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職業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Changjiang Professional College)於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創辦,多科性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84年的湖北經濟管理大學。學校納入國家統招計畫,面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招生,獨立頒發學歷文憑。學校地處美麗的南湖之濱、“武漢·中國光谷”核心地段,已有30年的辦學歷史,為國家培養了9萬餘名各類專門人才。長江職業學院擁有一支省級專業教學團隊。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長江職業學院長江職業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在創辦於1984年湖北經濟管理大學的基礎上,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成為湖北第一所運用新機制辦學的普通高等學校

長江職業學院設有9個教學單位(7院1部1中心),即藝術學院、財經學院、管理學院(國際學院)、機電學院、建工學院、海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部)、實踐教學中心。開設有藝術、財經、製造、電子、土建、航海、通信、文化教育和旅遊管理等九大類41個專業,共有專兼職教師646名,其中教授87人、副教授296人。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2200餘人。
學校踐行“鑄人鑄魂、篤學篤行”的辦學理念,人才培養過程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教學內容注重“科學精神與人文素質、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有機結合。倡導“根雕式教育藝術”,相信“人人有才”,致力“人人成才”,因時因勢,突出個性,發掘潛能,引導學生成人成才並走向成功。學校將科技創新、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作為拓展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藝術長職、人文長職、創新長職”品牌高職院校。

基本信息

學校名稱:長江職業學院
學校位置:江城武漢,“武漢·中國光谷”新技術開發區腹地 。
占地面積:462畝(含租賃)
所屬單位:湖北省教育廳
辦學宗旨:人民教育為人民

地理位置

位於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漢,坐落在“武漢·中國光谷”腹地,素有“高技能人才搖籃”的美譽。地處美麗的南湖之濱,校園環境幽雅。

交通方式:學校所處光谷核心,交通十分便利。
雄楚大道民族大道口-公車站,有586、529、738、723、715、723、909、811、811、581、590等公交途徑。
民族大道時間廣場-公車站,有811、538、810、810、811、590、586、583、572等公交途徑。
地址:雄楚大道918號。
東校區在高新大道與光谷大道交匯處(原武漢交通職業技術學校)

辦學規模

周邊高校林立,科研院所眾多,文化氛圍濃郁,教育資源豐富。學院建有現代化的計算機網路技術中心、數位化圖書館、多功能學術報告廳、標準化運動場等先進教學設施和學生文體活動場所,配備了多媒體教室128個,現代化標準機房42個,能充分滿足廣大師生的學習和文化需求。院辦學環境優裕,教學設施齊全。學校建築面積28.1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近2億元,教學儀器設備值3498萬元,館藏圖書31萬冊,其中電子圖書15萬冊,中外文期刊500多種;學校重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先後投資數千萬元建成了平面設計、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和汽車電控等82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和89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開設了全部由學生自主管理的長江大學生超市;建立了供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和通信技術專業實訓的電子產品生產線;新建了供汽車專業學生實訓的汽車構造、發動機及電路實驗室以及具有實際工業生產能力的數控實訓中心。正在籌建的新校區將建成功能完善、設施齊全、高標準、園林式、現代化的一流校園。
學院堅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辦學方向,十分重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擁有動漫設計與製作、計算機套用兩個國家級實訓基地。學校與浙江吉利集團、浙江海信電器、上海榮慶物流、武漢九州通集團、武漢烽火科技等一批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係,不僅保障了我校畢業生就業渠道,而且大大提高了我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我院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位居湖北省高職院校前列。
學院在校生近1.2萬人。學校擁有一支省級專業教學團隊,一批省級重點專業、教改試點專業、精品課程和“楚天技能名師”。近幾年來,多次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教學成果獎和其他各類教學及科研成果獎。
學院踐行“鑄人鑄魂、篤學篤行”的辦學理念,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打造“藝術長職、人文長職、創新長職”。

辦學方針

學院高揚“平民教育”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與時俱進,實現了“三個根本性轉變”,即由自考助學教育為主向以高等專科教育為主轉變;由高等教育數量補充型向素質教育質量型轉變;由經驗性行政型管理向科學化教學型管理轉變,初步形成了適應時代特徵和社會需求的富於創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能力的育人模式和辦學特色。學校設有管理學院、藝術學院、財經學院、機電學院、建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課部及現代技術教育中心等6院1部1中心;開設動漫設計、會計(註冊會計師)、商務英語、國際貿易、藝術設計、電子商務和計算機套用技術等37個專業59個專業方向。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區)招生。

學校概述

環境設施

學邊高校林立, 科研院所眾多,文化氛圍濃郁,教育資源豐富。校辦學環境優裕,教學設施齊全。學校建築面積28.1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近2億元,教學儀器設備值3498萬元,館藏圖書31萬冊,其中電子圖書15萬冊,中外文期刊500多種,建有寬頻千兆校園網,擁有閉路電視教學系統、教學電台、圖書館自動檢索系統等現代教學設備。

主要院系

學校設有:藝術學院(美術音樂)、外語外貿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課部,旅遊學院,國際學院,機電工程系。

教職狀況

學校擁有一支“志存高遠、嚴謹篤學、愛校愛生、專業精湛、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學校有教師588人,其中專任教師167人,契約聘任教師150人,兼職教師234人,具有高級職稱的210人。 

辦學方針 

學校高揚“平民教育”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與時俱進,實現了“三個根本性轉變”,即由自考助學教育為主向以高等專科教育為主轉變;由高等教育數量補充型向素質教育質量型轉變;由經驗性行政型管理向科學化教學型管理轉變,初步形成了適應時代特徵和社會需求的富於創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能力的育人模式和辦學特色。目前,學校設有外語外貿學院、藝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網路學院、中專部及現代技術教育中心等7院1部1中心;開設經濟管理、商貿英語、藝術設計、電子商務計算機套用技術等30個專業。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區)招生。

人才培養

學校定位準確,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即面向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第一線,培養懂理論、會實踐的高新技術實施者;有膽識、敢開拓的經濟建設創業者;有涵養、會協調的人格德才兼備者,營造新世紀中小企業家的搖籃。形成了富有生機的《長江教育模式》:一是在社情研究的基礎上,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創辦“連體——立交——聯合”的辦學模式。連體是在校內實行中專、大專、本科“直通車”;立交是在體制上實行職業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及崗位培訓交叉發展和間歇式發展,營造終身教育體系的“立交橋”;聯合是實行開放辦學,聯合辦學。二是在學情研究的基礎上,探索比較優勢,倡導“根雕教育藝術”。根據學生個性和能力發展的不同方向,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把素質不同、專長各異的學生培養成有用之才。三是在教育研究基礎上,遵循教育規律,創立“四全—兩發—兩突出”的育人模式,即全開放辦學,全方位育人,全過程管理,全要素養成;發掘潛能,發揮主動;突出能力,突出個性。四是在校情研究的基礎上,突出效益原則,建立“精幹、靈活、高效”的管理模式。學校管理人員全員競爭上崗;教師實行優勝劣汰;後勤服務社會化,校產實行有償使用等。
至2002年,學校共為國家培養合格畢業生23845人,來校接受教育和培訓人員2萬餘人。歷屆畢業生普遍受到社會歡迎和好評,被稱讚為“下得去,用得著,留得住,上得來”。湧現了大批廠長、經理、著名企事業家。有的被評為省級“傑出青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

教育理念

學院秉承“平民教育”,堅持“鑄人鑄魂”教育理念。忠實實踐“教育為人民服務”的辦學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讓學生進得來、讀得起、學得好。倡導“根雕教育藝術”,致力“人人成才”,創新“四全——三發——兩突出”的育人模式,即全開放辦學、全方位育人、全過程管理、全要素養成;發展學生個性,發掘學生潛能,發揮學生優勢;突出品格,突出能力。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把素質不同、專長各異的學生培養成有用之才。
突出教學中心,嚴格過程管理。學院引入經營理念,實行“大教學、小行政、精機關、強院系、活後勤”的管理模式,勵行成本管理,確保教育教學經費投入和有效使用。學院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教師聘用優勝劣汰,後勤服務社會化,校產實行有償使用等。2002年,學校在湖北高校中率先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最佳化教育資源整合,創新辦學模式。學校辦學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採取“連體——立交——聯合”模式辦學。連體是實行大專、本科“直通車”;立交是實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及崗位培訓交叉發展和間歇式發展,營造終身教育體系的“立交橋”;聯合是實行開放辦學、聯合辦學。
緊貼人才市場,面向基層服務。學院把辦學定位為職業型、套用型和大眾型。在人才培養目標上,面向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第一線,把學生培養成為有較強職業能力,有較寬適應面,上崗即能進入角色的高級“能工巧匠”,並使其中一部分人成為懂理論、會實踐的高新技術實施者;懂經營、會管理的社會生產組織者;有膽識、敢開拓的經濟建設創業者;有涵養、重誠信的人格德才兼備者,使學校成為中小微型企業家的搖籃。
關注弱勢群體,情系貧困學生。學院對湖北省38個山區縣(市)及全國貧困縣市的學生,一律按比例減免學費;對災區學生和特困生根據實際情況減免學費;後勤部門及有關單位為貧困學生設定勤工儉學崗位;對高分且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免其全部學費;對品學兼優的學生設立獎學金;對殘疾學生實行特殊關照。
建院20年來,學院共為國家培養合格畢業生3.3萬人,來校接受教育和培訓人員2萬餘人。學院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保持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良好態勢。歷屆畢業生普遍受到社會歡迎,被稱讚為“下得去,用得著,留得住,上得來”。他們有的成為知名企業家;有的榮獲省級“傑出青年”、國家“五一”勞動獎章,如浙江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被《福布斯》雜誌列為中國大陸富豪50強。北京互通國際廣告公司董事長鄧超明,被列為中國廣告業20強。還有安聰慧、馬龍、韓天兵等等。
近幾年來,學院的辦學模式和辦學經驗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長江職業學院全體教職工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南,執教為民,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實行“四個全面提高”,即全面提高管理層次、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全面提高整體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爭創全國同類一流院校而努力奮鬥!

院系簡介

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在辦學過程中,依靠專家治教,廣納教師精英授課,已為社會輸送了大批藝術類優秀人才,並在藝術專業教學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和鮮明的教學特色,受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委託承辦了三屆湖北省專科美術專業聯考的組織及主考工作。學院著重培養具有現代設計觀念,掌握現代設計理論與現代技能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級藝術專門人才,推行學歷畢業證和崗位資格證雙證書制度,為學生適應社會需求提供了有利條件。

外語外貿學院

外語外貿學院現有在校生2035人,分為三個層次:中專、專科、本科。有六個專業:經貿英語(中專)`商貿英語、國際貿易、中英文秘書、涉外服務、外貿英語(本科)。學院主要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面向涉外企業、國際貿易市場、涉外家庭及涉外服務等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牢固掌握商貿英語、國際貿易、涉外事務管理服務、中英文秘書等專業崗位(群)所需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能從事涉外商務活動、涉外事務管理等工作的高層次技術型、套用型人才。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是在學校改革管理體制,實現學院制管理思想的指導下,為適應社會發展,於2003年由財經系改建而成。是學校的最大的院(系)。改建後的經濟管理學院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高度敬業、勇於創新的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全院現有教職工220人,其中教授職稱16人,副教授職稱8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研究生教師68人,這支教師隊伍專業基礎紮實、知識結構合理,具有較雄厚的科研基礎和教學能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立足培養適應計算機時代所亟需的大量套用型高級職業技術人才,2003年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分四個方向)、計算機網路(分兩個方向)、軟體技術(分三個方向)、計算機及套用等專業,層次有中專、專科、本科。

工學院

工學院是在原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基礎上,為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一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而建立起來的工、理、文和諧發展的學院。工學院黨支部在 2004-2005年度被中共湖北省教育廳直屬機關黨委會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2006年學院被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廳評為“湖北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

繼續教育學院

為適應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繼續求學深造的要求,繼續教育學院主辦高等自學考試教育、高等成人教育和職業資格培訓等方面的工作......

公共課部

公共課部承擔全校“兩課”及體育課的教學管理工作,負責學校其他公共課的教學研究、指導及協調工作,承擔全校中專教學與管理工作,承辦校內每年的大學生運動會。公共課部下轄“7室1部”,即語文教研室,數學教研室、外語教研室、體育教研室。

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系是依託國家重點企業武漢鋼鐵集團組建的,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具有雄厚的實力。該系擁有五間標準機房,4間多媒體投影教室,300多台套高檔微機,建有物理、工程力學、電工電子、機械、金屬結構加工、電化教學、形體訓練等實驗室和配套的實訓工廠。該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雙師"型(講師、工程師)專業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實行學歷文憑和單項技能資格雙證書。

管理機構

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紀檢監察處審計處黨委學工部、學生工作處黨委武裝部、保衛處幹部人事處教務處科研處招生就業指導處財務處發展規劃辦公室基建處資產與後勤管理處。
群團組織
工會校團委
直屬單位
實踐教學管理與開發辦公室學報編輯部圖書館後勤集團

人才培養

學院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秉承“鑄人鑄魂、篤學篤行”的辦學理念,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把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育人育才,突出個性,發掘潛能,把興趣各異、特質不同的學生培養成為不同的有用之才,引導學生成人、成才、並走向成功。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上崗即能“提鍋上灶”的“高級能工巧匠”,並使其中一部分人成為經濟建設的“創業者”,努力營造“中小型企業家搖籃”。
至2002年,學院共為國家培養合格畢業生23845人,來校接受教育和培訓人員2萬餘人。歷屆畢業生普遍受到社會歡迎和好評,被稱讚為“下得去,用得著,留得住,上得來”。湧現了大批廠長、經理、著名企事業家。有的被評為省級“傑出青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

成績榮譽

學院設有湖北省高職院校唯一的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北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中心”,被國家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評為“典型教育科研基地”,率先在湖北高校中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6年和2011年,學校以優異的成績兩次通過國家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曾獲三屆“省級文明單位”、三屆“省級最佳文明單位”、“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宣傳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近兩年,有1000餘名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技能競賽中獲獎。

社會聲譽

經過27年的不懈奮鬥,學校形成了獨自的辦學特色和優良傳統,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06年12月,以良好的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水平評估。
長江職業學院的畢業生一直以素質高、基礎好、能力強、下得去、用得上等特點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多年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一直保持著供不應求的良好勢頭。27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6萬多名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大多在東南沿海等地經濟建設中建功立業。校友中走出了諸如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等一批傑出企業家

校園文化

共青團長江職業學院委員會簡介

共青團長江職業學院委員會是長江職業學院先進青年的民眾性組織。作為黨的後備軍,共青團長江職業學院委員會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堅持“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緊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和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在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中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共青團的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團的工作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新形勢下,長江職業學院團委在學校黨委和上級團組織的正確領導下,圍繞著育人這一工作中心,堅持“加強團的思想教育功能,加強團的組織建設”的指導原則,充分發揮共青團的組織優勢,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按照學校“因時因勢、育人育才”的教育模式,不斷加大共青團工作力度、不斷改進共青團工作的方法,使共青團組織成為學校育人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長江職業學院團委將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團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努力推動共青團工作邁上新台階,為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校廣播台簡介

長江職業學院長江職業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是校黨委宣傳部領導下的校園宣傳機構,是與校報、校有線電視台、長江職業學院線上鼎足而立的校園四大媒體之一,在學校師生中享有較大的影響力。校園廣播台本著“立足校園,服務師生”的理念,不斷調整,不斷發展,在傳達學校大政方針,反映校園熱點話題,展現學生精神風采,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校園廣播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中、晚,面向全校師生員工廣播,全天播音時間大約兩小時,深受廣大師生的關注,在學校師生中有較大的影響力。

早間節目有每周一歌和校園晨風,中午轉播中央電視台新聞三十分,下午播出校園新聞、自辦節目和“風中情緣”點歌節目,周三播出英語節目。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音樂欣賞類節目“沸點音樂”,在音樂的海洋中暢遊,靜靜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感受;娛樂資訊類節目“娛樂周”,網羅一周最新最酷的娛樂新聞,加上最熱辣的娛樂點評,熬出一碗熱氣騰騰的“娛樂粥”;心情文學類節目“部落格時間”,帶你走進情感的世界,感受心底最真實的悸動;還有新聞評點類節目“一周侃天下”,評說天下奇聞佚事,個性評說,另類解讀,換個視角看世界;影視欣賞類節目“浮光掠影”,穿越時空感受經典電影的獨特魅力;文學欣賞類節目“讀書”,在這個快餐文化泛濫的時代,坐下來靜靜的讀一本好書,搭建多彩的精神平台;還有最能體現廣播特點的廣播劇——“天籟夢幻劇場”,享受一場聲音的完美風暴。為同學送去最新的新聞信息,最時尚的潮流動態,最炫的娛樂資訊,更有音樂dj傾力打造聲音童話,這就是校園廣播。節目力求體現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現長職學子的風采,同時代接軌,傳遞最新的資訊,表達自己的看法,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長江職業學院學生會簡介

長江職業學院學生會是長江職業學院校黨委領導,校團委指導下的全體在校大學生的民眾性組織。其宗旨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方針為指導,團結全校同學,發揮橋樑與紐帶的作用,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為全校同學成長成才服務。長江職業學院學生會根據自身特點現設立辦公室,督察部,體育部,文藝部,外聯部,就業信息部,學習部,生活部,社團部,心理聯絡部,勤工部等職能部門,各部接受學生會主席團的直接領導。主席團為長江職業學院學生會的最高內決策機構。

校青年志願者協會

長江職業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簡稱長職青協,它創辦於2002年12月,是集服務性義務性於一體的組織,直接歸屬校團委領導,成為與校學生會、校社團聯合會並列的獨立學生組織。長江職業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是武漢志願者協會的會員單位,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指導下的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的一員。協會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發揮了服務他人、服務校園、服務社會的作用。

領導致辭

我們情系平民教育,大眾教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提高民族整體素質,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必須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高等教育大眾化必須實行高等教育平民化。執教為民是我們的辦學宗旨,教育富民是我們的理想。

我們用忠誠鑄人鑄魂,我們用聖潔捍衛學校這一人類精神文明傳承殿堂的聖潔。
我們堅信,人人有才,皆可成才。育人似根雕,我們用心進行雕刻,沒有不可雕的樹根,只有不會雕的工匠。
我們的責任是引導每個學生成人、成才、並走向成功。
我們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我們努力培養中小微型企業家。今天,學生是學校的小主人。明天,學生是國家的主人翁。我們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社會,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明天。
改進,改進,改進,我們用真誠的“教育服務”感動“上帝”!提高,提高,提高,我們不斷追求學生、家長、社會的最大滿意度!
我們用海的胸懷吸納容積,我們用攬月的勇氣攀登求索。
我們用愛的真誠澆灌奇芳艷卉,我們用血的熾熱點燃勃勃生機。

外界交流

學院不斷開拓辦學思路,積極開展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等8個國家12所學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與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聯合舉辦的國際學院,已辦學8年,聘請外教近10名。學校還不定期選派教師出國留學、訪問及培訓。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使學校形成了良好的國際化育人環境。

師資力量

學院有一支文化底蘊深厚、專業素養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學院有教師588人,其中專任教師467人,契約聘任教師150人,兼職教師334人,教授55人、副教授238人。聘請了一批既懂理論知識,又有企業實踐經驗的管理人員和行業背景的技術骨幹擔任實習實訓指導教師,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雙師”教師團隊,確保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市場最需要的技術傳授給學生。學校擁有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一批省級重點專業、教改試點專業、精品課程和“楚天技能名師”。教授治教、學者治學、名師上講台、技術能手當師傅,成為學校教書育人的辦學特色,確保了人才培養質量。

近期發展

近年來,學校的辦學模式和辦學經驗引起廣泛社會關注。《人民日報》、《人民畫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改革報》、《湖北日報》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對學校進行了報導。2001年7月31日至8月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續4個半版刊載《長江教育模式研究》;2001年12月和2002年4月,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兩次來校調研,指導長江教育模式研究。2001的12月,學校被世界貿易組織中國WTO研究中心確定為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學校被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宣傳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衛生達標單位。2002年6月,學校《大學生行為學研究》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立項,填補了國內空白。

合作專業

影視動畫專業

主要學習電視電影二維、三維動畫創作所具備的知識,具體學習設計動畫設計、動畫製作、原畫、影視動畫設計與製作、電視廣告製作等。

主修課程

Photoshop軟體操作、Maya高級模型、Maya材質與貼圖、Maya高級影視動畫、Maya高級特效、AfterEffects影視後期合成、Premiere視頻編輯、ZBrush高級雕刻,BodyPaint三維紋理繪製,群體建築渲染表現技術。

就業方向

專業的影視特效製作公司、影視廣告製作公司、影視卡通片製作公司、影視後期合成公司、電視欄目製作公司的3D角色模型師(3DCharacterArtist);3D場景藝術師(3DEnvironmentArtist);3D道具藝術師(3DPropsArtist)等。電影特效動畫師(為特效電影提供寫實動畫);角色動畫師(電影/電視/卡通片/廣告);室內表現師;建築模型師;建築渲染師;建築動畫師等。
遊戲設計與開發[4]:遊戲設計與開發專業方向:系統學習3D遊戲動漫美術製作生產流程方面的知識,通過對遊戲動漫概念設定,角色場景建模,材質製作實現模組專業化,以及學習手機遊戲策劃、遊戲開發、遊戲測試等。
專業特色:採用全新校企合作實訓模式,通過引進一線遊戲開發製作企業商業項目案例教學,培養3D次世代遊戲、手機遊戲(android和iphone平台)、移動互聯新娛樂套用領域高端實用人才,通過模擬遊戲開發企業製作流程,模組化教學,全面提升策劃設計、原畫、網遊次世代高精模型、遊戲動畫、遊戲特效等崗位技能;

校園名人

甘相偉

甘相偉,筆名向陽,湖北隨州市廣水人,80後,出生於山區的農民家庭。1999年9月就讀於廣水市第一高級中學,2005年7月畢業於平民大學——湖北經濟管理大學長江職業學院法律系,2007年來到百般眷念的未名湖畔,在北京大學從事保全工作,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平民學校學習,並錄取為北京奧運會安保志願者,同年參加成人聯考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2009年加入北京大學教育知行社,中國教育2011年度十大影響人物、和諧文化大講堂青少年勵志講師、《站著上北大》作者。作為勵志人物代表,2014年2月4甘相偉將作為特邀嘉賓參加《2014年農民網路春晚》,現場為您講述自己的從北大保全到北大中文系學生的圓夢經歷。

張曉慧

張曉慧,女,就讀於長江職業學院,2013年中國好聲音網路賽區20強。

王嬋

王嬋,女,就讀於長江職業學院,2013年中國好聲音網路賽區40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