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MRP

閉環MRP

閉環MRP是在物料需求計畫(MRP)的基礎上,增加對投入與產出的控制,也就是對企業的能力進行校檢、執行和控制。閉環MRP理論認為,只有在考慮能力的約束,或者對能力提出需求計畫,在滿足能力需求的前提下,物料需求計畫(MRP)才能保證物料需求的執行和實現。在這種思想要求下,企業必須對投入與產出進行控制,也就是對企業的能力進行校檢和執行控制。在物料需求計畫執行之前,要由能力需求計畫核算企業的工作中心的生產能力和需求負荷之間的平衡情況。在閉環MRP之後,又發展出製造資源計畫(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簡稱(MRP-II)。


概述

閉環MRP閉環MRP
60年代時段式MRP能根據有關數據計算出相關物料需求的準確時間與數量,但它還不夠完善,其主要缺陷是沒有考慮到生產企業現有的生產能力和採購的有關條件的約束。因此,計算出來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設備和工時的不足而沒有能力生產,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無法生產。同時,它也缺乏根據計畫實施情況的反饋信息對計畫進行調整的功能。
正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MRP系統在七十年代發展為閉環MRP系統。閉環MRP系統除了物料需求計畫外,還將生產能力需求計畫、車間作業計畫和採購作業計畫也全部納入MRP,形成一個封閉的系統。
(Closed Loop MRP)在MRP系統的套用中,需要人工介入較多。此外,MRP系統沒有涉及車間作業計畫及作業分配,這部分工作仍然由人工補足,因此也就不能保證作業的最佳順序和設備的有效利用。為了解決上述的矛盾,80年代初,MRP由傳統式發展為閉式的MRP,它是一個結構完整的生產資源計畫及執行控制系統。
圍繞物料需求計畫而建立的系統,包括生產規劃、主生產計畫和能力需求計畫與其它計畫功能。進一步地,當計畫階段完成並且作為實際可行的計畫被接受以後,執行階段隨之開始。這包括投入/產出控制、車間作業管理、派工單以及來自車間及供應商的拖期預報。“閉環”一詞所指的,不僅包括整個系統的這些組成部分,並且還包括來自執行部分的反饋信息,目的在於使計畫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有效。
閉式MRP將是一個集計畫、執行、反饋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它能對生產中的人力、機器和材料各項資源進行計畫與控制,使生產管理的應變能力有所加強。這時物料需求計畫MRP的實施,使未來的物料短缺不是等到短缺發生時才給予解決,而是 事先進行計畫,但是只有優先計畫還遠遠不夠,因為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還是無法生產,MRP所輸出的生產和採購計畫信息若沒有傳送至車間和供應商那裡,這些計畫一點價值也沒有。所以必須增加生產能力計畫,生產活動控制、採購和物料管理計畫三方面的功能。

原理

閉環MRP閉環MRP
MRP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有一個現實可行的主生產計畫。它除了要反映市場需求和契約訂單以外,還必須滿足企業的生產能力約束條件。因此,基本MRP系統進一步發展,把能力需求計畫,執行及控制計畫的功能也包括進來,形成一個環形迴路,稱為閉環MRP。閉環MRP為一個完整的生產計畫與控制系統。
在閉環MRP系統中,把關鍵工作中心負荷平衡稱為資源需求計畫,或稱為粗能力計畫,它的計畫對象為獨立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主生產計畫;把全部工作中心的負荷平衡稱為能力需求計畫,或稱為詳細能力計畫,而它的計畫對象為相關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車間。由於MRP和MPS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繫,所以資源需求計畫與能力需求計畫之間也是一脈相承的,而後者正是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計算的。

過程

閉環MRP閉環MRP
整個閉環MRP的過程為:企業根據發展的需要與市場需求來制定企業生產規劃;根據生產規劃制定主生產計畫,同時進行生產能力與負荷的分析。該過程主要是針對關鍵資源的能力與負荷的分析過程。只有通過對該過程的分析,才能達到主生產計畫基本可靠的要求。再根據主生產計畫、企業的物料庫存信息、產品結構清單等信息來制定物料需求計畫;由物料需求計畫、產品生產工藝路線和車間各加工工序能力數據(即工作中心能力,其有關的概念將在後面介紹)生成對能力的需求計畫,通過對各加工工序的能力平衡,調整物料需求計畫。如果這個階段無法平衡能力,還有可能修改主生產計畫;採購與車間作業按照平衡能力後的物料需求計畫執行,並進行能力的控制,即輸入輸出控制,並根據作業執行結果反饋到計畫層。因此,閉環MRP能較好地解決計畫與控制問題,是計畫理論的一次大飛躍(但它仍未徹底地解決計畫與控制問題)。

特點

閉環MRP的特點是:
1.主生產計畫來源於企業的生產經營計畫與市場需求(如契約訂單等)。
2.主生產計畫與物料需求計畫的運行(或執行)伴隨著能力與負荷的運行,從而保證計畫是可靠的。
3.採購與生產加工的作業計畫與執行是物流的加工變化過程,同時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與產出過程。
4.能力的執行情況最終反饋到計畫制定層,整個過程是能力的不斷執行與調整的過程。

能力需求計畫

閉環MRP閉環MRP
(1)資源需求計畫與能力需求計畫
在閉環MRP系統中,把關鍵工作中心的負荷平衡稱為資源需求計畫,或稱為粗能力計畫,它的計畫對象為獨立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主生產計畫;把全部工作中心的負荷平衡稱為能力需求計畫,或稱為詳細能力計畫,而它的計畫對象為相關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車間。由於MRP和MPS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繫,所以資源需求計畫與能力需求計畫之間也是一脈相承的,而後者正是在前者的的基礎上進行計算的。
(2)能力需求計畫的依據
①工作中心:它是各種生產或加工能力單元和成本計算單元的統稱。對工作中心,都統一用工時來量化其能力的大小。
②工作日曆:是用於編制計畫的特殊形式的日曆,它是由普通日曆除去每周雙休日、假日、停工和其它不生產的日子,並將日期表示為順序形式而形成的。
③工藝路線:是一種反映製造某項"物料"加工方法及加工次序的檔案。它說明加工和裝配的工序順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項時間定額,外協工序的時間和費用等。
④由MRP輸出的零部件作業計畫。
(3)能力需求計畫的計算邏輯
閉環MRP的基本目標是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因此在編制計畫時,總是先不考慮能力約束而優先保證計畫需求,然後再進行能力計畫。經過多次反覆運算,調整核實,才轉入下一個階段。能力需求計畫的運算過程就是把物料需求計畫定單換算成能力需求數量,生成能力需求報表。

現場作業控制

閉環MRP閉環MRP
各工作中心能力與負荷需求基本平衡後,接下來的一步就要集中解決如何具體地組織生產活動,使各種資源既能合理利用又能按期完成各項訂單任務,並將客觀生產活動進行的狀況及時反饋到系統中,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與控制,這就是現場作業控制。它的工作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車間定單下達:定單下達是核實MRP生成的計畫訂單,並轉換為下達定單。
作業排序:它是指從工作中心的角度控制加工工件的作業順序或作業優先權。
投入產出控制:是一種監控作業流(正在作業的車間定單)通過工作中心的技術方法。利用投入/產出報告,可以分析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
作業信息反饋:它主要是跟蹤作業定單在製造過程中的運動,收集各種資源消耗的實際數據,更新庫存餘額並完成MRP的閉環。

物流術語

在中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的定義中指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現在讓我們去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