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書法

阿拉伯書法

阿拉伯書法,即Arabian calligraphy,是伊斯蘭時代的阿拉伯文字書寫藝術,起源於手抄本的《古蘭經》。阿拉伯書法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字型繁多。一般認為,11世紀是劃分阿拉伯書法時期的界線,之前為古體時期,之後為新體時期。它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藝術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阿拉伯人民用智慧為人類文明創造的精神財富。

阿拉伯書法阿拉伯書法
阿拉伯書法(al-khatt al-‘Arabi):伊斯蘭藝術表現形式之一。是在伊斯蘭創傳前後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阿拉伯文書寫藝術形式。它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藝術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阿拉伯人民用智慧為人類文明創造的精神財富。

阿拉伯書法的形成

阿拉伯書法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原阿拉伯半島各部落有各自不同的方言,未形成統一的阿拉伯文字。4世紀初葉,阿拉伯人在各種不同方言的基礎上,採用奈伯特文字來充實、改進自己的新字型。蒙昧時期詩人們將自己用藝術手法書寫的詩歌如《懸詩》帶到集市進行宣揚,從而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發展。當時,阿拉伯書法分為北部和南部書法兩種。前者系指塔達穆爾、豪拉山地區,其形式多呈圓滑清秀、瀟灑飄逸之狀。主要用於快速記錄,史稱軟體、草體、盤曲體,亦即早期的“納斯赫”體(Naskh,即謄抄體)。後者指南部葉門一帶的書法,其形式多為有稜有角,雄健豪放,安穩周正。主要用於重要事件的記載與整理,史稱硬體、希木葉體、稜角體,被認為是阿拉伯文字的正宗字型。 7世紀初,伊斯蘭教傳播後,以古萊什族語言為主的《古蘭經》的語言無疑使阿拉伯語地位榮升,而成為整個阿拉伯人通用的語言。《古蘭經》的書寫遂成為當務之急。《古蘭經》中有100多處強調了書寫的重要性,如經文曰:“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是最尊嚴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96:3~5)。穆罕默德也十分重視書寫。白德爾之戰以後,他曾命令每個有文化的俘虜必須教10個穆斯林學習讀與寫。以後,他還用“庫法”體(一說書信體)致函鄰國君主及各部落酋長,勸其歸信伊斯蘭教。穆罕默德為了以優美的書法記錄書寫《古蘭經》,他鼓勵改進書法,美化字型。由於伊斯蘭教義禁止繪畫動物和偶像,而為了美化和裝飾環境,一種為信仰所鼓舞的書法藝術遂受到歷代哈里發的重視。哈里發歐麥爾效法先知關心書法,繼續同文盲作鬥爭。奧斯曼為輯錄和書寫《古蘭經》作了大量的工作;阿里則強調:“好的書法,會使真理更明晰”。伍麥葉王朝時期,阿拉伯書法更加受到重視。最初盛行庫法體,之後納斯赫體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被認為是當時最規範、最優美、最容易認讀的書法體。這一時期,著名書法家首推古特白·穆哈蘭(?~770),著有《將大地人類融入阿拉伯書法》一書。他擺脫了傳統書法的約束,提出了創新的灼見,為後來阿拉伯書法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阿拔斯王朝時期,阿拉伯書法隨著伊斯蘭文化的繁榮而達到鼎盛時期。首都巴格達被視為阿拉伯書法之都,號稱書法“三傑”的伊本·穆格萊(866~940)、伊本·巴瓦卜(? ~1022)和雅古特·穆斯泰爾綏姆(?一1298)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伊本·穆格萊素有“書聖”之稱,因書法出眾曾得到哈里發穆格泰迪(1057~1094)的賞識,出任宮廷大臣。他制定了“納斯赫”體、“蘇魯斯”體(Thulth,即三一體)的書法原則,予以規範、定型,大大超過了前人的風格。伊本·巴瓦卜則繼承並進一步完善了伊本·穆格萊的書寫原則,使之更趨規範化、藝術化,故被譽為“安拉在大地上的筆”。雅古特·穆斯泰爾綏姆更是技藝超群,被視為“書法家的朝向”(即楷模)。他的書法細膩雋秀,裊娜多姿,超出前代名師而獨樹一幟,其書體以其名字命名,稱“雅古特體”(al-Khatt al-Yaquti)。此外,還出現了“萊哈尼”(al—Rayhani,以書法家之名命名的一種書體)、“迪瓦尼”(Diwani,即公文體)、“盧格爾”(Ruq‘,即行書)等書體,均系這一時期書法家們創立的新書體。此後,阿拉伯書法由於得到各地區、各王朝穆斯林君主的重視而在伊斯蘭世界繼續發展。埃及的法蒂瑪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時期,大力提倡發展阿拉伯書法藝術,並開設了許多專門教授書法的學校、書院,因而書法人才輩出。如宰因丁·舍爾巴尼·本·穆罕默德(?~1424)和阿卜杜·本·沙伊格(?~1439)就是埃及歷史上著名的書法明星。奧斯曼帝國對阿拉伯書法藝術亦頗為重視,使這門藝術在土耳其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和升華。16世紀被尊為土耳其“書壇泰斗”的哈姆杜拉·瑪西和曾經在麥地那聖寺中留下筆跡的阿卜杜拉·宰赫迪(?~1878),即是土耳其最傑出的書法大師。近現代以來,以土耳其的哈米德·阿梅迪(1891~1981)和伊拉克的哈希姆·穆罕默德(1917~1973)為代表的兩位書法巨匠,代表了20世紀阿拉伯書法的最高水平,其墨寶被視為阿拉伯和伊斯蘭書法藝術的珍品。在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馬格里布、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阿拉伯書法藝術也出現了百花齊放、爭雄鬥豔的局面。有些阿拉伯書法的變體與流派,也在某些國家盛行。中國穆斯林在伊斯蘭教傳入後的近千年歷史中,將漢字書法融入阿拉伯書法藝術中,創造了具有中國風格的阿拉伯文書法藝術,如毛筆體字、仿漢草書、經字畫等,為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藝術譜寫了新曲。

阿拉伯書法的特點

(1)按其書體的不同及每個字母和每個詞在語句中的位置,即詞首、詞中、詞尾和句首、句中、句尾而有不同的寫法。其中有些字母如:“卡夫”(Kaf)、“倆目、艾里夫”(Lam Alif)、“哈烏”(Ha’)、“努尼”(Nun)等變化多,差別大,是點綴或增加書法花樣的多體字母。

(2)由於書體不同,書寫各類書體的字母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可寬可窄,可曲可直,各執其能,起著協調書體鬆緊、行距的作用。

(3)從右向左,是書寫阿拉伯字母的正規方向。但在書法藝術上,除以此為主外,還可使用從上到下、從下至上、上下交錯、左右交叉的寫法進行組合。

(4)在造型藝術上,利用字型的不同特點、形態和規則,可組成各種造型藝術字。如花押型、對仗型以及各種象形字、藝術字等。

(5)在書法的字型行間適當添加一些有關的音符、字母、特定標誌,以協調書法的布局,襯托其字型的立體感。但書寫《古蘭經》冊本時,不用此法。

(6)裝飾藝術是阿拉伯書法的孿生姐妹,沒有裝飾,不能稱為完善的書法藝術,這在《古蘭經》的書寫和清真寺的建築中尤為突出。現代阿拉伯書法藝術的創作、美化與套用,更是離不開裝飾。

(7)書寫阿拉伯書法的筆與一般的筆不同,一般由書寫者因地制宜、自編自製。有竹筆、葦筆 、葉柄筆、草莖筆、麻桿筆、木板尼龍筆等。不同的筆,能寫出不同的字型。它是阿拉伯書法的重要工具。

阿拉伯書法的用途和實用價值

阿拉伯書法的用途和實用價值極為廣泛,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用於書寫《古蘭經》和伊斯蘭先賢的名言佳句。從伊斯蘭教創傳至今的14個世紀,一切版本的《古蘭經》字型,均為手抄,這在書法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2)用於伊斯蘭建築裝飾,如清真寺凹殿、牆壁、樑柱、門廳等均飾以經文書寫藝術,或彩繪,或雕刻,給人以莊嚴、肅穆、華麗之感。此外,錢幣鑄造、墓碑雕刻、拱北修繕,也運用阿拉伯文書法表現其魅力。

(3)用於書寫哈里發、素丹宮廷的敕令、文告、以及重要文獻、契約、慶典賀詞等,一般由書法家專司。

(4)用於書寫國家機關、學校、商店、工礦企業的牌匾,各類書籍、報刊、影視戲劇的標題與廣告,各種藝術性展覽,會場布置,工藝品裝飾等,以美化環境,美化生活。

(5)在現實生活中,阿拉伯書法藝術更是走進了穆斯林的千家萬戶。各種飾有阿拉伯書法的掛氈、銅盤、陶瓷、琺瑯、貝殼備受歡迎。中國穆斯林創造的經字畫,用中堂、對聯等形式裱褙裝幀,甚為中外穆斯林所喜愛,成為中阿文化交匯融合的象徵。

伊斯蘭的書法藝術

伊斯蘭教的信仰是禁止偶像崇拜的,不允許圖繪任何人類或動植物的形象,因此在這個世界中沒有那類藝術家可以享受到比書法家更高的社會地位了。據說筆是真主創造出來的第一件物品。阿拉伯文字被認為是神聖的,是真主賜予人們《古蘭經》時所使用的媒介。

職業書法家不斷抄寫《古蘭經》的副本,但他們也從事其它各項工作:例如為政府起草檔案,為圖書館抄寫書籍,設計美術字來裝飾清真寺的尖塔、宮殿和陵墓。

阿拉伯文字是從右往左書寫的,而且沒有大寫。根據所使用的風格,有盤曲體和稜角體兩種字型,盤曲體尤其複雜,只有最精通此道的人才能完成。志向遠大的書法家為掌握技藝會跟隨一位導師進行若干年的學習。他們摹寫一頁又一頁的紙張,努力練習寫出完美又協調的字母,同時學習如何使用靛籃、指甲花、煤灰和阿拉伯樹膠來製作染料。老師通常也教授如何準備書寫用的紙張:通常用一塊石頭,最好是用瑪瑙,將紙磨光後鑲上精美的邊線。老師傳授的最重要的秘訣是如何用蘆葦桿來削制筆尖。筆是非常珍貴的,以至於有些書法家帶著他們最好的筆下葬,另一些則把自己最喜愛的筆留給下一代。

現代阿拉伯書法已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書法藝術體系之一,其發展的深度與廣度都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所不能比擬的。各種國際性的書法研討會、展覽會、大獎賽等時有舉辦,以切磋技藝,交流成果。一批批帶有時代色彩的阿拉伯書法新秀應運而生,他們師古創新,各顯神通,使阿拉伯書法重放異彩,蔚然生輝。阿拉伯書法的種類、形體紛繁多樣,被廣泛推崇和使用的書法體就有10餘種,即納斯赫體、蘇魯斯體、庫法體、波斯體盧格爾體迪瓦尼體、迪瓦尼,傑利體、馬格里布體、萊哈尼體、伊扎宰體,還有各種花押字、對仗字、藝術字、象形字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