箚

箚 拼音:dá zhá 部首:竹,部外筆畫:8,總筆畫:14 五筆86&98:沒有 倉頡:HORN 筆順編號:31431434125122 四角號碼:8860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B9A

基本信息

漢字信息

箚 拼音:dázhá

部首:竹,部外筆畫:8,總筆畫:14

五筆86&98:沒有倉頡:HORN

筆順編號:31431434125122四角號碼:88602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B9A

基本字義:

康熙字典:竹洽切,音͹。以針刺也。又牋札用以奏事,非表非狀者,謂之札子。

札 zhā

〈動〉 同“扎”。

漢字釋義

(1) 針刺

是誰偷札破窗紗,透東風一絲寒峭。——明· 沈仕《題情》

(2) 又如:札青(在手臂上刺上圖案花紋,用顏色塗之)

(3) 駐紮

彥舟又自 隨州領人馬至府城下,圍繞札寨。—— 宋· 陳規《守城錄》

(4) 站立 [stand]

初學則要牢札定腳與他捱,捱一豪去,則逐旋捱將去,此心莫退,終須有勝時。——《朱子全書》

札 zhá

〈名〉同“札”

(1) 舊時的一種公文 [letter]

刻聞上峰將徹底根究,並札上海道,會商製造局,設法前往撈取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2) 又如:札付(官府中上級給下級的公文);札文(即札付)

常用詞組:

札記 zhájì : 讀書筆記;

札子 zházi: 官府中用來上奏或啟事的一種文書

基本字義

●箚

zháㄓㄚˊ

◎古同“劄”。

拼音是zha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