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葉榕

對葉榕

對葉榕是榕屬的一種灌木或者小喬木,多生長在溝谷潮濕地帶,其根、皮、葉、果實、寄生都可以入藥,在我過多個省市都有分布,國外多個國家也有生長。

基本信息

植物名稱

對葉榕對葉榕

種中文名:對葉榕
種拉丁名:FicushispidaLinn.f.
科中文名:桑科
科拉丁名:Moraceae
屬中文名:榕屬
屬拉丁名:Ficus
海拔:120-1600(雲南西部和南部)
命名來源:(海南植物志)
中國植物志:23(1):191
英文植物志:5:49

特徵描述

灌木或小喬木,被糙毛,葉通常對生,厚紙質,卵狀長橢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10-25厘米,寬5-10厘米,全緣或有鈍齒,頂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表面粗糙,被短粗毛,背面被灰色粗糙毛,側脈6-9對;葉柄長1-4厘米,被短粗毛;托葉2,卵狀披針形,生無葉的果枝上,常4枚互動對生,榕果腋生或生於落葉枝上,或老莖發出的下垂枝上,陀螺形,熟黃色,直徑1.5-2.5厘米,散生側生苞片和粗毛,雄花生於其內壁口部,多數,花被片3,薄膜狀,雄蕊1;癭花無花被,花柱近頂生,粗短;雌花無花被,柱頭側生,被花果期6-7月。

採收加工

根、皮、葉、寄生全年可采,果實6~7月采,鮮品隨用隨采,或曬乾備用。

化學成分

葉含香柑內酯(bergapten),補骨脂素(psor-alen),β-香樹脂醇(β-amv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10一酮基二十四烷基花生酸酯牛奶樹鹼(hispidne),菲八氫並吲哚啶(phenanthroindolizidine),並含右鏇娃兒藤寧鹼[(+)-tylo.phorinine]。皮含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ylacetate),花生酸一10一酮二十四醇酯(10-ketotetracosylarachidate),3,6,7一三甲氧基菲並吲哚(3,6,7-trimethoxvnhenanthroindolizidine),牛奶樹鹼,三十烷醇乙酸酯(triacontanylacetate)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acetate)。根含無色矢車菊素一3-O-α-D一吡喃葡萄糖(leucocyanldin-3-O-α-D-glycopyranosyl)。

藥理作用

性味味苦、微澀,性涼。入水塔。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退黃,補土健胃。

主治

主治“攏案答勒”(黃疸),“攏泵”(水腫),“攏牛哈占波”(小便熱澀疼痛,尿路結石),“接短,魯短習些”(腹痛腹瀉,瀉下水樣稀便),“兵洞烘洞飛暖”(皮膚瘙癢,斑疹,疥癬,濕疹),“兵洞飛暖龍”(疔瘡痛癤膿腫),“阻傷”(跌打損傷),“攏梅蘭申”(風寒濕痹證,肢體關節酸痛,屈伸不利),“割魯了冒米喃農”(產後乳汁不下,缺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寄生15~30g;根30~50g;泡水服,果實、葉、樹皮各20g;根取汁5~7滴,或磨於米湯內服。外用:鮮葉適量,搗爛敷;根磨於米湯擦。

附方

1.治“攏案答勒”對葉榕根30g,大黃藤30g、定心藤20g,台烏20g,十大功勞30g,雲南五味子藤30g。煎湯內服。(景洪市傣醫刀新民驗方)

2.治“攏泵”,“攏牛哈占波”對葉榕寄生20g,膏桐寄生20g,攀枝花寄生20g,槐樹寄生20g。煎服。(西雙版納州傣醫院傣醫康郎臘驗方)

3.治“攏牛哈占波”對葉榕樹皮鮮汁適量。溫開水沖服。

4.治“接短,魯短習些”對葉榕果7個,葉7片,樹皮7張(約20g)。開水泡服。

5.治“兵洞烘洞飛暖”,“兵洞飛暖龍”對葉榕根適量。磨於米湯中內服、外擦。(3~5方出自景洪市名傣醫康郎侖驗方)

6.治“阻傷”,“攏梅蘭申”對葉榕鮮葉適量。搗爛,炒熱,包敷患處。(景洪市傣醫康郎甩驗方)

7.治“割魯了冒米喃農”對葉榕寄生15g。煎湯內服。(景洪市名傣醫康郎侖驗方)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壯藥】美得(寧明語),美霧(扶綏語):樹皮治痢疾《桂藥編》。
傣藥】麻勒蹦,麻勒泵(西傣):根、葉治腹脹,腹痛,跌打損傷《滇藥錄》。埋嚕半,罵勒蚌(西傣):鮮根用於風濕痛,跌打損傷;鮮葉外用於腹脹,腹痛(置沙中炒熱外包)《滇省志》。麻勒蹦(西傣):葉、根治腹脹,腹痛,風濕痛,跌打勞傷《版納傣藥》。麻勒蹦:根、葉用於腹痛腹脹,風濕痛,跌打勞傷《傣藥錄》。
基諾藥】革來剝:根或葉治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痢疾,風濕關節炎《基諾藥》。
瑤藥】剛扒通(昭平語),大牛奶,點滿咀蘭,銅黃座(金秀語):果實治產婦乳汁不通;樹液治白帶,白濁;根治白濁,白帶,乳汁不足,病後體弱,產後無乳《桂藥編》。牛奶本(ngunghnyorxndiangx):根及莖枝用於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婦女白濁,白帶,產後乳汁不通及病後體虛[80]。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植物簡介

對葉榕是一種普遍的本地原產常綠喬木,全株植物含有白色乳汁,常見於本港的郊野
對葉榕對土質的要求不高,在不同的土壤上也能生長。
辨別特徵 對葉榕的葉成對對生,是本地唯一擁有對生葉的無花果樹。葉片的葉質粗糙,葉面及葉背均披有堅硬的毛。葉的邊沿有小鋸齒,近葉端處鋸齒較多。對葉榕的果實為無花果,每年有四次果期。果實生長於主幹或枝條長而側生的嫩枝上,初時呈綠色,到成熟時轉為黃色。
知多一點點 對葉榕的果實,是樹林中雀鳥及其他野生動物的食糧,所以此樹對發展多樣化的動植物森林有很大的幫助。
當對葉榕的枝條折斷時,會流出白色如牛奶般的乳汁,所以又稱為「牛奶樹」。
對葉榕的根部樹皮、葉片和果實均可入藥。

植物特徵

全株 科屬 桑科
高度 可達5米
葉性 常綠喬木
枝幹 枝條於樹幹中部位置生出。幼枝非常散亂。當枝幹折斷或破損時,有白色乳汁流出。
樹皮 樹皮非常粗糙,有腫脹的小節。
葉 葉對生,單葉,呈闊橢圓形,長17至21厘米。
 葉端渾圓而突成一短小尖端,基部渾圓,邊緣有小鋸齒;葉質非常粗糙,葉面及葉背披有堅硬的毛。
 葉脈顯著,於葉背處更為明顯。
花花單性,細小,生長於中空的無花果內壁,每年有四次果期。
 雄花生長於近開口處,癭花(專供傳播花粉的小蜂幼蟲在其內生長)在其下。
雌花獨生在不同株的無花果內。
果 果為無花果,生長於主幹或枝條長而側生的嫩枝上。
 初時呈綠色,成熟時轉為黃色;表面披毛,有細小斑點及苞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