鍘

鍘 拼音:zhá 繁體字:鍘 部首:釒,部外筆畫:6,總筆畫:11 ; 繁體部首:金,部外筆畫:6,總筆畫:14 五筆86&98:QMJH 倉頡:CBON 筆順編號:31115253422 四角號碼:827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4E1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 鍘

(鍘)

zháㄓㄚˊ

◎ 一種切草或切其他東西的器具,稱“鍘刀”。

◎ 用鍘刀切東西:~草。

漢英互譯

◎ 鍘

cut up with a hay cutter

English

◎ sickle for cutting grass or hay

詳細字義

◎ 鍘

鍘 zhá

〈名〉

(形聲。從金,則聲。從金,表示是金屬製品。本義:鍘刀) 同本義 [fodder chopper]。古謂之鈇,今謂之鍘。也用作刑具

將銅鍘來,切了你那顱頭。——元· 李直夫《虎頭牌》

詞性變化

◎ 鍘

鍘 zhá

〈動〉

用鍘刀切碎、切成小塊 [chop]。如:鍘草

常用詞組

◎ 鍘刀 zhádāo

[fodder chopper] 可對摺的切草的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鍘

《字彙》士戛切,音札。鍘草也。

拼音是zha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