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圖書館

長春圖書館

長春圖書館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老館,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上個世紀初的1910年,歷經偽滿洲國、解放前、解放後及改革開放四個歷史時期,至今已走過九十多年的風雨歷程。1992年落成並投入使用的新館位於長春市文化區域(同志街1956號),新館由一座主樓和一座綜合服務樓及25000平方米的庭院和綠地構成,建築風格集現代化、民族化、園林化於一體,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與特有的文化內涵成為長春市重要的文化景觀之一。

概況

長春圖書館承繼著近一個世紀的積累,截至2003年底,館藏國內外文獻資料總量150餘萬冊(件),其中包括中

長春圖書館長春圖書館
文圖書、中文報刊古籍善本、外文文獻、電子文獻、視聽資料、特藏珍品等,尤以偽滿地方文獻及文革資料為特色。長春圖書館擁有一支愛崗敬業、業務精湛的職工隊伍,中高級職稱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60%以上,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87%以上;在自動化網路化建設方面,採用ILAS大型版,實現了全館業務管理自動化和辦公自動化,完成了全館網路綜合布線,全館的信息點已達655個,並接入10兆光纖寬頻為讀者提供快捷的網路服務,同時設定容量為6TB的磁碟陣列為館內外讀者提供電子文獻服務。通過自動化、網路化的建設,為讀者提供24小時的網路服務,滿足國內外讀者全天候上網查詢檢索。
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特別是新館落成以來,長春圖書館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讀者的讚許,1994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國文明圖書館”;自1995年連續被評為“省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1998年經過文化部組織的國家專家組評估,被定為國家一級館;2000年被國家人事局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000年被廣大讀者推薦、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全國讀者最喜愛的公共圖書館”。

歷史沿革

長春圖書館滿鐵長春圖書館舊址
1907年,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了對中國的文化侵略,相繼於滿鐵各地設立了圖書閱覽場。1910年11月3日創建了長春圖書閱覽場。最初設在日本室町國小校內(現天津路),該校校長兼任圖書館閱覽場主事,並設立了巡迴庫,後來由於學校學生增加,校舍狹小,便將閱覽場移至長春實業實習補習學校的一房間裡(現站前)。1916年又遷至中央通6番地(現史達林街6號長春市輕工設計研究所),翌年6月改名“滿鐵長春簡易圖書館”。1922年6月遷至三笠町三丁目(現黃河路),這時該館去掉了“簡易”二字,改為“滿鐵長春圖書館”。1926年該館又遷至中央通7番地(現史達林大街7號)。1931年11月新建館舍竣工落成,該館又遷至中央通30番地(現史達林大街30號)。1932年3月偽滿洲國成立,偽國
長春圖書館長春圖書館_新館
都定在長春,並把長春改名為新京。隨之,同年11月館名改為“滿鐵新京圖書館”。1933年新京變為特別市,該館又改為“新京特別市圖書館”。但該館仍歸屬於滿鐵管轄。1933年隨著新京特別市制的實行,該館便更名為“新京特別市圖書館”。同年9月逯長芳辭去代理館長的職務,由武國權就任館長,張學孟為指導員。後因館址偏僻,房間過小,於1935年遷至西三馬路。1945年東北光復後,新京特別市立圖書館及分館改名為長春市立圖書館及分館,館址未變。1946年5月23日國民黨軍隊進駐長春,並將長春作為國民黨設定的吉林省政府所在地。該館即被吉林省政府接管,並更名為“吉林省立長春圖書館”。1989年12月5日下午新館建設工程打下第一顆水泥樁,圖書館開始進入新館建設時期。

服務

長春圖書館長春圖書館_培訓
長春圖書館實行全開放式的服務,除滿足廣大讀者借閱、檢索文獻資料之外,還設有多媒體網路中心,文獻信息諮詢服務中心,社會教育培訓學校及八角書屋、院士廳、展覽中心、電子演播廳、文獻數位化加工中心,可為讀者提供查詢、閱覽、購書等“一站式”服務,以及跟蹤定題、參考諮詢、信息開發、網上瀏覽、光碟檢索、代查代譯、複印打字、教育培訓等全方位服務。同時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種報告會、專題講座、展覽等多種形式的讀者活動。

機構設定

館長辦公室

負責全館業務協調、人事勞資、文字綜合、員工業務培訓、讀者活動組織、“城市熱讀”講座策劃、人事和業務檔案建設與管理美術設計、外事接待、攝影攝像等工作。

黨委辦公室

負責全館黨務工作,包括: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組織及思想教育工作、黨支部標準化建設、黨務工作檔案建設與管理、老幹部工作、紀檢工作、接待和處理信訪工作等。

長春圖書館典閱部

典閱部

負責全館基藏圖書、地方文獻、特藏文獻及館藏古籍善本、珍本的典藏、閱覽、諮詢、開發等工作。

行政科

負責全館行政後勤管理工作,包括:水暖、電氣衛生、綠化、館舍維護、電話總機、備品管理、車輛管理、讀者餐廳管理等工作。

保衛科

負責全館安全消防工作,包括:館內安全保衛工作、安防及消防系統管理、員工消防知識培訓、安全消防檔案建設與管理、更夫及值班(宿)人員管理、自修室管理等工作。

計畫財務科

負責全館的財務管理,包括:年度經費預算、申請、執行和決算工作、預算外收入管理、財務帳目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財務檔案建設與管理等。

采編部

負責全館圖書的採購、驗收登記、分編及加工整理工作,同時負責協作分館藏書建設指導及部分圖書採購和分編工作。

外借部

負責全館中文圖書借閱與諮詢、開架書庫管理、總諮詢台諮詢、讀者證管理與諮詢、協作分館圖書配送等工作

報刊部

負責全館報刊採購、分編、借閱、典藏、諮詢與開發等工作。

參考諮詢部

負責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及個人等提供決策參考諮詢、科研信息諮詢、專題信息諮詢、網上參考諮詢以及“小蜘蛛”創業信息網站的建設工作。

研究輔導部

負責地區圖書館事業建設與規劃、協作圖書館與共享工程建設、基層圖書館業務輔導與技術培訓、圖書館學會圖書情報學資料採購、管理、諮詢、開發等工作。

長春圖書館信息網路部
信息網路部
負責數字資源建設與規劃、圖書館網路系統維護、ILAS推廣及培訓、圖書館網站建設、維護與更新、計算機軟、硬體及其相關設備的運用及維護、電子文獻的採購、分編、管理、借閱、諮詢等工作。

青少年讀者服務部

負責全館中小學生文獻的管理、借閱、諮詢以及“荷塘”未成年人閱讀網站建設工作。

文化項目發展部

負責全館文化項目經營與管理工作,包括:社會教育培訓、八角書屋經營、會展業務管理、文獻資料複印、咖啡廳管理等工作。

館藏特色

收藏各界人士的贈書,包括:敬賢書齋、上官纓文庫、政務資料、寄贈文庫、齊放方誌文庫、地方作家作品庫。

長春圖書館長春圖書館

敬賢書齋

吉林省十大藏書家之一楊慶祥先生所贈。文獻內容包括法律、中外歷史、古典文學、外國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文化等圖書資料及吉林省政府公報等8千餘種近萬冊。
上官纓文庫

吉林省十大藏書家之一上官纓先生所贈。文獻內容涉及社會科學、傳記文學、外國文學、散文隨筆、雜文評論等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和古籍文獻以及個人的日記、書信、剪報等,近七千冊。
政務資料

吉林省、長春市政府下發的地方性法律、法規、政策、檔案和政務公報等以及兩會資料;還設有政協委員文庫,內容包括:歷屆政協委員提案、各委員會文獻彙編等相關資料,以及委員個人的科研課題和出版的學術專著、文學作品等。
寄贈文庫

海內外團體及各界專家學者所贈,包括尤肖其文庫、石景宜文庫韓國金海圖書館和其他社會團體及個人贈書。
齊放方誌文庫

齊放先生系吉林省地方志研究專家,退休後,於1995年9月將他多年收藏的中國部分省、市、縣的志書、年鑑等480冊無償捐獻給本館,服務於讀者。
地方作家作品庫

建國後,吉林省文壇始終活躍著一批才華橫溢、卓有成就的作家。自1994年以來,生活和工作在吉林省的近百名作家分別向長春市圖書館捐贈圖書,其中尤以文學作品居多,現已收藏三百多部。

讀者證使用須知

使用期限:有效期一年,年度註冊,註冊費10元。

長春圖書館長春圖書館
年度註冊辦法:長春圖書館通用讀者證實行年度註冊制度。註冊時,每證交納註冊費10元。辦證日期為以後每年的年度註冊日。期滿一年未能如期註冊的讀者證,將停止使用。

掛失、補辦及退證辦法:通用讀者證如丟失,應立即攜帶本人身份證到辦證處辦理掛失。
退證時,需首先還清所借書刊及交清所欠費用,憑讀者證、身份證領回相應保證金。

其他注意事項:請如實填寫《長春圖書館通用讀者證(“一卡通”)申請登記表》,如有變化,需及時告知辦證處,我們將根據您填寫的信息提供有關服務。

圖書外借

對外借閱的圖書主要為以下幾部分:

長春圖書館長春圖書館

第一中文圖書借閱庫:1996年以後出版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哲學、宗教以及除藝術、歷史以外的所有社會科學類中文圖書。
第二中文圖書借閱庫:年以後出版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及社會科學中的藝術、歷史、地理類中文圖書。
中小學生借閱室:少兒讀物、中小學生課外讀物2000餘種。
熱門圖書博覽室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科幻、傳記、紀實文學、中外文學名著等近2萬冊圖書。外借文獻須辦理具有文獻外借功能的讀者證。
外借需知

借閱書刊資料時,須仔細檢查文獻是否有掉頁、刻畫、污損等情況,如發現應立即聲明,並請工作人員蓋章。歸還時如發現未經工作人員蓋章的污損情況,要按違規處理辦法中有關規定執行。所需圖書如已借出,可辦理預約手續(在借書台或網上預約均可)。所借書刊資料必須按期歸還,逾期歸還須交納逾期使用費。

相關詞條


相關資料

長春市圖書館 http://www.lib.cc.jl.c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