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辭族

不少大學畢業生有的甚至入職不到一個月就有換工作的打算了,這一類人被稱為“閃辭族”。專家指出,大學生閃電辭職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畢業生要學會給自己的誠信保值。

基本信息

不少大學畢業生有的甚至入職不到一個月就有換工作的打算了,這一類人被稱為“閃辭族”。專家指出,大學生閃電辭職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畢業生要學會給自己的誠信保值。

閃辭原因

辭:錢太少!
小文畢業於北京一所院校中文系。還沒畢業,他已經在一家著名的醫藥股份公司找到了工作,公司環境很好,工作也比較輕鬆,有雙休,但試用期1300元(包吃住)的偏低工資讓她很介意,總想著跳槽找更好的。
在回校論文答辯畢業之後,小文毅然辭去了工作。原本想等拿到了畢業證,再找工資更高的工作。誰知現實很殘酷,一個月後她還是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連找個普通文員都艱難哎,真後悔當初辭職。心裡好難受。”小文稱。
最近,小文找到了一份工作,是華聯超市的文員。但是,她覺得在超市做文員沒有前途,而且無論工作環境還是發展前景都和之前那家公司沒法比,因此又打算重新尋覓新的崗位。
辭:好無聊!
陳凱家境不錯,找工作自己一直沒上心,都是父母在張羅。花了近10萬的“人情費”後,學計算機工程的他被通知前往一家著名合資企業的黨辦報到,主要負責整理企業相關會議材料,報送各類檔案。實習期每月工資3000元,轉正後月薪6000元左右,年底有分紅。
陳凱說,雖然同事對他態度都挺好,可很少交流,這讓大學裡呼朋引伴的他感覺不太好。“我們辦公室4個人,都是三四十歲,沒有共同語言,說話還得客客氣氣的,很彆扭。”為了維持在學校的感覺,他幾乎每晚都會找留京的同學或朋友喝酒至深夜。
陳凱說,公司嚴格的作息時間也讓他不習慣,“有時正在整理材料,眼皮就睜不開了”。而且因為朋友多,他在工作期間經常接到朋友打來的電話,其中一上午接了20多個電話,最後還得主管領導替他打字完成工作。
上班不到一周,一天下午3點多,主管領導讓陳凱打完20多頁的會議材料,“我當時就崩潰了,也沒跟領導請假,趁他出去,拎包就跑了。”回到住處後,也沒通知家裡,陳凱直接給主管領導發個簡訊,稱自己決定辭職,明天不來上班了。
辭:被忽悠!
李瑞喬最近謀劃著名辭職。“實際工作跟招聘時承諾也差太多啦!當時說是來做培訓師,來了之後乾的就是話務員的活兒。” 李瑞喬說,自己應聘這家在業內小有名氣的培訓機構時,對方給出的條件還比較可觀,他對這方面也比較感興趣,因此沒太多猶豫就簽了約,但目前的工作就是每天給學生家長打電話,“宣講時,公司承諾的餐補、交通費補助、免費宿舍也都只是空頭支票。”
小蔡也覺得自己被忽悠了,她畢業後應聘進一家銀行做零售部客戶經理,當時覺得銀行系統待遇都不錯,因此非常開心。正式工作後才發現不是自己想像的光鮮白領,而是所謂的業務員,專門負責拉客戶辦理信用卡,“承諾底薪加提成,但實際上要求很高,每天都要在戶外擺攤拉客戶,每個禮拜必須拉夠15張且通過了審核才有可能完成任務,後來才知道沒完成任務連底薪都沒有。”工作了幾個禮拜後,小蔡毅然辭職。
辭:要換崗!
因為就讀於武漢一所全國重點高校新聞系,小張一直憧憬成為一名真正的記者。今年春節,一家知名雜誌社到武漢招聘,小張原本在初試已被淘汰,執著的他硬是自己找到了老總,充分表達了希望做記者的願望。老總看到了小張身上的衝勁,同意和其他招聘的畢業生一樣試用兩個月。
在試用期里,小張表現不錯,最終勝出並與雜誌社簽了契約,畢業後成為了一名社會新聞記者。工作一個月後,小張很想調整部門,去做財經新聞。但與人力資源主管溝通後發現,只能等到有崗位空缺時才能考慮給他換崗。然而,小張認為自己需要換崗的想法非常迫切,但因為目前得不到滿足,便在轉正的第三天提出辭職。他說,自己打算複習考研,將選擇經濟或金融類的專業。如果能考上碩士,畢業後再去專業的財經媒體工作,如果能出國也是不錯的選擇。
辭:氛圍差
應屆生李娜畢業於南京的一所普通院校,畢業後在北京一家做防水設備的小公司做行政。工作雖然瑣碎,但工作量不大,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多。李娜稱,總體而言,她對現在的工作是喜歡的。之所以有辭職的想法,主要是因為公司規模小,老闆為人非常嚴肅,經常訓人,“工作氛圍不好”。
得知李娜要辭職,老闆極力挽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都準備給我爸媽打電話了。”為了挽留她,老闆提出給她加薪。“剛來時給我的工資是2500元,提出辭職後,老闆說可提高到3200元”。這樣的挽留也讓李娜覺得騎虎難下。李娜說,工作的內容她還比較滿意,只是覺得工作氛圍不好。如果老闆給加薪自己就不辭職了,弄得像是要以辭職威脅老闆一樣,總歸不太好。
再三權衡後,李娜決定:既然已經說出來了,就不好再更改,最終選擇了辭職。
辭:沒前途!
小田今年6月份從北京一所大學英語系畢業。由於在校時成績優異、性格開朗並熱衷於社團活動,還沒畢業就已經被一家知名的出國留學機構“預訂”,且待遇不菲。這讓許多同學都非常艷羨。僅實習一個多月,該機構就主動縮短實習期,提出轉正簽約,但小田卻突然提出辭職。
雖然老總極力挽留,還為他做了職業發展規劃,小田還是毅然交了一萬元的違約金辭職了。他說,待遇雖好,但工作太單調了,整天就是重複,沒有學習和提升的機會,不利於以後的職業發展。

專家分析

七大原因導致大學生“閃辭”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黨委書記 周石
周石表示,根據他們的調查,新大學生入職後,一年內有30%的同學離職,其中有一半的同學主動辭職。他分析,學生選擇“閃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對單位無法認同
報到後,大學生最先感受到的是單位的文化氛圍。多數同學會把陌生的單位文化氛圍與熟知的大學文化氛圍進行比較,從而產生不適應的感覺,進而對單位文化失去“認同”。
★與自我期待有落差
新入職的大學生,心中滿腔熱情,希望自己能在工作崗位上大展宏圖。可是到單位後,才發現自己被“忽視”了,自己好的構想得不到實現。
★不看好單位發展前景
由於市場競爭的加劇,許多單位面臨生存的競爭。昨天還是非常強勢的企業,沒有幾年就“破產”了。有些同學在求職時,對單位的未來過於理想化,沒有看到單位存在的危機,所以報到後,大失所望。
★對工資待遇不滿
工作後,大學生的經濟壓力是非常大的。同學們面臨著成家、育子、照顧老人等問題,“處境”非常難的。同學們為了解決“燃眉之急”,也希望能找一個收入高的單位工作。
★不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
許多大學生對自己的工作並不喜歡。有的同學善於與人交往,願意到外邊跑,適應做行銷工作,可是領導非讓他做資料整理工作。有的同學專業不對口,對工作毫無興趣,上班時常常悶悶不樂。
★不適應工作環境
面臨緊張的競爭環境和工作壓力,多數大學生在心理上是準備不足的。大學時懶散的生活方式一旦養成,就很難再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遇到困難就會產生“逃避”的想法。
★把工作當成跳板
有少數大學生不喜歡接收單位,但因為單位能解決北京戶口,暫時沒有更好的選擇,或者尊重父母的意願等原因,強迫自己去報到。用這樣的心態去工作,“閃辭”也是很正常的。

專家建議

別把暫時的困難看得太重
周石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一個大學生畢業後,要經過三至四次的轉變工作,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因此,他建議同學們不要把暫時的困難看得太重。
其次,要認真分析所在單位的情況。除了要分析這個單位今後是否有前途,還要分析自己在這個單位是否有前途。如果這個單位有前途,自己在這個單位也有前途,那么一般情況下,就不應該辭職。如果決心辭職,也要認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有什麼經驗和不足。
再次,對於畢業生來說,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兩個。一是自己的職業興趣是什麼,二是自己的職業能力是什麼。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興趣”和“能力”缺一不可。同時,還要儘早制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步驟、分階段地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