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念龍

韓念龍是中國的一名傑出外交家,1909年出生於貴州仁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韓念龍,1909--2000。傑出的外交家。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外交部原常務副部長。貴州仁懷人,1935年春參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江蘇崇明縣工委委員兼游擊隊政治部主任,崇啟海三旅政治部主任,新四軍一師三旅九團政治部主任,南通警衛團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副縣長,新四軍蘇浙軍區三縱八支隊政委、三縱政治部主任;1945年夏至1949年11月,歷任華中野戰軍八縱隊政治部主任、軍調部駐淮陰執行小組代表,華東野戰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四縱十師政委、四縱政治部主任、三十三軍政委、淞滬警備司令部副政委,中國人民志願軍俘管團團長。
韓念龍1949年12月調入外交部,開始了長達40餘年的外交生涯,歷任中國駐巴基斯坦瑞典大使,外交部部長助理兼辦公廳主任、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顧問,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黨組書記等職。
1994年10月離休。
2000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

中越談判

1977年至1978年,韓念龍副外長代表中國與丁儒廉為團長的越南政府代表團,進行兩國陸地邊界談判。在當時兩國關係的大背景下,雙方的談判言辭都不免過重。
1979年七月十八日,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韓念龍在中越兩國副外長級談判第八次全體會議上駁斥越方狡辯時說,越南當局製造和輸出成百萬難民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災難。越南當局不管使用什麼手段和花言巧語,都掩蓋不了這一慘無人道的法西斯罪行。
越南當局大規模製造和輸出難民的行徑已激起世界的公憤。討論印支難民問題的國際會議即將在日內瓦舉行。為了推卸罪責,越南政府代表團團長丁儒廉今天在發言中又一次玩弄顛倒黑白、倒打一耙的故伎,說什麼“中國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就難民問題發動了反對越南的新戰役”。丁儒廉還把“成十萬計的越、老、柬人的遷移”的責任推給中國,揚言中國“必須對非法出走的人流,對越、老、柬三國和東南亞國家由此遭到的困難負擔全部責任”。
韓念龍對丁儒廉惡毒誣衊攻擊中國表示強烈的憤慨和抗議。
他說:“必須嚴正指出,越南當局出於地區霸權主義的需要,為了給周圍國家製造困難和混亂,轉嫁自己的危機,有組織、有計畫地輸出大量難民。”“越南當局從上到下成立了一整套機構,負責輸出難民和搜刮難民財產。僅胡志明市,就建立了由公安局長負責,下設七十多個分支的機構。到現在為止,越南當局已把近百萬印支難民趕到國外,其中二十四萬餘人被驅趕到中國境內。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你們是低賴不了的。”
韓念龍說:“至今,越南當局仍然向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繼續驅趕難民,從而激起了全世界更加強烈的憤怒和譴責,使自己陷入極為孤立和狼狽的處境。完全可以斷言,你們繼續踐踏國際關係準則,違背起碼的人道主義精神,這必定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他強調說,“現在越南當局必須停止推行地區霸權主義和輸出難民的政策。這是中國方面的正當要求,也是世界各國的正當要求。越南當局想要逃避自己這一不可推卸的罪責,這是辦不到的。” 韓念龍還對丁儒廉說,“我很欣賞你剛才講的一句話:‘人類將永遠記住這些罪行’。成百萬印支難民慘遭越南當局的迫害和驅趕,大批地死亡。歷史是無情的,人類將永遠記住越南當局的這一慘無人道的罪行。”
韓念龍嚴肅地指出,中越關係遭到嚴重破壞,主要是越南當局執行地區霸權主義的結果。中越談判不解決反對霸權主義這個重要的原則問題,要改善和恢復兩國的關係是很難構想的。他要求越南當局停止推行地區霸權主義,以實際行動來證實是否有反霸誠意。
越南政府代表團團長丁儒廉在發言中頑固表示,越南當局要繼續堅持對高棉和寮國的軍事占領。他揚言,“高棉局勢無法扭轉”,越柬兩國關係“誰也無權干涉”。
韓念龍在評論丁儒廉的發言時說,“你們同寮國的所謂特殊關係,你們同高棉的所謂特殊關係,是很有諷刺意味的。幾十萬軍隊把柬、老兩國的國土都占了,真是特殊得很。”'
1989年1月,已經擔任越南政府第一副外長的丁儒廉率團到中國訪問,進行中越關係正常化談判,10年之後,丁儒廉這次到北京卻顯得異常拘謹和注意分寸,處處表現出彬彬有禮。當時韓念龍已從副外長的崗位上退下來,擔任外交學會會長。為表示友好和以禮相待,韓念龍出面於19日中午在前門全聚德烤鴨店請丁儒廉一行品嘗烤鴨。丁儒廉見到10年前的談判對手韓念龍,快步走上前去擁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