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中毒

電視中毒

電視中毒是兒童看電視過度的一種表現,往往因為看電視時間過長,出現過度依賴電視的一些症狀,如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不讓看電視就焦慮不安等,從而影響兒童的身心發育。正確引導兒童觀看適宜其年齡階段的電視節目並嚴格限制看電視的時間等方法可以預防電視中毒的發生。

簡介

電視中毒電視中毒

電視是現代家庭必不可少的設備,是娛樂及信息獲取的有效渠道與途徑。不少中國兒童把電視當成了假期生活中的主角,在電視前花費的時間占了很大比重,專家指出,長時間看電視、依賴電視的孩子,要提防“電視中毒”,以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

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父母可以根據某些症狀判斷孩子是否看電視過度、電視中毒:如果孩子看電視時出現咬指甲、抓頭髮、臉頰或耳朵發紅等行為和特徵,家長就應該提高警惕,因為這是孩子電視中毒的前兆。這個時候,應該想方設方讓孩子離開電視機,轉移注意力,以防止電視中毒。

表現症狀

1、整天與電視為伴,不關心周圍的事物,對玩具不感興趣,也不喜歡和小朋友玩,不讓看電視就會焦慮不安。

3、看電視時不讓別人干擾,還時常模仿電視中人物的動作、語言,仿佛自己就是電視劇中的人物,並能將電視節目中的故事情節背得滾瓜爛熟,文不對題地套用於日常生活之中,時常出現自言自語等反常行為,如寧寧的反常就是“電視中毒”的表現。

不良後果

電視中毒兒童看電視

1、長時間盯著螢幕會導致眼疲勞,並消耗大量視網膜內視紫質,明顯影響視力;看電視的姿勢五花八門,躺在床上、半靠床頭、曲頸彎背,背靠沙發伸頸仰頭、歪頭、斜椅,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2、電視機產生的電磁輻射對寶寶的健康是不利的;寶寶的視力處於發育中,長時間看電視容易造成近視、斜視等視力問題;電視節目中的不良畫面是引發寶寶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3、心理方面,由於寶寶的思維能力較差,所以行為模仿性較強,當他們過多地看電視時,就會造成大量的電視信息深深地滲透到他們的性格和行為之中。往往是電視看得越多,對寶寶的影響也越大,表現為自閉孤獨,常常既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記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虛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缺乏學習能力,生活經驗少,不善與人交往,不知應怎樣對待周圍的事物,社會適應能力差,長大後很容易成為“心理不健全”的人。

預防措施

電視中毒電視中毒

1、要選擇適合兒童看的電視節目,內容與他們的年齡相適應,如卡通片、木偶片、兒童文藝節目、知識小品、智力競賽等等。

2、父母要儘可能地少看電視,以免寶寶跟著自己一起看。家長更不應該只顧自己看電視,而把寶寶扔在一邊不管不顧,隨便他們怎么樣。
3、家長應嚴格控制兒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3歲以下兒童應被禁止看電視。3歲至5歲兒童每天不應超過30分鐘,6歲至9歲兒童不應超過60分鐘,10歲到13歲的兒童不應超過90分鐘,13歲以上兒童不應超過120分鐘。
4、看電視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6點半至7點半。

5、正確引導孩子去看電視。

漫說銳詞:電視中毒漫說銳詞:電視中毒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電視,並對電視節目進行討論,使孩子帶著思想看電視。正確利用電視節目,通過電視,幫助孩子區分真、善、美和假、惡、醜,逐漸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念。如果不巧看到一些暴力場面,不必急忙命令孩子閉眼,或趕忙按遙控器換頻道,或許那樣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不如順水推舟,把這些節目場景作為一種反面的教材,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教育。

6、邊看電視邊學習

引導孩子邊看電視邊學習。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通過看電視,在寓教於樂中,通過色彩艷麗、豐富的電視畫面,幫助孩子辨認顏色;利用廣告、字幕等重複播放的特點,對孩子進行識字教育;還可以讓孩子通過模仿,學習語言和國語,利用電視讓孩子學說國語,並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網路文化分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2年10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1年十月IN辭彙總|零活先生 |腦體倒掛 |猿人類 |激勵負效應 |低薪老公 |無力消費|斷魂時代 |弱勢白領 |節日抑鬱症 |高知太太 |數碼寡婦 |殭屍經濟 |非螢幕時間 |慢能力缺乏症 |理財焦慮症 |職場回頭馬 |小國移民 | 幽居病 |休眠APP |捲簾門男人|人工型男 |醉油綜合徵|怨士族 |電視中毒 |鄉間都市人 |雞肋白領|隱性工傷 |忙文化 |冬季憂鬱症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