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包頭市]

青山區[包頭市]

青山區[包頭市]位於包頭市中部,北依陰山,南臨黃河,西與包頭市昆都侖區毗連,東與包頭市東河區相鄰。區內設有1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216個居委會。青山區是以機械、汽車、電力、建材、紡織、建築、安裝為主體的現代化工業區,區內駐有中央、內蒙古、包頭大中型企業214家。青山區是典型的工業區、文化區、移民區和園林綠化區。

青山區
青山區
青山區位於包頭市中部,北依陰山,南臨黃河,西與包頭市昆都侖區毗連,東與包頭市東河區相鄰。青山區現面積62平方公里,人口30萬,由25個民族構成。區內設有1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216個居委會。青山區是以機械、汽車、電力、建材、紡織、建築、安裝為主體的現代化工業區,區內駐有中央、內蒙古、包頭大中型企業214家。

歷史沿革

從戰國至唐朝,

青山區[包頭市]青山區
包頭境內曾幾次建築過一些古城。最早是趙武靈王於公元前306年(武靈王20年)築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為九原郡。公元433年,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設懷朔鎮。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時間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廢棄了。進入五代後,包頭屬統治。遼在這裡設雲內州,一直沿襲至金元,建制未變。元代初年,包頭地區的冶煉業、紡織業、陶瓷業開始興盛,出現了商品經濟,商業活動隨之興旺起來。後來蒙古族各部落陸續進駐河套,包頭地區又成為土默特部落遊牧之地。1870年(同治9年)前後,包頭修築城牆,辟東、南、西、東北、西北5座城門,形成了近代包頭的城市規模。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包頭已發展成為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碼頭。1949年9月19日,綏遠發動“9.19”起義,包頭獲得和平解放。1950年2月13日,包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4年原綏遠省包頭市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為自治區轄市。

區劃人口

青山區[包頭市]青山區
青山區區劃界線:東線以三道沙河為界,南線以哈屯高勒路為界,西線以民族東路為界(含高新區大部分區域),北線以鐵路線為界,市四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行政區。

2000年,青山區轄8個街道、1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38265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先鋒路街道 35905 幸福路街道 28240 萬青路街道 42166 富強路街道 46003 科學路街道 61687 青山路街道 51461 自由路街道 50361 烏素圖街道 17327 青福鎮 49509

資源概況

青山區[包頭市]青山區

青山區屬半乾旱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這裡景色宜人,氣溫適度。據《包頭市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2年包頭市年均氣溫8.5℃,年最低氣溫-27.6℃,年最高氣溫35.5℃,年降水總量262.9毫米,年最大風速11.0米/秒,平均風速1.8米/秒,年日照時數2806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52%,全年沙塵天氣12次。夏秋之時,是包頭絕佳季節,清風送爽,花香色艷,瓜果豐盛,蔬菜充足。

礦產資源具有種類多、儲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於開採的特點,尤以金屬礦產得天獨厚,其中稀土礦不僅是包頭的優勢礦種,也是國家礦產資源的瑰寶。已發現礦物74種,礦產類型14個。主要金屬礦有:鐵、稀土、鈮、鈦、錳、金、銅等30個礦種,6個礦產類型。非金屬礦有:石灰石白雲岩脈石英螢石蛭石石棉雲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鉀長石紫水晶芙蓉石銅蘭膨潤土高嶺土增白粘土、磚瓦粘土等40個礦種。能源礦有:煤、油頁岩等。

充足的水資源是包頭經濟賴以發展的重要條件。黃河流經包頭境內214公里,水面寬130米到458米,水深1.6米到9.3米,平均流速為每秒1.4米,最大流量每秒6400立方米,年平均徑流量為260億立方米,是包頭地區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此外,艾不蓋河、哈德門溝、昆都侖河、五當溝、水澗溝、美岱溝等河流,水流量可觀,也是可以利用的重要水資源。青山區可利用地表水總量為0.9億立方米(不包括黃河過境水)。地下水補給量為8.6億立方米。從50年代起,包頭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水資源開發,先後修建了黃河水源地多處,以及奧陶窯子、團結渠、民生渠、磴口揚水站、畫匠營水源地等較大的黃河提水工程,先後構築了昆都侖、劉寶窯、水澗溝等中小型水庫,進行了大規模的水資源開發。包頭地區的生活、工業及農業用水設施已經能夠滿足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青山區土地總面積277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14.49%,丘陵草原占75.51%,平原占10%。 已開發和利用的土地中,市區面積為1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占土地面積比重14.3%;森林面積149.2千公頃,草原面積2086.5千公頃。青山區由於具備北部丘陵草原、中部山嶽、南部平川三大地貌和不同的土質條件,加之氣溫降雨量也各不相同,因而適於多種動植物生長和繁衍。

北部丘陵地區大都種植乾旱作物,主要有莜麥(裸燕麥)、蕎麥(皮燕麥)、馬鈴薯、胡麻、菜籽等。北部草原盛產綿羊、山羊、牛、馬、駱駝等牲畜。南部平原區土質肥沃,有引黃(河)灌溉系統和地下水澆灌設施,旱澇保收,盛產小麥、糜黍、甜菜、向日葵、玉米、高粱及蔬菜、瓜果。蕎麥是這裡的一大特產,素以顆粒大、出粉高、粉色好、味道美而馳名,是供不應求的出口產品。莜麥是包頭的又一著名特產,營養豐富,且有較高藥用價值。中部山嶽,據初步考察,野生植物共有88科,302屬,601種。列入國家重要保護的稀有物種有黃耆,蒙古扁桃。常用的重要藥材有甘草、黃芪、麻黃、赤芍、防風、柴胡、桔梗、遠志、知母、黨參、枸杞等200多種,尤以黃芪、甘草、麻黃、黨參、枸杞產量較大,暢銷國內外。在山嶽中的次生林帶和草原地區,是野生禽獸棲息、繁衍之地。有獸類21種,其中青羊、雪豹是國家二級保護珍稀動物;狍子、毛皮獸、赤狐、獾、豹、野貓、蒙古兔等是內蒙古自治區級的保護動物。鳥類也很繁多,有留鳥25種,夏候鳥18種,旅鳥80種,冬候鳥7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稀鳥類有:雀鷹、大鷲、金雕、紅隼、松雀鷹等13種。

投資環境

青山區[包頭市]青山區

青山區位於包頭市中部,1956年建區,是市四區之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利,工業區布局寬大規整、生產區與居住區相對隔離,體現了城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超前的水平,完全可以滿足青山區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是一個工業發達、科學技術先進、文化教育興旺、服務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新型城區,被譽為“草原鋼城的明珠”。

青山區是典型的工業區、文化區、移民區和園林綠化區。已形成了以機械製造業、重型汽車業、冶金業、核工業、新型建材業、乳製品加工業、供電發電業、紡織及服裝加工業為主的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是裝備製造業、核化工和電力工業基地。

青山區經濟發展達到全國發達城市水平,各項指標均屬自治區101個旗縣前列。2006年,GDP實現180億元,同比增長19%;財政收入實現17.63億元,同比增長13.37%;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6600元,同比增長16%。青山區是最適宜投資的城區。有優惠的政策、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和寬闊的發展空間,在機加、裝備製造、化工、乳業、紡織、建材、汽車、電力、對外貿易等方面有著廣泛的合作領域。發揮資源豐富的優勢,引進國內外客商來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轉化、加工各種資源產品,進行生態建設和城市、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青山區以構築“兩帶一區”為重要支撐,以實施重點項目為突破口,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經濟概述

青山區是以機械、

青山區[包頭市]青山區
汽車、電力、建材、紡織、建築、安裝為主體的現代化工業區,區內駐有中央、內蒙古、包頭大中型企業214家,包括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廠內蒙古第二機械製造總廠北方重型汽車有限公司核工業部二O二廠(光華化學工業公司)、蒙電華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包頭第二熱電廠)、包頭供電局、“九九”集團、蘇蒙特亞麻紡織有限公司、內蒙古電建第一、第三工程公司等骨幹企業。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青山區的集體和街居、校辦企業異軍突起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區屬工業已初步形成輕工、機械、化工、木器加工、電器、建材、印刷、鑄造等行業。主要產品有特種鋼、高低壓配電櫃、燈具、鋁合金門窗、拖斗車、木器家具、席夢思床墊、稀土萃取劑、彩印等上百種。青山區市場繁榮,商業、服務業比較發達,各類商業服務網點1700多個,賓館、飯店、招待所十幾處,青山賓館天外天大酒店、盤古俱樂部、馬沃雷克大酒店、滿都拉娛樂城環境幽雅,設備一流,服務周到,不僅可為人們旅行居住提供方便,還可承辦全國性大型會議。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全區精神文明建設,科研、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事業得到較大發展。全區現有科研所11個,各類科技人員1.2萬人。有大專、中專、技校16所,各種衛生機構57個,床位近2000張。有文化宮、影劇院13座,圖書館20座,體育場地171個,其中第一工人文化宮、一機文化宮、二機文化館、是重大演出、體育比賽的主要場所。全區環境優美,綠化覆蓋率達30%。

文化特色

一、文化設施
青山區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區。全市6所重點高中有3所在區,每年全市2萬多聯考學生中,有1萬多從青山區考走的;全年自費訂閱報紙雜誌的市民中青山區的最多。有圖書館20座,有各類標準體育場(館)289個,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人均占有體育活動場地1.28平方米,通過自建、籌建、援建,健身路徑達70條,各類體育協會4個,社會體育指導員342名。有第一工人文化宮、一機俱樂部、青山影劇院等13座,是休閒、娛樂、集會、影視放映、接待大型文藝團體的好場所。包頭市第一文化宮,位於鋼鐵大街同呼得木林大街及建設路的交匯處,建築面積1.92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1098人,擁有大型舞台面積864平方米,接待過總政、天津、中央、民族歌舞團和中國京劇院等國內外知名文藝團體的演出,全市大型會議也多在此召開。青山區新華書店,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是自治區最大的縣級新華書店,年發行圖書131萬冊,銷售額960萬元。內蒙古地市級最大的圖書館包頭圖書館座落於青山區鋼鐵大街北側,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藏書38萬冊,內有華北最大的數字圖書館,藏書30萬冊,有中外報刊900多種。一機集團、北重集團、二電廠、電三建、供電公司、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中國小都有自己的圖書館、數據室。

二、文化底蘊

青山區[包頭市]山西梆子

駐區文藝團體有:包頭漫瀚劇團、包頭晉劇團、內蒙古藝術學校包頭分校等,演職人員和藝術教師300餘人。當地演出的劇種有:漫瀚劇評劇話劇京劇、歌舞、曲藝山西梆子、二人台、雜技等。包頭漫瀚劇團,多次參加中國各種賽事,《契丹女》、《忠烈碑》等劇目先後獲文化部和中國劇協9項大獎。著名演員張鳳蓮獲中國優秀表演獎、梅花獎等多項表彰獎勵。

三、文化活動
青山區目前有9個文體活動站、105個文體活動室(其中街道社區78個,占74%,企業27個,占26%)、37個活動廣場。擁有腰鼓隊、秧歌隊、合唱隊、民樂團、太極隊、舞蹈隊、書畫社、刺繡坊等業餘團隊62支,活動人數達1600多人,業餘輔導員60人。傳統節假日期間有高蹺旱船、獅子、龍燈秧歌、大型燈會等民間文藝演出。從1985年起連續20多年舉辦消夏藝術節,從2000年以來連續7年舉辦“社區之光”文藝匯演,高潮迭起,異彩紛呈,成為青山區文化生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極大地豐富了青山區人民的文化生活。2005年,青山區被評為“中國文化先進縣”。

特色餐飲

·

青山區[包頭市]小肥羊火鍋
小肥羊火鍋: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於1999年8月誕生在草原鹿城——包頭市青山區,以小肥羊特色火鍋連鎖為主業。
·莜麵:青山區特色飲食之一。
·手扒肉:青山區特色飲食之一,手扒肉是紅食中的一種。蒙古族人稱肉食為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顧名思義,“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傳統食品。
·烤全羊:青山區特色飲食之一,蒙古族傳統名菜,為招待貴賓或舉行重大慶典時的盛宴特製的佳肴。一般選用草原上膘肥、體重40斤左右的綿羊宰殺後,去毛帶皮腹內加蔥、姜、椒、鹽等佐料整體烤制而成。烤完以後,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盤內,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拔絲奶豆腐:青山區特色飲食之一,以奶豆腐為主料烹製而成。
·燜面:青山區特色飲食之一,將麵條放到炒好的菜上燜,燜好後飄香四溢。
·羊肉稍賣:青山區特色飲食之一,以羊肉和蔥為原料,稱為內蒙古極具特色的早點。

旅遊資源

青山區[包頭市]青山區

明代城寺美岱召:位於土右旗薩拉齊鎮東25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點。美岱召始建於明代中期,是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被明朝封為順義王的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拉坦汗,統領蒙古土默特部居住的古城寺廟。1606年稱靈覺寺,清乾隆曾賜名壽靈寺。美岱召的得名是因為麥達力活佛在此坐床的緣故。萬曆十一年(1583年),西藏僧界特派麥達力活佛來蒙古掌教,因麥達力活佛曾在靈覺寺坐床並為彌勒佛像主持開光儀式,人們便俗稱靈覺寺為麥達力召即美岱召。美岱召是喇嘛教傳入蒙古時的一個重要弘法中心,它在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築史、美術史上都有重要的價值。

五當召:位於包頭市西北陰山深處的五當溝,距包頭市區約70公里,是內蒙古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純藏式喇嘛寺廟。五當,蒙古語柳樹的意思,因廟前峽谷柳樹繁茂而得名。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是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錯在此興建的,後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模。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由乾隆皇帝賜名廣覺寺。五當召規模宏大,殿堂全舍與西藏布達拉宮,青海塔爾寺齊名,為我國喇嘛教的三大名寺。

陽光廣場
陽光濕地保護工程位於建設路以北,青東路以東,污水主幹線以南,屬於成吉思汗草原生態園的一部分,由政府採取BT的方式進行投資建設,工程始建2005年。該工程總投資7180萬元,占地約21.24萬m2,其中水化面積5.76公頃,綠化面積10.63公頃,工程主要包括硬化、綠化、亮化等主要項目,並建有噴泉、濕地保護湖、棧橋等各種園林景觀。其中一期占地13.63公頃,二期工程占地占地6.15公頃,三期占地3公頃。

鱷魚湖公園
鱷魚湖公園是根據湖的形狀而命名的,建於1999年12月,投資400多萬元,占地面積6.3萬平方米,其中人工湖占地3500平方米,假山占地500平方米,山上有涼亭可以觀景乘涼,釣魚愛好者可以坐在湖邊垂柳下釣魚,體驗山水田園風光的景色。

天鵝湖公園
天鵝湖公園建於2001年8月,投資1000多萬元,占地面積10.8萬平方米,其中人工湖占地4.4萬平方米,外形象一隻白天鵝;假山占地600平方米,山上建有雙擁紀念碑一座。園內建有人工橋一座,並有遊船供遊人遊玩。天鵝湖水深8米,也是坦克潛渡試驗基地,整個園分為休閒、娛樂兩個功能。

太陽湖公園
太陽湖公園是繼天鵝湖、鱷魚湖公園後開闢的第三個開放式公園。它建於2003年6月,投資650萬元,位於天鵝園東側,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其中人工湖占地2.3萬平方米,湖心有一個7500平方米的人工小島,湖中架有九曲橋、拱橋三座。島上有涼亭2個,與鱷魚湖、天鵝湖不同的是,太陽湖注重景點細節布置,公園內雕成樹根、葫蘆、龜狀園林小品隨處可見,岸邊配有別具一格的真礁石,園內建有兩個廣場,以備遊人休閒娛樂,其中一個廣場背景是水幕迴廊,以水景和長廊營造生動的局部景觀。
青山公園
位於區東部,東起互助道,西至自由路,南鄰文化路,北靠鄰圃道,建於1956年,總占地12.48公頃,在居民聚居區的中心。青山區政府對東風公園進行整體改造,工程投資1000萬元,主要包括:修建人工湖、活動健身場地、園內照明設施,及對現有園路進行改造,並適當配置園林小品,保留現有樹木,進行喬灌草合理搭配與密植。

青山區[包頭市]青山區

九峰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陰山山脈中段,土默特右旗薩拉齊鎮北約10公里處,總面積48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338米,在左右山峰、谷、瀑布、溪流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巍峨雄奇,九峰山是西北高原地區少有的自然風景區。由九峰,西九峰,大西梁、天林背、平背冊等大小山峰組成,這裡有號稱小泰山的主峰,有季節性的瀑布,大小山峰峭壁屹立,雄奇偉岸,就是峽谷溝壑,溪流瀑布也很有特點。

石門風景區:位於包頭市北部陰山山脈的峽谷中,因流經景區的昆都侖河古稱石門水而得名。南海,水域遼闊,風光旖旎,北依青山,南接黃河,碧波蕩漾,群鷗翔集,蘭舟桂棹,漁歌對答,素有“塞外西湖”之美譽。2001年已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同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批准為省級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包頭南海是較大的內湖風景區之一,緊鄰黃河,占地面積158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33公頃,濕生草地面積15000畝,有200多種野生動植物在這裡繁衍生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