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是全國重點大學——陝西科技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與陝西斯卡雷 博德製衣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本科層次獨立學院。學院成立於2004年,是陝西省首批設立的八所獨立學院之一。鎬京學院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法治校,依規辦學,立德樹人,提高質量。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注重內涵發展,加快推進套用轉型和教育現代化;全面推進“三大工程”建設,加強兩個隊伍建設,落實教師一崗雙任,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保持英語教學特色,強化專業技能培養,完善就業實習實訓,推進競賽考證,注重文化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努力創建和諧文明和平安校園,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更多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本信息

辦學概況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是按照教育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創辦獨立院校的有關規定,經教育部專家組嚴格評審而批准成立的。是由陝西科技大學與陝西斯卡雷•博德製衣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舉辦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為本科層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畢業證書,實行獨立的財務核算。學院成立於2004年,是陝西省首批成立的獨立學院。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辦學理念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理念,將“簡約高效,追求卓越”確立為立校之本,強校之策。 學院坐落於西安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統一大道,捷運公交直達,機場火車近臨,交通便捷。學院南眺秦嶺,北臨渭水,東瀕灃河,占地面積548畝。建有教學樓、科技樓、實驗室、圖書館、學生宿舍、學生餐廳及標準田徑場等設施;建成數位化校園,校園網路高速暢通;校內實習工廠2個,校外實訓基地17個,各類綜合性實驗室57個,充分滿足各專業學生實驗課程教學需要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建立了完善的課堂教學,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把教育目標、人才培養、治校傳統和理性精神凝聚成合力,把建立鎬京學院先進大學文化放在首位,把培養學生“作風優良,能力突出,身心堅強”作為追求目標,把培養優良的學風作為學院各項工作的中心。關注和致力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和錘鍊學生的優良品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畢業時獲得國家承認的獨立學院本科畢業證書,可授予獨立學院具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士學位證書。

辦學層次

全日制四年本科,頒發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與其他普通高等學校一樣可獲得學士學位和報考碩士研究生。

辦學規模

2004年首批招生800人,以後逐年增加,至2010年在校學生達到8000人。

招生範圍

以陝西省為主,面向國內招收參加全國統一普通高考且分數達到本科最低錄取控制線(第三批本科)以上的考生。

辦學實力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由陝西科技大學領銜的一所獨立本科院校,投資方——陝西斯卡雷·博德製衣有限公司。規劃占地面積550畝,13棟大樓(其中宿舍樓占九棟,教學場所兩棟,圖書館一棟,食堂一棟),極盡簡約單調之美。構築了中國高校建築的奇景,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古拉格風格的生活空間。

專業設定

學院根據國家經濟趨向、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建設需要,進行學科建設和專業設定。現設會計學院、經濟貿易學院、電信工程學院、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醫藥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公共藝術教育中心)、青年幹部管理學院、鎬京書院、思政部、基礎部、外語部、體育部等12個二級教學單位。現設會計學、財務管理、金融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物流工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藥物製劑、英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播音與主持藝術、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等27個本科專業。

教學設施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現擁有現代化教學設備,有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實驗室、十個多媒體教室、5個語音教室。此外塑膠操場等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學院現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學生公寓7棟,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公寓為六人間,無獨立衛生間。擁有餐廳1個,面積5000平方米,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擁有室外活動場地5000平方米,其中籃球場六個、羽毛球館一個及一個塑膠足球場,滿足學生業餘時間的健身、娛樂等活動。
學院現有計算機1000多台,並於2017年8月底實現全院無線網路覆蓋,全面實現萬兆進校、千兆進樓、百兆到桌,隨時可以登上“信息高速公路”,檢索到國內外重要的教育、科技信息,可供教師上機學習、上網、計算機等級培訓,為教師開拓視野,提高綜合能力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依託陝西科技大學和鎬京教育產業集團的優勢資源整合配置,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已逐步構建了產學研相結合、科工貿為一體的全新獨立本科教育模式和專業學習實習基地。

師資隊伍

學院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事關全局發展的戰略地位,構建了一支以陝西科技大學著名教授、教學名師、教學標兵為核心,自己培養的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學有專長、經驗豐富”的專任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69人,其中著名專家教授56人,副教授77人。學院採取三項措施:①千方百計吸引陝科大優秀教師到鎬京學院把關任教②加強內部管理和分配製度改革,建立並完善激勵機制;③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選拔、培養、使用和提拔。一支朝氣蓬勃體現鎬京精神的優秀教師隊伍在發展壯大。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重視對全體教職工的培養與鍛鍊,定期在教職工里開展各項學習,讓每一位教職員工在努力工作中實現個人專業能力和業務素養的快速提高。學院的各項工作目標都按照最高水平去要求、按照最高標準去設計、按照最優的質量去實施。通過不斷地“追求卓越”,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正在造就一批體現著鎬京精神的優秀教師和管理隊伍。

辦學優勢

陝西科技大學將把優秀的師資、出色的學科和專業注入鎬京學院,進行全新、嚴格、規範的教育教學組織和管理,達到優質教育資源轉化為教育優勢。

培養模式科學

鎬京學院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堅持“重素質、厚基礎、強能力”的辦學思想,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教學體系,全面啟動鎬京學院大學生健身樹德計畫、基礎教育計畫、創新教育計畫、能力訓練計畫和優秀學生培養計畫,堅持因材施教、優才優育,實施“一專多能”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人才。

基礎設施完備

鎬京學院有設計新穎、建築宏偉的校園建築30萬平方米。計有教學樓、實驗實習樓、學生公寓、學生餐廳、圖書館、體育場館、藝術廣場和大型超市及其他配套設施。充分滿足學生學習和生活需要。學校的校園網已與Internet聯通,檢索到國內外重要的教育、科技信息。完備的基礎設施,為學生的茁壯成長,創造優美環境。

深造就業廣闊

鎬京學院加大基礎教學教育改革,將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若干門課程,採取聘請國內省內一流教學名師授課、創新教學模式、強化訓練等構築基礎教學課程教育體系和專業能力培養體系,為將來同學們繼續深造和就業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同時,學院在全國建立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為主的幾十餘家就業、實習基地,打造就業新平台。將以學生素質優秀、培養模式科學、專業特色鮮明,實現就業去向以大中城市及沿海發達地區為主的目標。陝西科技大學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豐富的校友資源將為鎬京學院的同學們未來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二級單位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信工一系
信工一系黨支部成立於2007年7月,隸屬中共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黨總支。現有黨員48名,其中教師黨員3名,學生黨員45名。現任書記劉紅科,組織委員劉磊,宣傳委員張振興。
信工二系
信息工程二系成立於2006年,下屬有網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業工程和服裝設計與工程等六個本科專業。我系教學基礎設施良好,建有UNIX、MCU、EDA、電路與系統、計算機網路和微機原理等總計七個實驗室。學生管理以班級為單位,共設有10個班級,學生總數將近500人。同時配有10位經驗豐富的班主任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我系各專業課程的教學輔導。
信工三系
經濟管理系成立於2004年。2006年原經濟管理系更名為經濟管理一系,並相繼增設經濟管理二系和經濟管理三系。經管一系主要負責04級、05級學生經濟學基礎課和該系各專業課程的教學輔導以及學生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
該系設會計學、市場行銷、行政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5個本科專業。教學基礎設施良好,建有模擬企業實驗室兩個。
學生管理以班級為單位,共設有13個班級,其中04級學生245人,05級455人。同時配有13位經驗豐富的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
該系在2007年六月份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成績突出。其中05級通過率達到了40%。同時獲得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英語四級突擊隊”的光榮稱號。
經管三系
經管三系創立於2007年。主要負責07級學生經濟學基礎課和該系各專業課程的教學輔導以及學生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
該系設會計學、市場行銷、行政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6個本科專業。有一支作風優良、能力突出、身心堅強的師資隊伍。學生管理以班級為單位,共設有9個班級,每班都配有認真負責的班主任助教一名。現有07級在校本科生596名。經管三系在學院簡約高效、追求卓越的校訓引導下,嚴謹治學、嚴肅管理。以學生為本,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人可我院的社會各界負責。堅持管理與教學並舉,重視培養學生專業素質、實踐能力以及自學能力的培養。為實現學院創建成為大眾化教育的知名品牌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外語系
外語系成立於2006年。下設大學英語教研室,外語專業教研室和科技英語教研室。大學英語教研室主要承擔全院所有非英語專業本科公共英語的授課任務,同時還承擔大量的英語考試輔導工作。英語專業教研室成立於2006年,目前已招收兩屆英語專業學生,有4個教學班,英語專業教研室主要承擔英語專業管理和教學工作。外語專業教研室還承擔著英語本科的課程設定,英語專業課的教學。科技英語是由“高等數學、計算機基礎、財務會計、個體經濟學、商務英語、管理學、物流工程、人力資源管理、第二外語(東語即韓語、日語)”等九門課程構成。是我院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大特色,開設科技英語旨在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套用和競爭能力。外語系在2007年度的大學外語四級強化中認真貫徹學校精神,認真總結,不斷創新,逐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05級四級一次通過率達36%,達到陝西省公辦院校中上水平。

取得成績

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注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突出育人為本、保持英語特色,加強專業教育、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全面加強教育教學基本建設,實施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與實驗室建設三大工程;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規範教學管理,強化質量監控,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英語四級通過率93%獨占鰲頭
鎬京學院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一次性通過率一直名列前茅,2016年,2014級1842名學生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有1566名同學超過425分,取得通過率85%的好成績,同時在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中,共有938名同學成績超過425分,六級通過率達到51%,續寫了鎬京學院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的輝煌歷史。與此同時,學院鼓勵學生參加國家級英語類競賽,我院在2016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中取得1個特等獎(全省所有獨立學院唯一獲此殊榮),15個一等獎的好成績,再次為我院的英語教學增光添彩。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標誌著鎬京學院的教學質量已躋身於全國先進的行列。
(2)數學大賽獲獎率85%彰顯卓越
我院學生參加各類大賽屢屢摘金奪銀,不論是學生的理論水平還是實踐能力都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在2016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院取得本科組全國二等獎1項,陝西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的優異成績,獲獎比例高達85%,在所有獨立學院中,學院的獲獎比例位居第一。同時在第七屆數學競賽(初賽)中取得了一等獎12項,二等獎19項,三等獎31項的好成績。
(3)職業資格獲證率80%能力突出
在加強理論課堂學習的同時,特別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鼓勵學生根據專業崗位需求考取各種職業技能證書,彰顯專業能力。學院與北京虎賁、北大青鳥、達內等資質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實戰經驗豐富的全國知名培訓機構及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進一步加強了我院實踐教學環節。2016年,2014級同學參與各類職業資格考試的人數約1800餘人,報考率達到91%,考試通過並獲得各類資格證書率達到80%。通過實踐實訓和資格證書考試,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縮短了書本知識與生產實際的距離,目前攻專業強技能的良好局面初現端倪。
(4)蘇滬實習率80%一馬當先
鎬京學院重視拓展辦學資源,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的機制,為學生搭建了良好的就業平台,從2011年開始至今,已有7690餘名學生憑藉其嫻熟的英語套用能力、紮實的專業技能、較高的綜合素質紛紛就職於蘇滬的外貿、金融、教育、服裝、軟體、信息技術等行業,深受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鎬京學院蘇滬實習實訓已形成較成熟的教育模式,在當前大學生就業極端嚴峻的形勢下,鎬京學院將學生就業觸角前伸至大三的實習,使學生實習實訓與就業有機結合,通過實習實訓增強專業技能,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市場能力,打造就業核心競爭力。2016年3月,2013級1190名學生在學院的精心組織下到上海、蘇州開始了“生存體驗”,截止到2016年6月,就業實習成功率達到80%。我院蘇滬實習實訓基地已經成為眾多企業求賢若渴的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1]
(5)學位授予率97%敢為人先
鎬京學院始終把教學作為學院的中心工作,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為能夠較好地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的同學授予學士學位證書,近三屆畢業生學位授予率均保持在97%以上。
(6)學生就業率93%人才輩出
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鎬京學院以上海就業實習實訓為切入點,回響社會需求,破解就業難題,走出一條高質量就業的創新之路,近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3%以上,目前2013級885名同學在上海平均月薪達到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年薪60萬。這是我院歷經十年改革,卓越人才培養質量的集中體現,更是鎬京學子奮發向上、學有所成、前程似錦的真實寫照。
(7)考研上線率15%名列前茅
鎬京學院錄取的三本學生,背負著高考失利的巨大壓力,承載著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滿懷著考研深造的拳拳之心,他們志存高遠,信心滿滿,發奮學習,經過鎬京大熔爐的千錘百鍊,終於美夢成真,近幾年,考研上線率一直穩定在12%以上,2016屆畢業生考研上線達到15%,名列同類院校前茅。

學校領導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董事長:呂明
董事長:呂明

呂明,男,漢族,1972年9月生,陝西鹹陽人,高級設計師,1992年畢業於蘇州大學。西安交大研究生,西安交大在讀教育管理學博士。1992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陝西斯卡雷?博德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2004年至今任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董事長。
1997年起先後擔任陝西省服裝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鹹陽市政協委員,陝西省政協委員。
陝西服裝藝術職業學院創辦以來,它以全新的辦學理念榮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社會力量辦學優秀(校)院長;新華社陝西分社跨世紀社會力量辦學“十大傑出人物”稱號;陝西省社會力量辦學“突出貢獻獎”;首屆陝西省鹹陽市“創業先鋒金獎”;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國家民辦高等教育“創業獎”。
副董事長:郭霄鵬
副董事長:郭霄鵬副董事長:郭霄鵬
郭霄鵬,男,漢族,1969年8月生,陝西省銅川市人,1993年7月參加工作,199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研究員,陝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在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石油大學項目管理專業學習,獲工程碩士學位。先後任西安石油大學機關黨總支書記兼黨政辦公室副主任,黨委組織部部長兼機關黨總支書記,校黨委委員、副校長。2015年4月起任陝西科技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講《教育學》、《教學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等課程,兼任西北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副秘書長。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10餘項;先後在《中國高等教育》、《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主編、參編《辦學思想與治校方略》等著作6部。獲陝西省教學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4項。副董事長:沈一丁
副董事長:沈一丁副董事長:沈一丁
沈一丁:男,漢族,1957年6月生,甘肅酒泉人。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12月參加工作。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78-1982在蘭州大學化學系學習,1982起在原西北輕工業學院基礎課部有機教研室任教師;1984-1987年在中國科技大學高分子物理專業攻讀碩士學位;1997-2000年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專業攻讀博士學位;1992年起先後擔任原西北輕工業學院基礎課部副主任、主任、化學工程系主任,黨委委員,曾榮獲陝西省第二屆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第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鹹陽市首屆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鹹陽市新長征突擊手、鹹陽市跨世紀青年帶頭人,1997年入選陝西省三五人才。2000年任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2005年3月任學校校長、黨委副書記。沈一丁還擔任陝西省化學學會常務理事長、教育部輕工與食品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精細高分子助劑及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製備及套用工作。
院長:賈爭現
院長:賈爭現院長:賈爭現
賈爭現,1954年12月生,臨潼區鐵爐街辦賈家村人,現任陝西科技大學教授、處長,兼任陝西省物流工程學會秘書長。
1974年9月參加工作,1977年7月入黨,西北輕工業學院機械系力學師資專業畢業,1978年2月-1982年元月在西北輕工業學院機械工程系力學師資本科專業學習;1982年到現在在原西北輕工業學院後陝西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任教。1991-1994年任教務處科長,1994-2003年先後任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院長;2003-2005年任陝西科技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2004-2007年任西安校區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2007年元月-2009年9月任國資處處長;2007年12月-2009年7月任西安職業技術學院院長;2009-2013年任基建處處長;賈爭現還擔任陝西物流工程學會秘書長,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發表科學研究及管理方面的學術論文近20篇,專著4部,其中專著《物流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由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初版,2009年再版,2013年10月將刊印第三版。賈爭在教學方面,主講《理論力學》《教材力學》《工程力學》《工程力學基礎》《彈性力學》;2001年後主要從事物流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1987年被評為講師,1994年晉升為副教授,2003年晉升為教授。在管理方面,從1991年起在該校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曾先後擔任教務處教學研究和教學行政科科長,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院長,發展規劃處處長。現任陝西科技大學基本建設處處長。
他在專著方面,曾主編《工程力學》,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他的專著《物流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2009年,該專注再版印刷,2010年,由他主編的《物流中心配送與管理》,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黨總支書記:劉運
黨總支書記:劉運黨總支書記:劉運
劉運,陝西富平人,碩士生導師,教授。1985年7月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物理系,同年入伍。1985年7月至1997年7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89750部隊工作。1999年7月轉業至陝西科技大學(原西北輕工業學院),在陝西科技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9年9月至2004年10月在理學院任教師,2004年10月任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助理,2005年12月任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2008年7月任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在電信學院任總支書記期間,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臨時主持電信學院行政工作。2013年10月起任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武裝部部長、學生處處長、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2016年4月至今任鎬京學院黨委書記。主要從事《大學物理》、《固體發光》等課程的教學和無機非金屬材料製備及發光、光催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獲陝西科技大學“教學標兵”榮譽稱號,主持和參與的教改項目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陝西科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主持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主持橫向項目多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黨總支書記:張衛平
黨總支書記:張衛平黨總支書記:張衛平
張衛平,男,1964年3月生,漢族,陝西大荔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2014年6月任鎬京學院黨總支書記。
1987年7月畢業於原西北輕工業學院皮革工程本科專業並留校工作,先後在"刊授大學"、出版社籌備處工作,1990年9月調教務處工作,先後任招生辦副主任、主任;2005年9月-2000年5月任教務處副處長兼招生辦主任;2000年6月-2003年3月任陝西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鹹陽)院長;2003年4月-2006年12月任國資處處長,其間,2004年9月-2006年12月兼任西安校區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2007年1月-2010年5月任後勤集團總經理;2010年6月-2014年5月先後任校工會常務副主席、主席併兼任機關黨委書記;2014年6月至今任校工會主席、鎬京學院黨總支書記。
在校工期間,曾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幹部,2014年7月,被陝西省高教工委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常務副院長:李立
常務副院長:李立常務副院長:李立
李立,男,漢族。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
生於1948年1月8日,1978年1月作為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制度後的第一屆大學生,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時稱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紅外技術專業,1982年1月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專業教員、校團委副書記、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校黨委常委、校黨委宣傳部長,1990年起任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期間於1997年參加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籌備工作,任籌備工作辦公室副主任,1998年至2000年,任中紀委駐電子工業部副局級紀檢員、監察部駐電子工業部監察局副局長,2002年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2008年因年齡原因退休,退休後在西安外事學院工作5年,歷任執行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院長。
工作期間,曾被陝西省委教育工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陝西省委評為優秀宣傳幹部、領導幹部理論學習先進個人、優秀黨務工作者,2006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評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
工作期間,主持或參與的四項教學成果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常務副院長:張義明
常務副院長:張義明常務副院長:張義明
張義明,男,漢族,現年61歲,三級教授,江西撫州廣昌縣人。1974年4月參加工作,先後當過農民(知青)、工人、大學教師,1976年底參加中國共產黨,陝西理工大學經法學院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陝西省政協委員、漢中市人大代表,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漢水文化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陝西省省級高校教學名師,陝西省社科聯委員。享受陝西省三秦人才津貼。
1982年1月畢業於陝西理工大學(原漢中師範學院)化學學院化學教育專業,獲理學學士。從1991年開始,先後擔任過學工部部長、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辦公室主任、教務處黨總支書記、院長助理等職務。2001年底任陝西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2009年7月任黨委書記,2016年7月因年齡原因退出領導崗位。
多年來,一直從事高等教育研究與管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體系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等中、省項目多項,獲陝西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等。先後主編了《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師德簡論》等著作10餘部。其中,主編的《中國傳統文化精要》一書於2013年獲陝西省十大科普優秀作品獎、2014年獲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讀物獎。本人先後發表論文50多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資料報刊全文收錄或索引。副院長:俞從正
副院長:俞從正副院長:俞從正
俞從正,男,1946年生,江蘇揚州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陝西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1970年參加工作,1993至1994年受國家教委公派,在澳大利亞科學院(CSIRO)做高級訪問學者;一直從事皮革工程及環境保護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發表論文三十多篇,著作三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項,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項。
長期在第一線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94至2003年任陝西科技大學原皮革工程系主任,後皮革工程學院院長兼黨總支書記,具有較豐富的高等教育基層管理工作的經驗,1997年被授予中國輕工總會先進工作者。
現擔任的社會工作有:中國皮革、皮革科學與工程、北京皮革等雜誌編委;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科技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環境科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副院長:呂超
副院長:呂超副院長:呂超
呂超:男,1968年生,陝西鹹陽人,大學本科。1990年參加工作。1993年—2001年在陝西服裝進修學院任副院長;2002年至2004年5月任陝西服裝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兼任陝西斯卡雷博德製衣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具有強烈的開拓精神,高超的企業經營能力,善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全局,將企業做大做強;熟悉高等教育規律,具有豐富的發展和管理高等教育的經驗,為陝西高等教育發展做出成就,1998年被授予陝西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稱號。
副院長:南社社
副院長:南社社副院長:南社社
南社社:男,漢族,1958年出生,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2011.9月至今任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副院長。
1978年2月入伍,1991在部隊院校任講師、電子教研室主任;1992年授予專業技術少校軍銜;1994年轉業到西北輕工業學院,1994年-1996年任電教中心副主任、工程師;1996.10月—2000.8月任陝西科技大學印刷廠廠長;2009.9月—2005.5月任陝西科技大學人事處副處長、人才交流中心主任;2004.7月—2011.8月任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院辦主任、人事處長、財務處長;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經驗,結合工作實際先後起草制定管理制度、檔案60多篇,公開發表論文8篇,主要有加強就業指導適應市場經濟》、《陝西高校人才流失問題新思考》,《知識經濟與高校企業的技術新》等,曾在《東南亞經濟與中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學術交流會》上獲優秀社科論文一等獎。
社會兼職:陝西省人才交流協會理事;教育部信息化理事。
副院長:郭國法
副院長:郭國法副院長:郭國法
郭國法:男,漢,196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教授。2011.9月至今任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副院長。
1986.7月~1991.8月西北輕工業學院,電氣學院,任教;1991.09~2004.05,陝西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從事教學、管理;2004.7~2011.8任鎬京學院教務處處長、招生就業辦主任,具有較豐富的高等教育教學及管理經驗。
2005年出版陝西省21世紀高等教育獨立學院規劃教材《電路基礎》(副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並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核心論文7篇,EI收錄2篇。2006年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主持的陝西省教改項目《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探索》、陝西省教改研究課題《以打造大學生套用能力為核心的普通高校課程測試體系的構建與探索》(主持)、《凝練辦學特色,提升辦學質量,創建獨立學院知名品牌的實踐與探索》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獨立學院先進大學文化的建立與機制創新》、教育部I08-3號項目《高職高專理論教學質量監控與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2002年“陝西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研究項目《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改革、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目前均已結題。
在研項目有陝西省2008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科技攻關)《無公害果蔬綜合技術開發及示範基地建設》2010年3月獲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教學名師。在擔任鎬京學院教務處長期間,大膽進行教學改革,鎬京學院的英語四級一次性通過率(二年級結束)為93%,位列全陝西各大高校的第2名。考研上線率30%,位於陝西省獨立學院領先水平。

國際合交流

(1)校企共育探索產學研發展之路
學院重視拓展辦學資源,大力推進合作辦學與合作育人。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途徑,加強與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社會團體(學會)等機構聯繫,堅持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全力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辦學模式。學院先後與上海360搜尋、上海新邦物流、蘇州中鱸科技等百餘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就業實習實訓基地協定。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學院與鹹陽新興工業園等一大批企業簽訂了合作辦學的協定。
學院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與企事業單位共建校內外教學資源,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教學資源。學院與上海新邦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物流信息系統實訓中心”,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共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實訓中心,與陝西億兆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4G網路最佳化實驗室”,與中國電信鹹陽分公司合作建設通信實驗室等等。
(2)國際交流開拓走出去發展戰略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堅持開門辦學的理念,通過各種途徑,實行“走出去”戰略,不僅教師通過參觀訪問、研修、培訓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科研的合作,而且學校還同紐西蘭坎特博雷大學、梅西大學、林肯大學、波蘭華沙大學、華沙工業大學、波茲南設計學院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係,在校學生可通過自主參與我院開展的校際合作項目到國外大學學習交流,學分互認,在達到雙方高校畢業要求後,獲得雙方高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