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圖書館

雲南省圖書館

雲南省圖書館始建於1909年的雲南省圖書館坐落於風景優美、高等學府林立、人文氣息濃郁的昆明市“翠湖文化圈”,在近百年的時光中,先後經歷了清朝末年、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不同的歷史時期,館史滄桑悠久,人文積澱淳厚,館藏資源豐富璀璨,在雲南文明發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雲南省圖書館已被確立為“雲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基地”、“雲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實驗基地”等三大省級教育基地;同時,榮獲了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頒發的“2005年度古斯特讀書獎”,結束了建館近百年來從未獲得國際大獎的歷史;獲得了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和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4個部委聯合授予的“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等兩項國家級榮譽;還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青年文明號。

基本信息

館藏資源

新館館藏資源極為豐富,現共有260多萬冊(件)各類文獻,其中58萬冊地方文獻、古籍文獻和民族文獻最具特色,如明嘉靖年間麗江著名文人木公的自刻本《雪山庚子稿》和《雪山始音》、清乾隆年間昆明錢南園的手稿《錢氏族譜》、清嘉慶年間的刻本《黑鹽井志》、清光緒年間的石印本《雲南地誌》和刻本《滇南本草》、1903年創刊的雲南最早出版的報紙《滇南抄報》等,都是極為珍貴且富於雲南地方特色的人類文化遺產;納西族的《東巴經》、傣族的《貝葉經》、白族的《南詔備考》和包括了彝文、哈尼文等17個少數民族文字的文獻,都是獨特而稀有的民族文化瑰寶;從唐朝南詔的《護國司南抄》到清朝的《龍藏》等歷代寫本和刻本佛經,都是收藏系統、價值連城的系列佛教經典善本;在館藏地方文獻的基礎上,由雲南省圖書館編著出版的《雲南地方文獻概說》、《雲南地方志述評》、《歷代宦滇督撫生平概略》等專著,填補了雲南省地方文獻學術研究、闡理立論方面的空白;此外,作為“中國數字圖書館雲南分館”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雲南省級分中心,收藏有10萬種電子圖書,建成了一系列富於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全文資料庫與多媒體資料庫,開展了網上聯合參考諮詢等數位化服務,推動了數位化進程,促進了資源共建共享。

洪武南藏

雲南省圖書館《洪武南藏》雲南省圖書館《洪武南藏》

《洪武南藏》又稱《初刻南藏》。官版。明太祖敕令雕印。始刻於洪武

五年(1372),完成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刻藏地點在南京,版存南京天禧寺。後因寺僧本性縱火,經版與寺院俱毀,所以世間流傳極少。全藏約有1600餘部,7000餘卷。雲南圖書館所藏《洪武南藏》848冊。

《大華嚴方廣普賢滅罪稱讚佛名寶懺》

《佛名寶懺》

雲南省圖書館《佛名寶懺》雲南省圖書館《佛名寶懺》

三卷,元釋自周綴集。是書前鐫圖二頁,圖畫不僅繪有天上,還通過畫面展現了人間,畫中有孔雀、碧鳳,突出反映了雲南邊疆民族特色。左題“南無釋迦佛會”右題“為法界有情造。”末有元延佑五年滇城南華山萬慶禪寺沙門自周后序。序後鐫“自周”、“無際”、“特

賜圓融通辯”三篆文章。蓋自周即綴集人中慶路清涼山報國寺住持圓融通辯無際禪師也。此冊系滇刻佛經單行本,是雲南省目前保存最早刻本。是書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場館管理

與新館一流的硬體和館藏資源相匹配的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通過建立健全在職培訓體系,積極建設“學習型圖書館”,著力凝聚一流的人才資源,全館現有187名在職職工,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56人、在讀碩士研究生31人、博士生2人、中級職稱62人、高級職稱26人,平均年齡僅為35歲。

同時,通過機構調整、資源重組,全館共設定了文獻采編中心、典藏借閱部、歷史文獻部、地方文獻部、計算機中心、共享工程雲南省分中心辦公室、信息開發部、培訓中心、經營開發部、辦公室、人事老乾科、財務科、保衛科等13個部門。

雲南省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

其中,文獻采編中心擔負著文

獻採選、交換、編目加工及合作編目的業務職能;典藏借閱部致力於為讀者提供當代圖書典藏外借和閱覽服務;歷史文獻部和地方文獻部承擔著特色古籍文獻、地方文獻和民族文獻的徵集、保護、開發、利用等工作;計算機中心負責全館計算機網路的正常安全運行,並為館藏數位化提供技術支持;共享工程雲南省分中心辦公室擔負著組織、實施、協調全省共享工程的職能;信息開發部的職責是開發館藏信息資源、對外開展信息服務;培訓中心主要面向社會開展各類知識培訓。合理的機構配置,使得人、財、物等各項資源得到了最佳化重組,有力地激發起單位內部的活力,做到了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為社會提供立體型、複合型的文化服務。

取得榮譽

雲南省圖書館已被確立為“雲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基地”、“雲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實驗基地”等三大省級教育基地;同時,榮獲了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頒發的“2005年度古斯特讀書獎”,結束了建館近百年來從未獲得國際大獎的歷史;獲得了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和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4個部委聯合授予的“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等兩項國家級榮譽;還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青年文明號。

文化活動

2004年2月以來,雲南省圖書館作為省級公益文化事業改革試點單位,按照“加大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思路,深入實施了內部改革,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圓滿地完成了改革試點任務,為全省公益文化事業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範作用。

一是結合雲南民族文化大省戰略部署,針對邊疆少數民族民眾的文化需求,建立健全“三下鄉”長效機制,積極“送知識下鄉”、“送信息下鄉”,2004年以來共送書下鄉30多萬冊,服務40多萬人,把豐富的知識信息及時送到邊疆少數民族民眾手中;在版納、紅河、大理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建成了108個共享工程基層站點,為農村少數民族民眾提供了高質量的數位化信息服務;新建了永平水泄彝族自治鄉圖書室、瀘水縣圖書分館、昆明市盤龍區張家寺村圖書室等19個對外圖書流通服務點,為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貢獻。

二是確立“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把弱勢群體列為重點服務對象,全力推行人性化服務。通過與省殘聯協作開辦全省首個“盲人閱覽室”,舉辦首期盲人電腦培訓班,熱情、耐心、周到地為盲人讀者服務;大力開展“未成年人文化教育系列活動”,成立了少兒閱覽室,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少兒文化活動,先後接待了20多萬名少兒讀者;與省女子一監、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合作建起了兩個圖書分館,為特殊的弱勢群體進行思想改造提供了文獻支持。

三是根據我省建設連線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的戰略目標,設立了“泰國角”,精心編制了為GMS會議服務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信息集萃》和《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信息集萃》等信息專刊,積極為“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各國提供豐富的文獻信息。

四是積極開發二次文獻資源,編印了《決策參考》、《文化內參》、《農科信息》等信息專刊,對外開展特色突出的信息服務;聯合國內外學者和業界人士進行學術研究,成功舉辦了“2006信息技術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束了建館以來從未舉辦過國際級會議的歷史;舉辦了“紀念澳門回歸五周年圖片展”等影響較大的系列精品展,在雲南會展界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認真開展以歷史文化知識、科學技術知識、衛生健康知識為專題的系列公益講座,初步樹立起講座品牌。

場館規模

雲南省圖書館新館位於風景秀麗的翠湖西畔,占地面積12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328平方米,主樓21層,裙樓5層,設計藏書440萬冊。新館整個平面分三段式布局,前段為綠化帶,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以原有的大樹和珍貴樹種為基礎,結合原陸軍講武堂“洗馬河”遺址等地形地貌進行園林式規劃,石鋪小道曲徑通幽,小橋流水掩映其中,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清新幽雅的環境;中段為樓前廣場,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廣場表面鋪貼雲南石林特產青石板材,古樸典雅,不僅起到了綠化地段與圖書館大樓自然過渡的作用,而且襯托出大樓的挺拔壯觀;後段為圖書館大樓建築主體,主體周圍環繞消防車通道,整段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三段之間自然過渡、溶為一體。新館一層設有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廳、展廳、教室、讀者服務部等輔助用房。二至五層為借閱區,設有總借還書處、總目錄廳、以及中外文書刊、報紙、電子文獻、工具書、古籍善本。

總目錄廳位於裙樓二層,是讀者查找館藏信息資源的檢索中心,包括多媒體導讀系統、卡片式目錄區、書本式目錄區、計算機檢索目錄區和目錄檢索諮詢服務台。手檢與機檢方式並存,讀者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方式檢索目錄。

總借還書處位於主樓二層(總目錄廳以北),負責辦理主樓閉架流通庫中外文書刊的借還手續,還可開展館際互借業務。其它書刊的借還手續在各開架借閱室辦理。

雲南省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

大廳主題浮雕:採用西方美術蒙太奇和中國景泰藍嵌絲琺瑯工藝相融的形式,使自然之材紅沙岩形成浮雕與現代黃銅工藝懸雕相組合,運用宇宙恆星軌跡及數學幾何線形,

將整幅畫面分成三大區域,並將漢字(活字印刷)、時空、天干地支、九大行星、春夏秋冬及自然科學的公式、符號、經典哲言、名人肖像等融合其內,形成跨越時空、縱覽古今文明的交匯圖象,現代感強、寓意深刻、內涵豐富,是一幅與圖書館宗旨相吻合的現代藝術作品。

書庫

新館書庫按藏書的布局分閉架和開架兩種。閉架書庫位於主樓8至19層,每層面積約600平方米,包括中外文書刊庫、樣本書庫、古籍善本書庫。中外文書刊庫收藏的主要是流通率較低、時效性不強的書刊,可以通過總借還書處外借,或通過參考閱覽室閱覽;樣本書庫的書可以通過參考閱覽室閱覽;古籍善本書庫的書可以通過善本閱覽室閱覽。

開架書庫設於每一個開架借閱室內。

開架閱覽室

開架閱覽室的書刊資料只供閱覽,不能外借。為滿足讀者分科閱覽的要求,將開架閱覽室分為:報紙閱覽室、現刊閱覽室、新書展閱室、工具書閱覽室、中文檢索工具書閱覽室、外文期刊閱覽室、外文檢索閱覽室、地方文獻閱覽室、歷史文獻閱覽室、近代出版物閱覽室、捐贈書陳列室等11個閱覽室。

開架借閱室

雲南省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

開架借閱室設輔助書庫,將各學科近五年內利用率高、時效性強的書刊置於其中,這些書刊資料既可閱覽,也可外借。開架借閱室分為社科過刊借閱室、自科過刊借閱室、中文社

科借閱室、中文自科借閱室、文藝書借閱室、外文圖書借閱室等六個閱覽室。

電子閱覽室

位於主樓三層,設有80台計算機,使用屏風組合式電腦桌,讓讀者擁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個人空間,互不干擾。讀者可查閱館內文獻,還可上網查找所需資料。

多媒體閱覽室

位於主樓四層,設有80台計算機,同樣使用屏風組合式電腦桌形成相對獨立的個人空間,讀者可以閱讀圖像、文字、動畫、語音、音響、影視等多媒體信息,進行聲像資料研究。善本閱覽室:設於主樓五層,通過書梯與古籍善本書庫連線,讀者可以在這裡閱覽古籍善本。

參考閱覽室

設於主樓五層,通過書梯與閉架書庫連線,讀者可在這裡閱覽樣本書庫和中外文書刊庫的圖書資料。

自帶書閱覽室

新館裙樓四層特別開設兩個自帶書閱覽室,供讀者自帶書籍到圖書館來看,並在閱覽室內為讀者準備一些必要的工具書,供讀者查閱。

讀者沙龍

雲南省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

位於主樓二十層,環境幽雅舒適,閱讀之餘讀者互相交流讀書心得,還

可以欣賞翠湖風光及高樓林立的城市風景。

學術報告廳

位於裙樓一層,設有座位354個,配有專業燈光音響設備、放映設備,可舉辦各種學術報告會、研討會及講座,座椅帶寫字板,方便與會者作記錄。還可兼作電影、投影、幻燈放映和小型演出。

多功能廳

位於裙樓一層,面積250平方米,配有燈光音響、放映設備,可接待120人的中型會議,桌椅移開可以發揮靈活多用的功能。

展廳

位於主樓一層,面積380平方米,可承辦書法、美術、攝影等中小型文化藝術展覽及科普展覽。有獨立的出入口。

大教室

雲南省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

位於裙樓一層,設有168個座位,座位採用具有國家專利技術的電動可伸縮梯級座椅。當梯級伸開時,是一個標準的階梯教室,可進行學員培訓,亦可觀看投影;當梯級

縮回後牆時,可騰出較為完整的空間,配合兩側牆面的大鏡面,可作為舞蹈、健身等方面的培訓教室。

小教室

位於裙樓一層,設有80個座位,可作一般教室使用,還可作電腦培訓教室。

會議室

位於裙樓三層,配有音響、投影設備,可以接待70人左右的較高規格的會議。

讀者服務部

兩個讀者服務部均設在裙樓一層,面積510平方米,共有座位150個,環境舒適,可為讀者提供茶飲、快餐服務。

機構設定

圖書館大樓

一樓:歷史文獻部古籍修復組(大樓樓梯底下)

二樓:典藏借閱部(辦證處後面)

五樓:地方文獻部(地方文獻閱覽室)

五樓:歷史文獻部(歷史文獻閱覽室)

六樓:采編中心

七樓:計算機中心

七樓:共享工程分中心辦公室

二十樓:人事老乾科

二十樓:培訓中心

二十樓:信息開發部

二十樓:經營開發部

側樓(圖書館後門,雲圖賓館樓上)

一樓:保衛科

五樓:辦公室

五樓:財務科

聯繫地址

雲南省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

可在以下站點下車,步行5分鐘即到

“百匯商場”站:2路、10路、22路、26路、65路、69路、84路、96路、98路、101路、133路、139路

“小西門”站:5路、10路、26路、52路、54路、56路、61路、65路、66路、69路、82路、84路、98路、100路、102路、103路

“省圖書館”站:125路

相關詞條

河南省圖書館 福建省圖書館 陝西省圖書館
浙江圖書館 四川省圖書館 遼寧省圖書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