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福

韓立福,1963年生,教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評價、新課程有效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主要專著有《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知識建構型視野下的有效備課》、《知識建構型視野下的有效上課》、《知識建構型視野下的有效評課》和《新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等。2005年主持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在中國)效益評估項目,完成了《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在中國)的效益評估報告》。現主持全國教育規劃“十一·五”教育部規劃課題《有效教學的行動策略研究》,是課題研究主持人。研究特點在於開展務實性的行動研究,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近幾年長期深入地區教育、基層學校,持續聽課指導1600多節,每年幫助一線教師備課上課100餘節,深受基層學校歡迎。現任職於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簡介

1963年生,教育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研究方向教育評價和新課程有效教學。近年來,在國內教育類核心刊物上發表教育論文若
韓立福博士韓立福博士

乾,專著有《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和《全面發展性學生評價研究》,合著《新課程教學方法指要》,主編《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指要》、《新課程教師禮儀規範與指導》等 10餘部。2005年主持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在中國)效益評估項目,完成《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在中國)效益評估報告》。現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研究部研究人員。

主張理念

韓立福博士主張在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應該建構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的以教師自評為主,由專家、同行、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現代學校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在評價主體上,構建多元主體,彼此相互合作、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在評價指標上,強調多元維度,重點突出“學情”、“教情”和“素養”,構建以要素評價為主的指標體系;在評價原則上,注重多元性、全面性、交往性、發展性、自主性和個性化等原則;在評價步驟上,建立建指標、選方法、擇主體、施評價、做計畫等主要環節的動態循環模式;在評價方法上,提倡質性與量化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採用綜合評價模式;在評價反饋制度上,建立以對話為主的評價結果反饋制度。

主要科研成果

《加快東西部教育合作發展的戰略性思考》,發表於《教育理論與實踐》(全國中文、人文社科、教育類核心) 2003年第7期。

韓立福教授作報告韓立福教授作報告

《全面發展性學生評價觀—— 一種面向未來教育的評價理念》,發表於《教育理論與實踐》(全國中文、人文社科、教育類核心)
2004年第3期。
《建構全面發展性學生評價的綜合評價模式》,發表於《教育理論與實踐》(全國中文、人文社科、教育類核心) 2004年第4期。
《全面發展性學生評價方法策略研究》,於《教育理論與實踐》(全國中文、人文社科、教育類核心) 2004年第7期發表。
《論中西文化對學生評價的影響》發表於《教育研究雜誌》(大陸版) 2004年第8期(核心期刊);
《構建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建議》發表於《科學與決策》(總第 191期)2004年第45期(核心期刊)。
《新課程課後拓展行動策略》發表於《中國小管理》 2005年第12期(核心期刊)
《要科學合理地建構基礎教育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發表於《科學與決策》(總第
210期)2005年第17期(核心期刊),2006年編入《對策與建議——2005-2006年度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分析》(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育政策的時間、滯延效應分析》,
2004年全國博士論壇(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收錄在《管理科學論文集》,並且在管理科學分論壇上宣讀。
《論我國學校教育督導評估範式的轉型策略》發表於《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
《基礎教育階段現代學校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初探》發表於《教育科學研究》 2006年第12期(已約稿)(核心期刊)
《“觀、評、訓”三位一體校本培訓之探索》發表於《國中教育研究》 2005年第1期。
《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在中國)實施效益評估綜述》發表於《信息技術教育》 2006年第7期。
《關於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的實施保障策略分析研究》發表於《中國小教師培訓》 2006年第8期(合著)(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談構建新課程師生觀的十點策略》發表於《國中教育研究》 2006年第4期。
另外,在地方教育期刊、雜誌上發表科研論文 30餘篇。

完成著作

 合著:《新課程教學方法》,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專著:《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3月版

韓立福博士韓立福博士

 主編:《當代國際教育理論導讀》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主編:《當代國際教育教學模式導讀》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主編:《新課程教師禮儀規範與指導》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6年6月版
 主編:《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指要》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6年3月版
 主編:《高考志願選擇與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專著:《全面發展性學生評價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待出版)
 主編:《新課程評價行動策略研究指要》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7年待出版
 專著:《新課程理念下質性評價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聯繫出版)

決策諮詢

 2004年12月給教育部督導辦參與修改《關於加強中國小督導評估工作的意見》;
 2005年3月給教育部督導辦制定《關於建構基礎教育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實施方案》;
 2005年4月給教育部督導辦制定《關於開展新課程實施效益評估的實施方案》;
 2005年4月給國家統計局、教育部制定和設計《素質教育調查問卷》(五套問卷);
 2005年11月給教育部基礎司參與制定《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校管理工作若干意見》。

教學實踐

2001年9月——2004年3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任研究生課程班的《教育督導與評價》課,分別到太原師範學院、陽泉教委、廣東碧桂圓學校、山東濰坊市教師進

韓立福教授指導教學韓立福教授指導教學

修校、青海電大、陝西教育學院等地授課,教學時數40×7=280學時。
2002年7月,在河南省商丘市(ZOU縣)中國小校長培訓班做《我們構建什麼樣的教育質量評價觀》的專題報告。
2003年9月15日在教育部舉辦的第25期全國教育督導人員崗前培訓班做《現代教育督導與評價》的專題報告。
2003年11月3日在教育部國小校長培訓中心舉辦的河南省新鄉市中國小校長高級研修班做《新課程的評價改革理論》的專題報告。
2003年10月13日在教育部國小校長培訓中心舉辦的呼鐵局中國小校長高級研修班做《新課改評價理論研究》專題報告。
2003年10月25—26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吉利區教委舉辦的中國小校長新課程培訓班做《新課改評價理論研究》專題報告。
2003年11月給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講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地點:北京文慧賓館)。
2003年12月給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講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地點:北京功德林賓館)。
2004年1月給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講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地點:北師大英東樓)。
2004年4月,在北京八十中學、北京石景山區北苑中學舉辦的家長會上做《家長備考》的專題報告。
2004年7月25—27日在內蒙克什克騰教育局舉辦的市新課程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教學評價研究》。
2004年7月29日—8月3日給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講授《現代教育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地點:北師大外語樓)
2004年8月在浙江溫州市舉辦新課程教師培訓班上作《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維度與方法創新》的專題報告(兩場次)。
2004年11月在北京師範大學內蒙通遼市校長培訓班上作《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評價研究》的專題報告(地點北京紅星賓館)。
2004年12月在內蒙古臨河市新課程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評價》。
2004年9月—12月在北京市委黨校教育管理專業本科班講授《教育質量評價》這門課。
2005年4月在浙江省長興縣校長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建構學校自我評價制度》。
2005年5月內蒙古敖漢旗新課程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評價研究》和《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
2005年8月內蒙古喀喇沁旗新課程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
2005年9月17日、24日在河北省秦皇島市中學校長培訓班上講授《讓教師體驗成功—-新課程教師評價理論與方法創新》、《讓學生得到徹底的解放——發展性學生評價理論與方法策略》。
2006年1月8-9日在通遼市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自主創新三語教育》結題暨第三屆學術年會上講授《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

韓立福教授深入課堂韓立福教授深入課堂

2006年3月23-24日在甘肅省禮縣主辦“全縣中國小校長新課程培訓班”上做專題報告:《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研究》。
2006年4月22日在武漢市·全國中考改革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高層論壇上做主題報告:《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策略研究》。
2006年4月23日-26日在北京市·鐵道部黨校·全國首屆新課程體驗式高級培訓班上採用體驗式培訓,講授內容為《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培訓對象是東北、華北部分高校教育實習指導教師。
2006年4月26日—4月29日在北京·京豐賓館“全國新課程英語教學改革範例‘超覺英語學習法'高級研討會”做主題報告:《新課程理念下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趨勢及要求》
2006年5月12日—15日在赤峰市·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主辦的“教育科研與管理”骨幹教師培訓班上做主題報告:《當代國際教育理念、模式與新課程改革》。
2006年5月12日—15日在渭南市·渭南師院主辦的“全國高師人才培養與新課程改革”高層學術論壇上做專題報告:《高師生新課程教學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2006年5月25-28日在內蒙古阿盟·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主辦的“教育科研與管理”骨幹教師培訓班上做主題報告:《當代國際教育理念、模式與新課程改革》和《體驗式培訓動員令》。
2006年6月13-18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教育局主辦的“全市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班”上做專題報告:《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策略研究》和《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研究》。
2006年7月15-17日在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學院主辦的“全市中國小骨幹教師新課程培訓班”上做專題報告:《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策略研究》(地點在長沙教育學院、瀏陽河市)
2006年7月20日在大連市·“全國新課程理念下的學校管理與教學績效評估高級培訓班”上做專題報告:《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評價改革》。
2006年7月23-26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教育局主辦的“全市農村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班”上做專題報告:《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策略研究》和《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研究》。(三門峽市、靈寶市)
2006年7月29—30日在大連市·“全國新課程體驗式高級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有效備課行動策略研究》和《體驗式培訓動員令》。
2006年8月6—7日在北京師範大學“新課程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高級研討班上講授:《新課程有效備課行動策略研究》。

2006年8月9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廣東省番禺市“中國小校長高級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教師成長與發展策略》。
2006年8月16—18日在河南省許昌襄縣·“全縣新課程骨幹教師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有效備課行動策略研究》和《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策略》。
006年8月20—22日在河南省汝州市·“全市新課程骨幹教師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有效備課行動策略研究》和《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策略》。
2006年8月2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全區新課程骨幹教師培訓班”上講授:《新課程有效備課行動策略研究》。
2006年9月26-27日在山東省濱洲市·“發揮名師效應,促進區域國小專業素質均衡發展全國研討會”上專題報告:《新課程與教師成長策略研究》,主持會議,並採用了“答辯式評課”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2006年10月23日在北京·“新課程體驗式高級培訓班”上採用體驗式培訓模式,講授:《新課程有效備課行動策略研究》。
2006年10月26—27日在湖北省天門杭州華泰中學開展“研究性新課程教師培訓項目”,採用“觀、評、訓”三位一體校本培訓模式,在校本培訓中講授:《新課程有效備課行動策略研究》。
2006年11月3—6日在福建省廈門市·“學校評價、教學評估體系構建全國研討會”上做專題報告,即《讓教師體驗成功、讓學生得到徹底解放——新課程教學評價策略研究》。

參加項目

2004年11月,主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生學校師資培訓”項目,到內蒙古通遼市、準準格爾旗和集寧市涼城縣等地開展觀、訓、評“三位一體”體驗式校本培訓活動,具體組織教師聽課、評課、培訓等活動。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主持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在中國)效益評估項目,任評估組組長分別赴四川、上海、吉林、甘肅、北京等省市評估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的實施效益,撰寫了《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在中國)效益評估報告》。
2005年4月赴廣東省廣州市東山區參加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區評估活動。
2005年11月赴天津市和平區參加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區評估活動。
2004年參與義務教育監測項目研究,完成《56個義務教育監測縣國小、國中學生變動情況監測報告》。項目研究主要成員。
2005年11月10—21日,主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生學校師資培訓”項目,到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白旗、集寧市涼城縣等地開展觀、訓、評“三位一體”體驗式校本培訓活動,具體組織教師聽課、評課、培訓等活動。
2006年4月29—30日參加2006年度聯合國——兒基會“愛生學校”項目大會。

課題研究

1999年7月—2001年7月,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國家“九五”規劃課題的子課題《不同地區雙語教學效果的比較研究》的科研課題研究,項目研究主要成員。

韓立福教授專題研究韓立福教授專題研究

2002年6月—2005年10月,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民族中國小自主創新三語教育整體改革實驗研究》的研究,項目研究主要成員。
2004年7月—2005年9月,參與國家級科研課題《全國區域教育特色發展示範區評估項目》。主持過廣東省東山區創建“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區”的評估活動。
2005年8月—11月,參與所級科研課題《各個國家和地區高考制度及對學生髮展的影響》,主要承擔“法國、日本高考制度對學生髮展的影響”研究任務。分別完成《法國高考制度對學生髮展的影響》和《日本高考制度對學生髮展的影響》報告。
2005年參與國家級科研課題《基礎教育階段現代學校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主要承擔“現代學校評價制度研究”部分的研究任務。
2005年參與國家級科研課題《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路徑研究》,課題研究主要成員。
2005年參與教育部級科研課題《科學教學形成性評價實驗研究》,課題研究主要成員。
2006年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體驗學習與語感形成母語教學試驗》,課題研究的主要成員。
2006年主持所級科研課題《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主持人。

主持項目

1、主持《全國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示範區、示範校》項目,全面負責項目規劃、實施、管理、指導、評估、後續服務等工作,包括合作共建、專家隊伍建設等。通過實踐探

韓立福教授專題輔導韓立福教授專題輔導

索和試驗,取得良好效益,深受學校歡迎。
2、主持《全國學習型學校示範區、示範校》項目,全面負責項目規劃、實施、管理、指導、評估、後續服務等工作,包括合作共建、專家隊伍建設等。通過實踐探索和試驗,取得良好效益,深受學校歡迎。
3、主持新課程體驗式培訓項目。負責新項目開發、課程設計、模式創新、專家培訓、對外合作等,通過實踐探索,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