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乃佛教傳入中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源"、"祖庭"。白馬寺座北面南,總面積二百餘畝,其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五層殿堂及中國第一釋迦舍利塔。白馬寺是一處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1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4A景區(點)。

基本信息

簡介

白馬寺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
白馬寺座北面南,總面積二百餘畝,其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五層殿堂及中國第一釋迦舍利塔。白馬寺是一處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1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4A景區(點)。

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陽白馬寺,在洛陽城東十多公里處,北背邙山,南面洛水;夕陽西下,晚霞映照白馬寺紅牆碧瓦的殿堂,襯托蒼松翠柏,氣象莊嚴。迎面看見山門上的"白馬寺"三個字,人們不禁會問:"這與白馬有什麼關係?"這得從許多古籍上記載的這個著名故事說起-:公元六四年(佛歷六0八年,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夜裡,漢明帝劉莊夢見金色神人,身帶日光,飛行於皇宮殿庭,令人心悅。次日,劉莊就此詢問群臣。一位博學多識的大臣說:西方天竺國(古印度)有叫"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夢見佛了。

劉莊於是派人西去討求。這一行人過天山、越蔥嶺,在西域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內)遇到天竺沙門攝摩騰與竺法蘭,就邀請二位來中國,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於六七年(東漢永平十年)一起回到京都洛陽。 第二年,敕令按天竺式樣為摩騰、法蘭建精舍居住,稱為白馬寺。"寺"本義是官署,因摩騰、法蘭初來時住在官署,又是外賓,為示禮待,就仍稱新居為寺;此後,中國佛教建築就相沿稱寺。"白馬"之名,據說是取自馱經的白馬。雖然後世學者對這個傳說和佛教初傳中土的時間、路徑等頗有爭議,但一般佛教徒對此津津樂道,漢明帝求法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基本公認的事實,白馬寺也就作為佛教傳入中國內地的最初標誌,蜚聲古今中外。

歷史風雨中,白馬寺數毀數建,但寺址從未變過。七世紀下葉唐武則天時,寺主僧薛懷義有寵於則天,

洛陽白馬寺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盛極一時,和尚達千餘。安史之亂和會昌法難中,白馬寺受到較大毀壞,如唐詩所詠:"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十世紀下葉宋太宗時重修白馬寺,"鼎新偉構","更類天宮"。今天的白馬寺建制奠定於十六世紀上葉明嘉靖時和十七八世紀清康熙時重修的"白馬禪林"。一九六一年,白馬寺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白馬寺占地四萬平米,百餘間殿堂成比較典型的漢地佛寺縱軸式布局,主要建築位於南北中線上。走進山門,兩側各有一座石碑,東側《洛陽白馬寺祖庭記碑》,由元代高僧文才撰文,書法亦瀟灑工麗。再前行,過歇山式天王殿,就到了全寺的主殿大佛殿,殿內釋迦牟尼端坐蓮台,右手拈花,迦葉、阿難二弟子旁立,文殊、普賢二菩薩列坐,二天女後侍。香案上五供齊備,左右鐘鼓高懸,幔帳垂掛,薄團排列,莊重肅穆。這場院景構成即中國佛教禪宗常說:"拈花微笑"。

大佛殿東南角有一口明代鑄鐵鐘,重二千五百公斤,上有銘文"鐘聲響徹梵王宮,下通地府震幽靈。……""白馬鐘聲"為洛陽八景之一,據說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和尚上殿念經,擊罄撞鐘伴誦,白馬寺鐘聲悠揚數十里,城內東大街鐘樓上的大鐘也自能與之共鳴,反之,城內鐘樓擊鐘,白馬寺鐘也自能共鳴。

大佛殿之後是供奉著三世佛的大雄寶殿,兩廂分列十八羅漢。這些羅漢像呈坐勢,資態不一,神情各異,系元代用夾紵乾漆造像工藝塑成,十分珍貴。所謂夾紵乾漆造像之法,大致是先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裹裱,然後揭出泥胎,製成塑像。夾紵乾漆造像,歷史悠久,盛於隋唐,宋後則漸漸失傳,存世造像極為罕見。大殿後是接引殿,再往後就是白馬寺內最後的佛殿毗盧閣。

洛陽白馬寺洛陽白馬寺

毗盧閣初建於唐朝,在清涼台上,清涼台由青磚砌成,高近七米,長約九米,寬約三米。毗盧閣內供釋迦牟尼的清淨法身毗盧佛,旁立文殊、普賢菩薩。閣後壁鑲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經》。該經簡明介紹佛教基本思想,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漢譯佛經,由攝摩騰、竺法蘭翻譯。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閣台上毗盧閣與周圍建築,自成格局,構成一小型庭院,院中一泓池水,蓮花朵朵,數株古柏,蓊蓊鬱郁,清爽宜人;從台下望去,整座庭院若在空中。清初釋如琇曾撰聯道:"台灑法雨柏翻風果有清涼氣象,閣顯山光池吞月混是毗盧法身"。金代塔剎--齊雲塔出白馬寺山門,南面不遠處有兩座夯土高台,名叫東漢釋道焚經台。據說劉莊詔 建白馬寺後,中國各地道士紛紛上書反對外來佛教,並表示願與佛教徒一比高低,辨明真偽。劉莊便令在白馬寺舉行比法集會。會上設定神壇,壇上置供品和佛、道兩教經書。鬥法開始,道士與和尚一邊繞壇禱誦,一邊縱火焚燒壇上經書。只見火光中,道經化為灰燼,佛經則光芒五色,不燃一頁。鬥法以佛勝道敗結束,一些道士自慚而死,數百道士改投佛門,洛陽城中富貴子弟和宮女千餘人離家入寺。於是洛陽大興佛寺,漢朝佛教由此興盛。 考察起來,這個傳說顯然是無稽之談,因為那時中國道教還未建立,不過也反映了當時佛教的傳播並非一帆風順。可能參與鬥法的是當時的方術士。民諺說:"洛陽有座齊雲塔,離天只有一丈八",則可謂言之有徵。劉莊曾在白馬寺建了一座九層佛塔,高二百尺,"塔若岳峙,號曰齊雲";五代時又建一座高五百尺九級木塔,如今只留下塔基殘痕。現在矗立在白馬寺山門東南不遠處的齊雲塔,金代建造,高五十三米多,磚砌密檐,四方形,十三層。首層塔檐下有仿木式斗拱,頂覆寶瓶式塔剎,陽光照耀下,十分秀麗。塔空心,扶梯而上,登高遙望洛陽城郭山水,思緒落落…… 永寧寺塔遺蹟
洛陽白馬寺洛陽白馬寺

從白馬寺開始,經魏晉到南北朝,佛教迅猛發展。四九四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由於皇室崇佛,洛陽一帶更是大興佛寺,並且大多是盡一時財力物力而為之。但北魏時"招提櫛比,定塔駢羅"的佛教盛況,如今只能在保存下來的史籍傳記、文物遺蹟中去找尋追溯了。曾任北魏官員的楊炫之,親身經歷了北魏的全盛與變亂,寫下了《洛陽伽藍記》一書。伽藍,是梵"僧伽藍摩"譯音的略稱,意思是眾園或僧院。楊氏用精彩紛呈的語言狀寫了洛陽一千餘所寺院中重要的四十座寺塔園林,有的壯麗輝煌,有的清新動人,有的形象飛動,使人如履其境領略到了北魏佛教盛時的繁榮景象,看到當時社會崇佛何等熱烈,當時佛教建築藝術所達到的驚人高度。北魏時建的洛陽永寧寺塔,是現今有遺蹟可考的中國最早的佛塔之一,凡是談到中國建築史時,無不以它作為一個著名例子。塔雖然在建成不到二十年就付之一炬,但是其基礎至今仍存,而在當時《洛陽伽藍記》就對它進行了非常細緻的描寫,文字又是那樣優美,給後人留下珍貴的史料。

洛陽白馬寺

 現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的永寧寺塔遺址,在洛陽市東十五公里處,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銅駝街北,西距故城西牆四百二十米。永寧寺始建於五一六年(北魏熙平元年),是當時都城內規模最大的一所寺院。北魏在平城已建有永寧寺,遷都後又在洛陽城中重建,規模大於後寺。原先的永寧寺內有一座七級佛塔,"高三百餘尺,基架博敞,為天下第一"。新建的永寧寺塔則更為宏麗:"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剛,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初掘基至黃泉下,得金像二十三軀,及太后以為信法之徵,是以建設過度也。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斛。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鐸。復有鐵(金+巢) 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金+巢)上亦有金鐸,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鐸。浮圖有四面,面有三戶大窗,戶皆朱漆,扉上各有五行金鈴,合有五千四百枚;復有金環鋪首。殫土木之功,窮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銹柱金鋪,駭人心目。至於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餘里。""浮圖北有佛殿一座,形如太極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軀,中長金像十軀,銹珠像三軀,金織成像五軀,玉像二軀。作工奇巧冠於當世。僧房樓觀,一千餘間,雕梁粉壁,青(王+巢)奇疏,難得而言。栝柏椿松,扶疏檐溜;竹叢香草,布護階墀。"寶塔建成後,皇帝、太后一起登上寶塔,俯視皇宮裡的一切就好像在自己的手掌之內,整個洛陽城如同一個家庭一樣大小。在塔上看雲和雨,都要俯身朝下看。西域僧菩提達摩從波斯遊歷到洛陽,見塔上的承露銅盤在太陽照耀下,光芒射出雲外,銅鈴被風吹拂,聲響直震上天,讚嘆此塔造作之精巧實非人力所能為,因而感嘆說:"我活了一百五十歲,遊歷了各國,可是像這所寺院的精緻華麗,不但閻浮洲沒有,即使是窮極全部奉信佛教的地方,也找不出第二個了。"因此,他接連好幾天,繞塔口唱"南無",雙掌合什,以表示心中敬意。從記載來看,此佛塔已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開創中國木結構樓閣式塔的先河。一九四九年以後,在對魏晉洛陽城的勘察中,發現永寧寺塔遺址,並於一九七九年對之進行了考古發掘。由發掘得知,其下層的基座約一百米見方,上層的夯土台基近四十米見方,上面留存有一百二十四個方形柱礎,這些柱礎分五圈排列,在第四圈的柱礎內築有一座土坯壘砌的實心方柱體,約二十米見方,殘高三點六米。塔基中除了出土建築材料殘件外,還發現了約三百餘件與佛教有關的泥塑作品,其塑工精湛,手法細膩,是北魏陶塑中的精品。站在這個殘缺不全的廢基上,不難想見這座當時號"天下第一"佛塔的昔日雄姿。

白馬寺之最

 
1.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

2.中國第一古塔--齊雲塔在白馬寺

3.中國第一次西天取經--永平求法

4.最早來華傳教的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禪居於白馬寺

5.最早傳入中國的梵文佛經--貝葉經

6.中國第一譯經道場--清涼台在白馬寺

7.第一部漢文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譯於白馬寺

8.第一部漢文佛律--《僧袛戒心》

9.第一座傳戒道場--白馬寺

10.第一個漢人出家和尚--朱士行受戒於白馬寺

寺院僧眾生活

白馬寺自1984年歸還僧人管理以來,日常生活皆按照叢林規矩,集體化、制度化進行。
白馬寺的一天以晨鐘為開始,暮鼓為結束。通常凌晨3點鐘即開始擊鐘,敲108聲直至3點半開始打板,全寺僧人開始起床,上早殿,於4點正齊集大佛殿。按戒臘(受戒後安居的年限)高、低分東西單站立,念誦楞嚴咒、大悲十小咒、心經等,然後唱贊偈繞佛、三皈依、韋馱贊等。早課約需一個半小時結束。僧眾下殿後,入五觀堂用早齋,當然過堂吃飯也有很多規矩,僧人必須嚴守不犯。飯後回大殿回向,然後各自回寮房脫衣袍,打掃各自的衛生區。於上午8點鐘開始一天的勞作,或看殿、或看門、或在念佛堂、或在客堂值班等。白馬寺的勞作是半日制,即半天學習、半天勞動。上午上班者,下午學習;下午上班者,上午學習,直到下午5點開始擊鼓至6點結束。按佛教戒律,出家人是過午不食的,即過了正午12點後,除白開水外,不得食任何食物。但病者除外,故此寺院在下午6點還準備藥水(即晚飯)病者可飲用。晚課於下午7時打板,要念彌陀經、禮佛大懺悔文、蒙山施食、心經、繞佛、回向、三皈,祝讚,約於20點30分結束。20點30分至22點為自修時間,或拜佛、或誦經、或參禪。於22點整,以暮鼓結束一天的生活,然後打板養息。這就是僧人身累心不累既緊張又自在的出世生活。

洛陽白馬寺洛陽白馬寺

民間傳說

白馬寺位於中國河南洛陽城東12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身有日光,飛行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傳問群臣,此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尋佛取經。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經佛像,並與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東回洛陽,藏經於鴻臚寺,並進行翻譯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馬寺。寺址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白馬寺,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為“釋源”和“祖庭”,享有獨特的地位。

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築所剩不多,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蹟,曾進行過多次修葺。現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並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台上,清涼台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築宏偉肅穆,布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現存白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占地約4萬平方米。寺大門之外,廠—場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是優秀的石刻藝術品。白馬寺的山門為明代所重建,為一併排三座拱門,代表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之門。部分門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為東漢遺物。寺內現存五層大殿,坐落在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上,兩旁偏殿則互相對稱。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他笑口大開,赤腳打坐,形象生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內兩側,坐著威風凜凜的四大王,是佛門的守護神。彌勒佛像之後是韋馱天將,佛教的護法神,昂然佇立,顯示著佛法的威嚴。

白馬寺山門東走約30多米,有一座十三層的齊雲塔,直插雲霄。齊雲塔始建於五代時期,原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時燒毀。金朝大定年間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佛事活動

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之首剎,除了日常的上殿、過堂,初一、十五及佛誕日上供、半月布薩等佛事外,近年來,多次舉辦大型佛事活動。其中最有影響者,為五次傳授三壇大戒法會、紀念白馬寺建寺一千九百二十五周年、慶祝古佛歸宗、泰佛殿落成及佛像開光,放生、安居、自恣以及為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舉行的祈禱世界和平等法會。一切佛事皆如法如律,莊嚴而隆重,受到海內外四眾弟子的廣泛好評。

白馬戒壇是中國的第一座傳戒道場。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僧祗戒心》一卷,主張僧眾應遵佛制,稟受戒法,並請梵僧立羯摩法在白馬寺建壇傳戒,開震旦傳戒之先河,故東土佛教徒皆尊曇柯迦羅為中國律宗鼻祖,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座傳戒道場。
近年來,白馬寺為紹隆佛種,續佛慧命,於1989年、1990年、1992年、1993年、1996年先後五次傳授三壇千佛大戒。1989年受戒者一千餘人,1990年受戒者八百餘人,1992年受戒者一千餘人,1993年受戒者一千八百餘人,1996年受戒者五百餘人。壇上十師,皆禮聘全國各地的高僧大德,傳戒法會謹遵佛制,如法如律。戒子來自全國各地和香港、澳門等地區,還有日本、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美國者。法會規模盛大,在海內外佛教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洛陽白馬寺洛陽白馬寺

1995年4月6日(農曆三月初七),洛陽白馬寺舉行了中華古佛歸宗慶典法會。
相傳,世界上僅有的兩尊造型奇美的拇指大的佛像,今分別收藏於泰國博物館和泰國一富商的密室之中。此兩尊佛像源於中國東漢時期,始塑於洛陽白馬寺,後流落民間,先傳入西域後流至南亞,再後來便下落不明。
為了加強泰中兩國佛教界的友好交往,泰國將此佛像複製成0.97米高的銅質鍍金佛像兩尊,於1994年11月(重陽節)在北京廣濟寺由中國佛教三大語系的高僧共同主持開光。其中一尊遷回泰國,由泰國信徒供奉,另一尊歸宗於中國釋源白馬寺。
此次在白馬寺舉行隆重的中華古佛歸宗慶典法會,除邀請中國佛教協會、諸山長老、耆宿大德及省市有關領導等參加盛典外,泰國方面派遣了由副僧王柏探瑪拉差努哇率領的由143人組成的佛像歸宗團前來觀禮。

洛陽白馬寺洛陽白馬寺

世間最保貴者生命,天下最慘忍者殺傷。由是昊天垂憫,古聖行仁,成湯解網,子產畜魚。
佛在《梵網經》中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也殺我故身……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放生就是救命,就是救贖那些被擒被抓將被案殺、命在垂危的眾生之命。放生可以償還以前積欠的無數殺債,可以解冤釋結,可以長養我們的慈悲心。
放生在世間可增福增壽,消除疾病違緣。在出世方面,常常放生,可增長慈悲心,與佛心更相契更容易感應道交,學佛道業更容易成就。
故此,白馬寺及齊雲塔院的僧眾及廣大四眾弟子,每逢初一、十五及佛、菩薩節日,都要舉行放生活動,每次放生少則數千元,多則數萬元,不知救度了多少億個生命,同時也培養了廣大信眾的慈悲心,為保護生態平衡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開放時間

白馬寺 7:30 -- 17:30

最佳旅遊時間

游洛陽的最佳季節無疑是秋天,“九月九日登高日”,秋高氣爽,登山賞菊。4月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天氣有些乾燥,但可以欣賞無數牡丹爭芳鬥豔的奇麗景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