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下鄉

電腦下鄉

電腦正式納入“家電下鄉”政策補貼範圍。凡是農村居民在指定網點購買指定型號的電腦,就可以享受政府13%的補貼優惠。電腦下鄉不僅是產品下鄉,真正的意義在於知識下鄉!”“電腦下鄉”正式開始入圍招標。據了解,共有國內外21個品牌、164個型號的PC產品參加競標。

概述

電腦下鄉電腦下鄉

電腦正式納入“家電下鄉”政策補貼範圍。凡是農村居民在指定網點購買指定型號的電腦,就可以享受政府13%的補貼優惠。業內保守估計,“電腦下鄉”將催生至少百億元的市場。家電下鄉推廣工作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擴大農村消費、統籌國內外市場的一項重要舉措。家電下鄉是對消費環節的補貼,只有農民購買了家電才給補,直接拉動消費。家電下鄉利用財政政策槓桿,引導生產企業設計、開發、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的產品,完善售後服務,同時引導經銷商健全農村家電流通網路、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實現了財政政策與生產、貿易政策的結合,利民、利企、利國,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

意義

電腦下鄉電腦下鄉

電腦下鄉不僅是產品下鄉,真正的意義在於知識下鄉!”吳松林認為,“電腦下鄉的意義絕不僅僅是短期內刺激需求、拉動銷售這個層面,它將超越所有家電下鄉產品,成為徹底改變中國7億農民命運的歷史性舉措。‘電腦下鄉’這一政策對於農民素質的提升、農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農民收入的增加有著重大意義。”劉傑認為,不同於其他家電產品,電腦下鄉不僅將改變廣大農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更多的將成為提高農民精神生活質量的重要工具。 調查數據顯示,隨著國內“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鄉鄉有網站”等鄉鎮信息化普及工程的推進,截至2007年12月底,我國農村網民數量達到5262萬,年增長率達到127.7%,2008年農村網民數量增速至少不低於60%。而電腦下鄉無疑將全面彌補信息化終端數量的差距。 的確,電腦下鄉的現實意義,已經不僅在於拉動內需、幫助億萬農民兄弟改善生活條件,更在於它將構建出一條通向數以萬計村鎮的信息高速公路,使農民朋友有機會同世界領先的科技和外部市場接軌,帶來更多的產業供求信息,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同時還承載了一個縮小城市農村“數字鴻溝”的歷史使命。 雖然,“電腦下鄉”將創造百萬台級的新增PC市場,產生數百億元的消費拉動,但農村市場大蛋糕並不容易吃。其中的關鍵就是農村市場的特殊性要求,廠商從產品設計、銷售網路、物流網路、服務網路等各方面都要有深厚的綜合積澱,誰具備了這些特質,誰才能分得這塊蛋糕!

下鄉地區

全國都有家電下鄉,但不是每個地區都有電腦下鄉。北京、遼寧、山東、河南、貴州、寧夏、廣東、黑龍江、吉林、四川、重慶、山西、江西、青海、福建等有電腦下鄉;而浙江、雲南、陝西、西藏、新疆、湖南、廣西等地則未將電腦列入“家電下鄉”政策補貼範圍。

品牌與型號

共14家廠商中標,分別為其中海爾、戴爾、方正、浪潮、聯想、宏碁、TCL、惠普、神舟、同方、滿疆、長城、萬利達、西南,其中海爾、戴爾、方正、浪潮、聯想、惠普、神舟、同方、滿疆、長城10品牌的15款投標產品全部中標,成為電腦下鄉計畫中的大贏家。

申請資料

電腦下鄉電腦下鄉——老爺爺的表情

電腦下鄉產品購買人持有關材料到鄉鎮家電下鄉補貼資金審核辦公室申報補貼。申報補貼時應提供的資料:

(1)購買產品的發票及複印件

(2)身份證明(即能夠證明購買人身份的居民身份證、戶口本或公安戶籍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原件及複印件;

(3)家電下鄉產品專用標識;

(4)購買人一卡通存摺

(5)按規定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知識之門

“電腦下鄉”正式開始入圍招標。據了解,共有國內外21個品牌、164個型號的PC產品參加競標。其中國內品牌16個,國外、台資品牌5個;台式機與筆記本的比率約為6∶4。開標產品定價範圍均在國家規定的3500元上限之內。由於所涉問題複雜,中標結果將有可能延期至3月初公布。在一線市場趨於飽和、國內外巨頭爭奪慘烈、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今天,乘家電下鄉政策東風,“到農村去”開闢第二戰場的競賽已經鳴槍啟程。但是,“電腦下鄉”這一劑被業界譽為“產業危機中的強心針”的政策,能否真正奏效?對於有些變“冷”的農村信息化,“電腦下鄉”能否起到推動作用,使其再度升溫?

市場報告

IDC最新報告顯示,在未來5年,中國PC市場僅11.7%的增長中,4級—6級市場的增長率將達到23%以上。另有數據顯示,2007年底,中國農村網民數量達到5262萬,年增長率達到127%,這僅占中國農村人口7%%的比重。根據預測,2008年,中國農村網民數量增速不低於60%。2009年,農村電腦市場容量將達到600萬台。正是這一組組龐大的數字,使得在1級—3級城市需求放緩的今天,PC廠商在農村市場看到了潛力巨大的藍海,一致看好“電腦下鄉”的前景。“對於正處在金融風暴影響下的國內PC企業來說,這是一項重大利好訊息。”聯想集團副總裁劉傑估計,根據目前農村PC市場容量和前期家電下鄉拉動銷量增長形勢初步估算,這一政策的出台有望拉動100億規模的IT銷售,為PC行業貢獻5%左右的增量。農村市場的潛力非常大,現有農村市場的開發程度最多只有10%%,而需求卻在迅速增長。”浪潮集團副總裁黃剛認為,如今的農民富裕了,農村的硬體條件有了保障,寬頻也鋪到了農民家門口,網上的涉農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在種種需求下,“電腦下鄉”已經水到渠成。

相關內容

雖然電腦已經進入“家電下鄉”的產品類別,但仍然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家電下鄉”產品包括冰櫃、彩電、洗衣機、電腦、手機、熱水器、空調和機車8個大類,但每個省只能根據本省情況選擇其中6個品種,電腦下鄉的步伐能夠邁的多大,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如何正確認識農村對電腦的需求,幫助農民解決電腦“買的好,用的好”就成為關鍵因素,也使得PC巨頭們在“暗戰”農村市場的同時,進一步考慮如何培育好這一市場。 “農村是一個有很大潛力的市場,對於PC產業來說機遇很大,而且會是持久的、滾雪球式的,電腦的知識性、娛樂性又將吸引更多的人購買電腦。”清華同方家電下鄉項目工作小組組長吳松林坦言電腦下鄉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賽跑。其實,這場“馬拉松”比賽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經開始。

據吳松林透露,同方電腦已經專門針對農村市場特有的電壓不穩、多雷、蟲蛀等自然現象,開發出具備寬幅穩定電源系統的農村專用產品。而聯想、TCL、海爾等知名國產電腦廠商,也相繼推出針對農村市場的電腦機型。現在,寬電壓設定、防鼠板、防雷模組等針對農村市場的產品設計已被廣泛使用於多種家電產品。而節能低功耗的特性由於帶給了農民看得見的實惠,也廣受歡迎。就PC而言,多數廠商選擇在產品的“簡單、易用”上下工夫,力求實現快速啟動、快速防毒、快速恢復等便捷操作。這也意味著,下鄉電腦在產品層面上的差距將越來越小。 但並非人人都能搭上這趟快車。其中的關鍵就是農村市場的特殊性要求廠商從產品設計、渠道建設、網點建立、服務配套等各方面都要有深厚的綜合積澱。

“經營農村市場,要有先苦後甜的心理準備,必須要先有投入、有真心實意的付出才能有市場收益回報。”劉傑表示。 有這樣一件真實的故事,有位農民朋友買了電腦後遇到了操作困難,便打電話給電腦廠商售後部門諮詢,於是客服人員在電話里指導他打開桌面的某一個檔案,而那位農民朋友則回答說:“我的桌面上沒有檔案,就有一個茶杯。這個故事凸顯了培訓的必要性。劉傑認為在“電腦下鄉”的實際推廣中最關鍵要解決三大核心問題,即農民對電腦價格的接受度、本地化的電腦培訓和及時回響服務以及產品的適用性和易用性。

電腦下鄉不僅是產品下鄉,真正的意義在於知識下鄉!”吳松林認為,“電腦下鄉的意義絕不僅僅是短期內刺激需求、拉動銷售這個層面,它將超越所有家電下鄉產品,成為徹底改變中國7億農民命運的歷史性舉措。‘電腦下鄉’這一政策對於農民素質的提升、農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農民收入的增加有著重大意義。”劉傑認為,不同於其他家電產品,電腦下鄉不僅將改變廣大農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更多的將成為提高農民精神生活質量的重要工具。 調查數據顯示,隨著國內“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鄉鄉有網站”等鄉鎮信息化普及工程的推進,截至2007年12月底,中國農村網民數量達到5262萬,年增長率達到127.7%,2008年農村網民數量增速至少不低於60%。而電腦下鄉無疑將全面彌補信息化終端數量的差距。 的確,電腦下鄉的現實意義,已經不僅在於拉動內需、幫助億萬農民兄弟改善生活條件,更在於它將構建出一條通向數以萬計村鎮的信息高速公路,使農民朋友有機會同世界領先的科技和外部市場接軌,帶來更多的產業供求信息,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同時還承載了一個縮小城市農村“數字鴻溝”的歷史使命。 雖然,“電腦下鄉”將創造百萬台級的新增PC市場,產生數百億元的消費拉動,但農村市場大蛋糕並不容易吃。其中的關鍵就是農村市場的特殊性要求,廠商從產品設計、銷售網路、物流網路、服務網路等各方面都要有深厚的綜合積澱,誰具備了這些特質,誰才能分得這塊蛋糕!

事件點評

面對嚴峻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國農村信息化的發展卻呈現出空前的高漲,隨著3G技術的套用,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電腦下鄉政策的實施,及國家各部委在農村信息化多種有效措施的出台,均給農村信息化市場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農村網民規模進一步擴大,農村信息化將開啟中國農業網際網路的新紀元。

眼下,隨著“家電下鄉”優惠政策的實行,不少農民朋友購買了電腦。然而,一些鄉村因為寬頻網路設備落後、上網服務不到位等原因,使很多農民手中的電腦成了一種擺設。因此,農民朋友急切盼望國家在推出“電腦下鄉”的同時,應讓“寬頻”也跟著下鄉。

寬頻下鄉,對推動農村信息化、促進農民增收和發展現代農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制定相關的補貼政策,促使企業做好寬頻優惠促銷文章,使農村寬頻市場得到拓展。同時,各方還應及時跟進農民寬頻上網的配套服務,包括提供豐富多彩的涉農信息以及售後、升級等服務,使電腦產品和寬頻業務同時向廣大農村下移,為農民朋友所用。

信息化進程

面對嚴峻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國農村信息化的發展卻呈現出空前的高漲,隨著3G技術的套用,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電腦下鄉政策的實施,及國家各部委在農村信息化多種有效措施的出台,均給農村信息化市場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農村網民規模進一步擴大,農村信息化將開啟中國農業網際網路的新紀元。
眼下,隨著“家電下鄉”優惠政策的實行,不少農民朋友購買了電腦。然而,一些鄉村因為寬頻網路設備落後、上網服務不到位等原因,使很多農民手中的電腦成了一種擺設。因此,農民朋友急切盼望國家在推出“電腦下鄉”的同時,應讓“寬頻”也跟著下鄉。

寬頻下鄉,對推動農村信息化、促進農民增收和發展現代農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制定相關的補貼政策,促使企業做好寬頻優惠促銷文章,使農村寬頻市場得到拓展。同時,各方還應及時跟進農民寬頻上網的配套服務,包括提供豐富多彩的涉農信息以及售後、升級等服務,使電腦產品和寬頻業務同時向廣大農村下移,為農民朋友所用。

各種各樣的新下鄉運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