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性負性作用

t n t n mutan

顯性負性作用(dominant negative effect):又稱顯性負效應,某些信號轉導蛋白突變後不僅自身無功能,還能抑制或阻斷同一細胞內的野生型信號轉導蛋白的作用。這種作用被稱為顯性負性作用。具有顯性負性作用的突變體被稱為顯性負性突變體(dominant negative mutant)。機理是突變型蛋白和相關蛋白形成無功能的二聚體(或四聚體,如乳糖操縱子),野生型蛋白功能被抑制。
在廣義上,凡一對等位基因中因其中一個突變或丟失所致的另一個正常等位基因的功能活性喪失,都稱為顯性負突變.換言之,顯性負突變即雜合的突變產生了純合突變的效應.例如,在某些腫瘤中,抑癌基因p53的一個等位基因的失活導致另一個正常等位基因也失去活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