜其增強的海域以後即迅速增強,在42小時內從第一級颱風增強成為第五級颱風。它於10月11日6時風力達至超級颱風程度,其近中心最低氣壓由996毫巴快速降至896毫巴。同時颱風的環流半徑創紀錄地達到了1,350英里(相當於2,170 公里),幾乎可以覆蓋大半個美國本土,而它的達到颱風強度的風暴圈半徑也達到了675英里(相當於1,085公里)。形象地說,如果一個同樣大小和規模的颶風正面襲擊佛羅里達南部的話,那么它的強大風力最北可以影響到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最南可以達到墨西哥尤卡坦州的梅里達(Mérida, Yucatán)和牙買加的金斯敦。
10月12日6時,泰培奪得觀測史上的最低中心氣壓紀錄,只有870百帕。最大風速達到70m/s,而風速達25m/s以上的暴風圈半徑更有300km之闊。當時泰培的強度還未有絲毫減弱的跡象,最終其中心風力最高達到了305公里/小時(85米/秒)。這兩項量度均創下了歷史紀錄,至今仍無熱帶氣鏇能夠打破。
10月13日,泰培風力開始減弱,但仍然是一個四級颱風,平均風力亦有36m/s。
10月19日,泰培在日本近畿和歌山縣的白浜町附近登入。當時泰培已減弱成為一個一級颱風,但當時的中心氣壓仍有965百帕、平均風速亦有35m/s。
隨後泰培橫過日本九州、並在日本北海道釧路市附近再次登入。
泰培減弱為溫帶低氣壓後再度增強,於10月20日15時錄得氣壓950百帕。隨後風暴沿阿留申群島向東前進,於22日踏入西經範圍。
這個颱風的大型暴風圈非常廣闊,可以把日本最主要的四個大島都納入它的暴風圈內。它的影響範圍也非常廣闊:從最南的北緯5度、到轉為溫帶氣鏇前的北緯45度;最西達到東經133度,而成為溫帶氣鏇後,更越過國際換日線。
首都圈遭受暴風雨吹襲,鐵路及高速公路等交通工具通通處於癱瘓狀態。在千葉縣館山市則錄得最大瞬間風速為50.m/s,東京則錄得38.2m/s。
北海道網走市錄得37.4m/s的最大陣風。在北海道東部,漁船相繼遭險沉沒。在釧路市,死者及失蹤者共有67名。
紀伊半島錄得超過900毫米的雨量紀錄。
10月6日0時,熱帶氣鏇泰培加強為熱帶風暴被聯合颱風警告中心編號為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第23號熱帶氣鏇,日本氣象台正式命名為颱風20號。
月9日18時,風力加強至颱風程度。
當颱風泰培進入一個非常適宜其增強的海域以後即迅速增強,在42小時內從第一級[1]增強成為第五級颱風。它於10月11日6時風力達至超強颱風程度,其近中心最低氣壓由996毫巴快速降至896毫巴。同時颱風的環流半徑創紀錄地達到了1,350英里(相當於2,170 公里),幾乎可以覆蓋大半個美國本土,而它的達到颱風強度的風暴圈半徑也達到了675英里(相當於1,085公里)。形象地說,如果一個同樣大小和規模的颶風正面襲擊佛羅里達南部的話,那么它的強大風力最北可以影響到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最南可以達到墨西哥尤卡坦州的梅里達(Mérida, Yucatán)和牙買加的金斯敦。
10月12日6時,泰培奪得觀測史上的最低中心氣壓紀錄,只有870百帕。最大風速達到70m/s,而風速達到25m/s以上的暴風圈半徑更有300km之闊。當時泰培的強度還未有絲毫減弱的跡象,最終其中心風力最高達到了305公里/小時(84.7米/秒)。這兩項量度均創下了歷史紀錄,至今仍無熱帶氣鏇能夠打破。
月13日,泰培風力開始減弱,但仍然是一個四級颱風,平均風力亦有36m/s。
10月19日,泰培在日本近畿和歌山縣的白浜町附近登入。當時泰培已減弱成為一個一級颱風,但當時的中心氣壓仍有965百帕、平均風速亦有35m/s。
( {隨後泰培橫過日本本州、並在日本北海道釧路市附近再次登入。
泰培減弱為溫帶低氣壓後再度增強,於10月20日15時錄得氣壓950百帕。隨後風暴沿阿留申群島向東前進,於22日踏入西經範圍。
這個颱風的大型暴風圈非常廣闊,可以把日本最主要的四個大島都納入它的暴風圈內。它的影響範圍也非常廣闊:從最南的北緯5度、到轉為溫帶氣鏇前的北緯45度;最西達到東經133度,而成為溫帶氣鏇後,更越過國際換日線。
首都圈遭受暴風雨吹襲,鐵路及高速公路等交通工具通通處於癱瘓狀態。在千葉縣館山市則錄得最大瞬間風速為50.m/s,東京則錄得38.2m/s。
北海道網走市錄得37.4m/s的最大陣風。在北海道東部,漁船相繼遭險沉沒。在釧路市,死者及失蹤者共有67名。
紀伊半島錄得超過900毫米的雨量紀錄。
災害影響
對日本影響·110人死亡、5人失蹤、543人受傷·139棟房屋倒塌,另有1,287棟受損
·床上浸水8,157棟、床下浸水47,943棟
·耕地受害25,451公頃
·船舶受害19隻
在達到最高時速後,泰培逐漸減弱並向日本沿海靠近。大量的不間斷的降水,導致了本州島多處塌方和土石流。泰培減弱為熱帶風暴並於10月19日在日本登入。泰培一共造成了110人死亡,並給日本的農業和漁業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重大損失。
對中國福建省的影響
泉州風雨和受災情況:一般,主要為風災。
7919號“颱風泰培”為轉向颱風,颱風泰培10月19日08時在
日本登入,風力超過12級。影響期間,福建省沿海風力達到6~7級,陣風8~9級。受冷空氣和颱風共同影響,11~18日,平潭以北沿海幾乎天天都刮偏北大風,持續時間之長是解放以來所沒有過的。
全省受影響情況:大風對漁業破壞性很強,損失較重。據平潭縣反映,大風打碎帆船1條,損傷123條,打碎木船42條,損壞55條,打碎或流失魚網418張,人工養殖紫菜絕收252.6畝,受災人口約達2.5萬人。
相關信息
颱風泰培是有紀錄以來規模最大的熱帶氣鏇,直徑高達2220公里,將1951年8月颱風瑪芝創下的1130公里紀錄提高了近一倍。泰培的最大覆蓋面積達到美國本土的近一半。處於最高強度時,颱風風眼內的溫度約為30°C,根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說法,這一數據非常高。根據日本氣象廳的統計數據,颱風泰培的10分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60公里,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烈的熱帶氣鏇。泰培的最低氣壓僅有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烈的熱帶氣鏇,比1975年超強颱風瓊創下的紀錄還低6毫巴(百帕,0.18英寸汞柱)。從技術上而言,泰培創下的紀錄仍然未被打破,1987年8月,西太平洋上不再有偵察機進行定期飛行監測,有現代研究學者對泰培是否仍然是史上最強風暴提出質疑。經過仔細研究,有3位科研人員認為,1995年的颱風安琪拉和1992年的颱風蓋伊經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後得出的讀數高於泰培,因此都有可能比泰培要強。還有一些風暴有可能比泰培更強,例如通過衛星對2013年颱風海燕進行強度估算後的結果表明,其中心氣壓有可能低至858毫巴(百帕,25.34英寸汞柱)。但由於缺乏這些颱風的直接觀測數據,所以無法得出確切結論。泰培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相當程度的經濟損失,但其名稱並沒有從熱帶氣鏇命名名單上退役,之後又在1983年、1986年和1989年再度使用。
颱風泰培(TyphoonTip)是有確切紀錄以來影響範圍最大(環流半徑最大)(第二大是2013年的第30號秋颱風海燕),且因其生成位置位於西太平洋,因此被稱為超強颱風泰培(SuperTyphoonTip)。日本1979年的大範圍洪災就是由這個颱風造成的。當時日本國內一向不以命名稱呼颱風,所以當時日本氣象台對內稱呼該颱風為第20號颱風,並在記錄里記為昭和54年第20號颱風。1979年10月初,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季風槽相當廣闊及活躍,槽中有三個擾動,分別是颱風莎菈(Sarah)、熱帶風暴羅傑(Roger)及颱風泰培(Tip)。颱風羅傑影響南海,大致向西移動,其中心最高風力達每小時205公里,未有影響泰培。而熱帶風暴莎菈與泰培有較多的相互效應,它影響東經135度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其中心最高風力達每小時8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