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城市中心公園

陽泉城市中心公園

陽泉城市中心公園位於山西省陽泉市桃河北岸,始建於1965年,公園總占地面積112254平方米,人工湖占地13866平方米,是由原兒童公園、城市中心廣場經過改造合併的大型綜合性公園,2011年更名為城市中心公園。公園按照功能劃分為科普文化娛樂區、植物展覽區、兒童活動區、安靜休息區、老人活動區、體育活動區和公園管理區等七個區域。

基本信息

公園沿革

陽泉城市中心公園陽泉城市中心公園
陽泉城市中心公園的前身是兒童公園,建於1965年,是一座以人工水域與植物觀賞為主,遊覽與休息相結合的綜合性公園。1983年,修建了公園牡丹園,建設了海輪樂園、海底世界、梨園閣、稚趣園、音樂噴泉、環宇雕塑等景觀設施。

1993年,華北最大的水上樂園,水上世界在兒童公園人工湖西側建成。水上世界占地11000平方米,水面積4502.41平方米,按遊客年齡劃分為老、中、青及兒童、幼兒等6個功能區,設有12個水上遊樂項目。可同時容納3000名遊客玩耍。水上世界的主要景觀成人滑梯,有高、中、低三組彩色玻璃鋼滑道,高度分別為12米、8.5米和5米,長度分別為40米、50米和30米,雄偉壯觀,驚險刺激,驚險吊索、人工造浪、神奇湧泉、兒童滑梯、水上轉椅等遊樂項目,新穎有趣。水上世界轟動華北地區,不僅我市民眾水上活動豐富多彩起來,就連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的遊客也聞訊前來遊玩。水上世界至2003年停止運行。

1999年,城市中心廣場建成,公園與廣場融為一體。2011年兒童公園與城市中心廣場合併,形成了綜合性公園“城市中心公園”。這座城市最早的休閒地,在歷史的發展中不斷創新,不斷探索,公園引進鬱金香花展後,這座城市中心的美麗公園更加具有了自然的和諧和人文的美。

2012年11月,陽泉城市中心公園Ⅱ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通過驗收。

避難場所

陽泉城市中心公園陽泉城市中心公園
2012年11月,陽泉市政府組織山西省地震局和陽泉市地震局、科技局、財政局、發改委等單位的有關專家對“陽泉市城市中心公園Ⅱ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項目進行驗收。陽泉市地震局和園林局對完成情況進行了匯報,驗收專家組進行了實地查驗,經質詢和討論,驗收專家組認為:“陽泉市城市中心公園Ⅱ類應急避難場所”符合《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場址及配套設施》(GB21734—2008)的設計要求,項目設施高於Ⅱ類避難場所建設的配置,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陽泉市城市中心公園Ⅱ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位於城礦兩區交界處,總占地面積112254平方米,有效面積67971平方米,可安置25000受助人員,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7平方米,地勢平坦空曠,易於排水、排污,安置災民,交通順暢,周邊可利用資源較多,空曠場地的分布能滿足人群疏散需求。

公園景觀

陽泉城市中心公園陽泉城市中心公園
城市中心公園按照功能劃分為科普文化娛樂區、植物展覽區、兒童活動區、安靜休息區、老人活動區、體育活動區和公園管理區等七個區域。有人工湖、水榭、曲橋、傘亭、長廊、八角亭、海輪公園、海底世界、梨園閣、稚趣園、網球場和門球場等景觀設施。
兒童活動區
兒童活動區位於公園的西區,兒童活動區的設施選擇了造型新穎、色彩鮮艷的活動器械。為保證兒童在遊戲時的安全,公園特針對兒童年齡結構,對適齡兒童和幼兒的遊戲器械劃分了區域,有稚趣園、海輪樂園、海底世界,周圍設定了可供遊人休息的座椅。在活動區之間,公園還搭配了各種無毒、無異味的花草。紅花綠葉的襯托之下,孩子們歡樂的笑臉更加可愛。
梨園閣
公園還在西區新建了仿古戲台———梨園閣,環境幽雅、風景宜人,我市戲迷協會也落戶在了公園。仿古戲台既為戲迷、票友表演交流提供了場所,又提升了公園傳統文化品位。每逢周末,戲迷匯集於此,登台演繹,成為了一處別致景觀。
科普文化娛樂區
科普文化娛樂區包括公園攝影基地、棋牌區、音樂區、展覽室等,市民的活動區一直延伸至東區的演藝廣場和音樂噴泉。在這裡,市民可以組織參加大型的文藝表演和民眾娛樂項目,為生活增添了樂趣。
體育活動區
體育活動區位於公園東區,在整齊規劃的活動區域內,健排舞、交誼舞、太極拳……市民們自發組織各種文體活動,吸引了數千愛好者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來。
安靜的休息區
安靜的休息區位於公園中部和人工湖湖畔長廊,該區建築設計素雅,有亭、榭、架、曲廊等園林建築,結合了自然風景,風格獨特。人們在工作之餘垂釣、散步、博弈、划船,回歸自然的心境讓緊張的神經放鬆了下來。
植物展覽區
植物展覽區位於公園的西區,劃分為牡丹園、桃花園、海棠園等,總計100餘種植物。公園春季鳥語抒情,夏季繁花似錦,秋季柔風送爽,冬季雪壓青松。城市中心公園將為市民打造一個集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最佳去處,遊人徜徉於此可盡情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愉悅和愜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