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可強

阮可強

阮可強(1932.12.19—2017.04.29)反應堆物理、核安全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籍浙江省慈谿市,出生於上海市,1950年至1951年於清華大學學習,畢業於莫斯科動力學院。 曾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環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核學會副理事長。曾任國家“863”計畫能源領域第三屆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 2017年4月29日0時33分在北京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5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阮可強 阮可強

阮可強 ,掌起鎮裘市蔣家橋人,1932年12月19日出生於上海。

1950年進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

1951年至1958年在蘇聯學習,畢業於莫斯科動力學院。

大學畢業後至今一直在核工業部門工作。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環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核學會副理事長。曾任國家“863”計畫能源領域第三屆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

2017年4月29日0時33分在北京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5歲。

主要貢獻

阮可強長期在反應堆物理和核安全領域從事研究、設計工作,負責過多個反應堆的物理研究、設計項目,負責核設施的臨界安全研究、設計和審查工作。負責核潛艇壓水堆物理計算,研究解決了堆芯熱中子空間能量分布的精確計算問題。負責完成了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應堆的建造和物理啟動,為我國快堆研究的起步奠定基礎。作為物理設計負責人研製成功微型反應堆,獲198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核工業中鈾同位素分離、乏燃料後處理、燃料元件製造、鈾鈽冶煉加工等十幾個重要工廠的設計、投產、運行,解決了大量的臨界安全問題。

一直在反應堆物理和核安全領域從事研究、設計工作,負責過多個反應堆的物理研究、設計項目,以及核設施的臨界安全研究、設計和審查工作。負責完成了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應堆的建造和物理啟動,為我國快堆研究的起步奠定基礎。作為物理設計負責人研製成功微型反應堆。為核工業中鈾同位素分離、核燃料後處理、燃料元件製造、鈾鈽冶煉加工和核電站等多個重要工廠的設計、投產、運行,解決了大量的臨界安全問題。198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論文著作

發表的主要論文及著作有《反應堆時空動力學的一個新方程》、《利用熱中子分離方法的三維節塊法》、《故障樹分析中的不交和展開》和《中子碰撞幾率方法及其套用》等30多篇。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