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報欄

閱報欄

閱報欄是一些地方的“精神陣地”,在建設文明、和諧社會中能發揮宣傳教育作用。人們通過這塊“陣地”,能掌握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保健等多方面信息。對從事生產經營的家庭來說,從這些“陣地”可以獲取許多有價值的致富信息,或者成為家庭致富的信息源和了解市場行情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有利於豐富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人們的法制觀念、道德境界和文化素質。而有些地方的閱報欄無人管理,報紙得不到及時更新,有的報紙是幾天前的甚至十幾天前的,失去了“精神陣地”的作用。

閱報欄閱報欄
閱報欄是一些地方的“精神陣地”,在建設文明和諧社會中能發揮宣傳教育作用。人們通過這塊“陣地”,能掌握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保健等多方面信息。對從事生產經營的家庭來說,從這些“陣地”可以獲取許多有價值的致富信息,或者成為家庭致富的信息源和了解市場行情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有利於豐富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人們的法制觀念、道德境界文化素質。而有些地方的閱報欄無人管理,報紙得不到及時更新,有的報紙是幾天前的甚至十幾天前的,失去了“精神陣地”的作用。

形象定位

外觀精美,富有現代特色,夜晚亮化成為城市獨特美景。
閱報欄燈箱廣告;全面提升企業的形象、知名度以及美譽度,是企業營造品牌的良好載體。

功能定位

閱報欄閱報欄
提升城市文化氛圍。方便市民的閱讀。
閱報欄廣告無可比擬,全市惟一。
該市惟一成為品牌化的戶外媒體。
第一家“主動吸引”的戶外媒體,突破以往衡量戶外媒體“人流量”、“車流量”的範疇。
閱報欄內張貼廣告位,為企業提供便利型信息的小型廣告,同時是我市第一例可以提供直接促銷服務的戶外媒體。
閱報欄燈箱廣告,理想的商業信息宣傳空間,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前眾生像

閱報欄閱報欄
每天要N次經過閱報欄。這樣的閱報欄生活區有三處,孩子們喜歡玩健身器械,大人們則喜好聚在報欄前,談論國事家事天下事。
兒時記憶中的報欄,是竹跳板紮成的,鋪天蓋地的大字報;學生時期記憶中的報欄,是木頭作成的簡陋框架,只有兩大報《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及省、市報,參加工作後,報欄開始擴大,最時髦的報是《參考訊息》,再後來,報欄的材料由木質變成塑鋼,又變成不鏽鋼,報紙也由單純的黨報到增加各種晚報。
報欄曾經是人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曾幾何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閱報欄,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報欄正在人們的視野中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廣告牌。誠然,現在幾乎家家都有電視機,還有許多家庭上了網際網路,獲取各種信息的渠道多了,但報紙在短時期內是無法被其他媒體(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所取代的。報紙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工具,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報欄的作用也就不可低估。報欄通常張貼著從中央到地方到行業的各種各樣的報紙,能給讀者非常豐富的信息。閱報欄是我們掌握政策法律,學習科技知識,了解市場信息的好地方。報欄的逐漸消失,一方面說明時代在進步,生活水平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各級領導重視程度的輕重。重視的地方,閱報欄里的報紙天天換,看報紙的人也必然多,而且此地麻將館相對較少;不重視的地方,閱報欄里的報紙十天半月難得換,有些一年半載也不換,閱報欄要么灰頭土臉、要么破爛不堪,更有甚者,乾脆拆了閱報欄,這樣的地方麻將館一定很多。
只要報紙還存在,願報欄繼續是人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推開窗戶,我總喜歡習慣性地往樓下搜尋。其實樓下也沒什麼特別的景致,顯眼的只是一棵梧桐樹,還有梧桐樹旁的一個閱報欄。在樓上,閱報欄里的內容我自然是看不到的,能看清楚且讓我樂看不疲的只是閱報欄前的一群老人。準確地說,我習慣性地搜尋的正是這群老人

回憶

閱報欄閱報欄
每天清晨,總有人在固定的時間裡對閱報欄除舊布新。但通常在布新之前就已經有晨練結束的老人們,或拿著晨練器械,或提著剛買的新鮮蔬菜守候於此了。這是老人們為了搶占有利地形,邊“複習”昨天的內容邊等待今天的新聞以滿足其先睹為快的需求。閱報欄里的報紙,通常就是《人民日報》、《湖北日報》、《宜昌日報》、《三峽晚報》等從中央到地方的“黨報”、商報,讀報人把從這裡了解到的家事國事天下事帶進家庭、帶進他們所在的社區

初升的朝陽把梧桐樹、閱報欄還有閱報人靜靜的影子拉得長長的,給這喧囂的城市、繁忙的街道、擁擠的車流人流帶來了一片安寧。讀報的老人們一般不對報紙指指點點,即時評論,而是你看你的,我看我的,各尋所需,各有其樂,各得其所。老人們大多戴著老花眼鏡,離報欄近的,就用手指指著閱讀的地方緩緩地移動,離報欄遠的,就站在別人身後眯著眼看,他們或抱著胸,或叉著,或背著手,看高的地方,就腳尖著地伸長脖子,看低的地方,就索性蹲下來,擠了,自覺地挪一下,累了,伸伸腿扭扭腰活動活動。

閱報欄閱報欄
每次看到老人們的這種沉靜與執著,我心頭總是會湧出一種感動。說真的,和心浮氣躁,看報只看標題的年輕人相比,他們才是真正的讀報人。他們不是我們一目十行只看個大概走馬觀花式的那種簡單瀏覽,而是盯住報紙,一字一字地“讀”,一句一句地“”,一段一段地“嚼”,心無旁騖,全神貫注,步步為營。看到精彩處,他們會自言自語,面帶笑容,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在文章的上下左右來回搜尋,玩味動人的一刻;看到不好的訊息,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輕輕一聲嘆息,悄悄抹一抹盈滿淚水的眼睛,再緩緩轉到其他的欄目。

老人們在樓下讀報,我站在樓上看讀報的老人們。他們收穫的是報紙上的新聞與知識,我收穫的是從老人們身上悟出的精神與感動。“有一天我老了,或許就是讀報老人中的一員吧。”我常常這樣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