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榕葉

雀榕葉是一種中藥,也叫漆娘舅、漆舅或白來葉。具有解熱行氣,除濕消疹,解毒,殺蟲的功效。

基本信息

雀榕葉

正文

雀榕葉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

漆娘舅,漆舅、白來葉(《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為桑科植物筆管榕的葉。

植物形態

筆管榕,又名:雀榕、筆管樹、大葉榕樹、山榕。
喬木,高5~9米。樹皮呈暗赭色,稍平滑。葉互生,長橢圓形或矩圓形,長5~12厘米,寬2~6厘米,先端鈍或漸尖,基部鈍或圓形,全緣,具基生3出脈,側脈7~10對。花序托球形,有梗,單生或成對腋生或簇生於枝幹上。雄花、癭花和雌花同生於一個花序托中。雄花無梗,花被片3~4,雄蕊1:癭花與雌花相似,花被片4~5。果實扁球形,成熟時淡紅色,有斑點。
生於山地、堤岸。分布台灣、福建、廣西、廣東、雲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雀榕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

全年可采。

性味

《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

①《福建民間草藥》:"解熱行氣,除濕消疹。"
②《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解毒,殺蟲。"

選方

①治漆瘡:鮮雀榕葉一握。煎湯待溫,洗滌。
②治濕疹:鮮雀棉葉一握。煎湯浴洗,日洗一、二次。
③治小兒鵝口瘡:鮮雀榕葉煎湯,加入乳適量,洗口,日洗一、二次。(選方出《福建民間草藥》)。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