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茂山

長茂山

(三)特色產業長茂山村主要以桃子產業為主,目前種植面積2000畝,2011年人均純收入達9200元,2012年全村共發展桃樹種植面積達2000畝,全村桃子生產714噸,實現銷售收入410萬元,人均種桃收入8333元。 到2001年黃家台已發展到近80畝,有30多畝掛果了。 2009年元月成立了毛茂山桃子種植專業協會,並注“長茂山”品牌的商標。

張家界市世外桃源——長茂山

村情簡介

(一)地理位置
長茂山村位於永定區尹家溪鎮的西北部,距張桑公路7公里,距張家界火車站30公里,距張家界飛機場32公里,離張家界森林公園15公里,離張家界市城區25公里,距規劃建設的黔張常鐵路張家界站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二)自然條件
長茂山村屬高山地區,平均海拔680米,土地總面積7500畝,耕地面積900畝,其中旱地面積300畝、稻田面積600畝、農民人均耕地面積1.8畝。全村現有6個村民小組居住著土家族和白族共147戶492人。
(三)特色產業
長茂山村主要以桃子產業為主,目前種植面積2000畝,2011年人均純收入達9200元,2012年全村共發展桃樹種植面積達2000畝,全村桃子生產714噸,實現銷售收入410萬元,人均種桃收入8333元。
(四)所獲榮譽
長茂山村是張家界市“發展四個農業先進村”,“產業發展十強村”,並榮獲“2012年湖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榮譽稱號,“長茂山桃子種植專業合作社”也已獲得“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的稱號。

旅遊現狀

(一)接待情況
長茂山被譽為張家界市的“市外桃源”,
為回饋社會長茂山從開園至今都沒有收取任何門票,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休閒去處,“長茂山桃花谷——張家界市外桃源”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2012年上半年就吸引了10萬遊客入園觀光,更創造了單日入園人數破萬的喜人成績,農家樂接待廣受遊客好評,村里土雞、糍粑等土特產也深受遊客喜愛。
(二)基礎設施
目前村裡的基礎設施已較完備,共7條通組路,實現組組通路;2條通村道路已做硬化並進行了相應的綠化;通村公路硬化並建有安全護欄;村里農家樂接待廣受遊客好評,村里土雞、糍粑等土特產也深受遊客喜愛;建有高標準現代化旅遊接待中心;停車場、衛生室、公廁、指示牌、垃圾桶、村里農家樂、指示牌、公廁、衛生室、停車場等各項旅遊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能滿足遊客的需要。
(三)旅遊景點簡介
長茂山集歷史文化和現代新農村特色於一體,既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又因種桃而聞名,被譽為張家界的“市外桃源”。這裡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生態環境十分優美,有保存完整的“土家吊腳樓”,有讓遊客如痴如醉的數十萬株桃花,有大自然傳奇太極圖景觀,有一夜春風萬樹花開的數千畝梨花,有山回谷應的群瀑,這裡溪水清澈見底,植被保存完好,有占長茂山版圖面積30%的數千畝茂盛竹林,還有歷史遺蹟觀音寺,這裡的“覃垕跑馬場”不僅是土家英雄“覃垕”的練兵之地還是紅二、六方面軍的出征地,可謂人傑地靈,還吸引了湖南省副省長徐明華、以及各市區領導前來參觀考察,張家界市永定區區委書記劉澤友更為長茂山題詞“賞桃花、逛桃園、品桃果、交桃友、結桃緣”;長茂山以發展還引起了湖南衛視、湖南日報、張家界電視台、張家界日報等媒體的廣泛關注並競相報導。

村帶頭人

現任村支部書記黃會濤由於工作出色,深受民眾認可於2008年被選舉為村支部書記,先後獲得了第三屆“袁隆平科技貢獻獎”、“張家界市勞動模範”、“張家界市優秀共產黨員”、“市扶貧先進個人”等榮譽並當選為第六屆市區黨代表。
現任村秘書張月環,積極協助村支書開展村工作,同樣深受民眾認可。
現任大學生村官繆明勇,放棄在深圳月薪過萬的工作,選擇當一名大學生村官,於2012年9月份到村任職,正在上級領導的帶領下紮實工作,埋頭苦幹。

長茂山發展歷程

長茂山桃子種植始於1998年,一位從張家界市工商行副行長位置退下來的有二十多年來軍齡、二十來年黨齡的老軍人懷著一顆為鄉親父老做點貢獻的赤誠之心和一位同從家鄉出來的農業技術員多次交流,再總結多次失敗的基礎上,決定試種梨子和桃子。因為父老鄉親為了改變貧窮經過無數次失敗種植。因此,他怕失敗了,又影響鄉親父老的利益。自己掏錢以當時每畝50元價格購了30多畝荒山,請人開墾。為節省開支,他白天一身漢,雨天一身泥和顧工們一起砍山挖地,經兩、三個多月辛勤勞動完成開荒、打穴任務。開春後栽下當時比較優良的脆密桃、水密桃、明月、王冠等桃、梨,為了精心管理這些傢伙,在春夏兩季120多天基本上吃睡在工地。同時在技術員引導幫助下,每年都向省園藝所、四川、湖北等地購買優良品種進行試種,經過四、五年的艱辛他成功了。與此同時本組黃會兵、黃會仲鄰居也跟著幹起來了,長期從事水果返賣的黃仙球也回家種3畝。到2001年黃家台已發展到近80畝,有30多畝掛果了。黃仙球把桃子拉到城裡去賣,結果一搶而空,接著她又把桃運長沙獲得更好效益。黃家台因桃子發了財,附近人也跟著幹起來了,到2002年發展到近200畝,這時村支部班子因勢利導,從2003年起將桃子確定為主導產業,引導和指導村民種桃子,到2008年發展到近800畝,受益近500畝,油桃、沙紅桃、大脆密桃、水密桃成了當家品種,實現了人均種桃1.64畝,2009年銷售實現350噸產值168萬元,到2010年實現銷售450噸,產值216萬元,2011年栽培面積1500畝,收益面積近800畝,銷售700噸,收入350萬元。人平7000元。2009年元月成立了毛茂山桃子種植專業協會,並注“長茂山”品牌的商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