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軍力

韓國軍力

韓國軍隊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由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一支軍事力量。可以說,自從其建立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美國烙印”。但是隨著韓國經濟的不斷騰飛、韓國國際政治地位的不斷提高,韓國在軍事上的“自主”意識也日趨強烈。進入21世紀,韓國政府針對周邊形勢的變化和未來面臨的挑戰,發表了一系列國防報告,提出建立“精、小、強的信息化、科學化、技術集約型國防力量”的目標,為21世紀初韓國國防與軍隊建設的發展確定了方向。

基本信息

韓國軍力
韓國軍事韓國軍事
韓國自1994年以來奉行面向未來的獨立自主的國防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戰略概念將從“對北為主”改變為“周邊國家的全方位的友好合作”,以韓美軍事合作為中心,發展與日、俄、中的友好合作,尋求與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地區間的軍事交流與合作,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長期的軍事力量,推進“國防人力精銳化、武器系統科學化、運營體制合理化、國防信息化”,以實現“先進、精銳化的國防”,樹立值得信賴的軍隊形象;在加強韓美軍事合作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對北方軍事挑釁的遏制能力,一旦威脅消失,則韓國的防衛可向著以韓國為主導的安全合作關係發展。與此相適應,建軍方針也著眼於改善現有軍事力量的部隊結構,“縮減數量,實現質量上的精銳化”,將現在以兵力為主的部隊結構改變為“以質量為主的技術集約型”部隊結構。

軍力概述

韓國自1994年以來奉行面向未來的獨立自主的國防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戰略概念將從“對北為主”改變為“周邊國家的全方位的友好合作”,以韓美軍事合作為中心,發展與日、俄、中的友好合作,尋求與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地區間的軍事交流與合作,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長期的軍事力量,推進“國防人力精銳化、武器系統科學化、運營體制合理化、國防信息化”,以實現“先進、精銳化的國防”,樹立值得信賴的軍隊形象;在加強韓美軍事合作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對北方軍事挑釁的遏制能力,一旦威脅消失,則韓國的防衛可向著以韓國為主導的安全合作關係發展。與此相適應,建軍方針也著眼於改善現有軍事力量的部隊結構,“縮減數量,實現質量上的精銳化”,將現在以兵力為主的部隊結構改變為“以質量為主的技術集約型”部隊結構。韓國國防部在《2001~2005年中期國防計畫》中提出要投巨資加快發展海、空軍力量和更新海、空軍兵器,計畫在5年內投入314.4億美元。
韓國雖然致力“自主國防”和“獨立防衛”,但實際情況是,以韓軍現有的實力根本無法確保韓國的安全,還需要美國的保護。根據美韓達成的協定,韓國軍隊從2004年底開始頂替駐韓美軍獨立承擔全長246公里的軍事分界線的防務,2005年初之前全部接管板門店共同警備區的警備任務,也就是說,韓國軍隊主要擔負的戰爭初期的阻止任務,而未來駐韓美軍分散到半島南方,雖處在二線,但仍是韓國防衛的重心。
國防政策

2003年2月25日,盧武鉉就任韓國新一屆總統,同時就任韓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盧武鉉基本上繼承了金大中時期的韓國防政策,仍積極主張自主防禦的國防政策,將提高獨立防衛能力作為韓國國防的基本方向,努力實現“防衛態勢自主化、國防人力精銳化、武器系統現代化、運營體系合理化和國防信息化”。在軍事防務上,努力貫徹“民主主義綜合安保主義”的國防觀念,強調國家安全要領先于軍隊和人民;在戰爭準備上隨時準備應付並處置各種危機和突發事件;在作戰指導思想上堅持“對敵威懾”的同時,強調“全方位防禦”,積極擴大軍事行動範圍;在軍隊建設上,通過精簡軍隊員額、理順編制體制、改革兵役制度等途徑,以達到建設一支人員精幹、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及機動力強的現代化軍隊的目的。與此同時,韓國還繼續鞏固並加強韓美聯合防禦體系,密切韓美軍事合作,以維護韓美在該地區的共同利益。此外,韓國還積極與中、俄、日等國發展多邊軍事合作和交往,努力尋求通過多邊安全合作構築地區聯合防務機制。

國防體制

韓國軍事韓國軍事
為全國武裝力量統帥,通過國防部對軍隊實施領導和指揮。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為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由總統任主席,其成員包括國務總理、國防部長官、國家情報院院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等。國防部是總統統率武裝力量的最高行政機構,主要負責制定國防政策和軍隊建設計畫。國防部下轄參謀長聯席會議,國防部長官的軍令權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實施。參謀長聯席會議統帥三軍本部(陸軍本部、海軍本部和空軍本部),是全軍的作戰最高指揮機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在國防部長官的直接領導下行使對陸海空三軍部隊的作戰指揮權。並在戰時或遇有緊急情況時有權直接下達作戰指令,參加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向總統匯報情況和提出決策性意見,而且還能決定三軍種參謀總長推薦的軍級以上指揮官人選。目前,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設1名上將級主席和1名中將級副主席。

領導人物

總統兼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主席盧武鉉(2003年2月25日上任),國防部長官曹永吉(2003年2月27日上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金鐘煥上將(2003年4月7日上任),陸軍參謀總長南在俊上將(2003年4月7日上任),海軍參謀總長文正一上將(2003年3月31日上任),空軍參謀總長李漢鎬上將(2003年10月10日上任)。

武裝力量

兵 力

韓國軍事韓國軍事
現役部隊68.6萬人。

陸 軍

56萬人。編有3個集團軍、11個軍、50個師、21個旅。

主戰坦克

共2130輛,其中T88型1000輛、T一80U型80輛、M-47型400輛、M一48型850輛。裝甲步兵戰車:BMP一3型40輛。裝甲運兵車:各型總共3500輛。牽引火炮:各型共約3500門。自行火炮:各各型共1040門。無坐力炮:若干門。迫擊炮:共有6000門。反坦克火炮:各型總共58門。地對地飛彈:若干枚。高射炮:各型共600門。空對空飛彈:約1090枚,其中,“輕標槍”350枚、“紅眼睛”60枚、“毒刺”約200枚、“西北風”170枚、“霍克”110枚、“奈基”200枚。另外還有“天馬”飛彈若干枚。

陸軍航空兵

裝備各型飛機429架。

海 軍

6萬人(含陸戰隊2.5萬人,僱傭兵約1.9萬人)。編有3個艦隊司令部。

潛艇

“張保皋”級9艘、小型潛艇11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35艘。獵潛艇:“浦項”級24艘、“東海”級4艘。飛彈護衛艦:5艘。飛彈快艇:5艘。近海巡邏艇:75艘。掃雷艦:“海鷹”型1艘。掃雷艇:14艘。登入艦艇:12艘。海上支援艦船:-14艘。

海軍航空兵

編有3個反潛中隊,裝備有16架作戰飛機、43架直升機。

海軍陸戰隊

25000人,編有2個師、1個旅。主戰坦克:60輛。裝甲突擊車:104輛。牽引火炮:若干門。地對艦飛彈:若干枚。 

空 軍

63000人。編有飛行團10個、戰術飛行團1個、防空管制團1個、偵察飛行團1個、訓練飛行團1個、防空司令部1個。作戰飛機538架。

戰鬥機

F一16C型機104架,F一16D型機49架,F-5E型機150架,F一5F型機35架,F一4D型機60架,F-4E型機70架。攻擊機:A一37B型機22架。觀察機:0—1A型機20架、O一2A型機10架。偵察機:RF-4C型18架、RF一5A型5架,霍克800RA型3架,霍克800XP型7架。救難搜尋機:9架。運輸機:各型46架。改裝訓練機:各型共128架。空對地飛彈:若干枚。空對空飛彈:若干枚。地對空飛彈:若干枚。

準軍事部隊

韓國軍事韓國軍事
民防部隊350萬人。(50歲以下)。海洋警察約4500人,裝備有大型巡邏艇10艘、巡邏艇33艘、近海巡邏艇38艘、直升機休斯500型9架。

兵役制度

實行全民兵役制,並招募志願兵。陸軍服役期26個月,空軍和海軍為30個月。

軍 銜

共分5等15級,即將官4級(上將、中將、少將、準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上尉、中尉、少尉、準尉),軍士3級(上士、中士、下士),兵1級。

駐外兵力

吉爾吉斯斯坦90人、賽普勒斯1人、東帝汶225人,印巴8人,喬治亞7人。
外國駐軍

美國駐軍36520人。其中陸軍27200人,編有1個陸軍司令部和1個步兵師。海軍300人。空軍8920人,1個空軍司令部(第7航空隊),2個戰鬥聯隊,配備有90架戰鬥機。其中,3個戰鬥飛行中隊,裝備有F一16型飛機72架;1個偵察飛行中隊,裝備有6架A一10型偵察機、12架OA—TO型偵察機;1個特殊控制中隊裝備有5架MH一53J重型直升機和USMC一130型運輸機。

軍隊節日

建軍節10月1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