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縣第一中學

金沙縣第一中學

金沙縣第一中學簡稱金沙一中,學校屬貴州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其前身為1940年由中共地下黨員林正良創建的玉屏職中。

基本信息

簡介

迄今已走過了66年的辦學歷程。金沙一中經歷了從玉屏職中到金沙中學,再到金沙縣第一中學;從縣立國中到完全中學;從普通初高中到完全獨立高中的發展過程,為國家培養了近兩萬名優秀學子,其中包括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總政直屬工作部部長、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申萬勝將軍,原十四集團軍政委、雲南省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陳培忠將軍,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薛永應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正維,原貴州省交通廳廳長彭伯元等。

基礎設施

進入新世紀的金沙一中,在地縣兩級黨政、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下,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如今的金沙一中,已經完全擁有能夠滿足學生使用的“4-4-2”理化生實驗室,並配備相應的準備室5間,保管室10間,危險藥品庫1間及相應的儀器、藥品、模型、標本等設施設備;擁有多媒體教室20間,微機室3間,校園網辦公室1間,安裝有微機的辦公室25間;擁有60個座位、148種報刊的教師閱覽室;擁有240個座位、82種報刊的學生閱覽室;擁有藏書83250冊、生均藏書達42冊的圖書室3間;擁有電腦25台、電子圖書達130萬冊的電子閱覽室1間;擁有寬大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可同時容納520人;擁有“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相關設備;擁有符合衛生標準的足夠寬敞的食堂,能夠滿足學生的飲食需求;擁有25台微機的教師電子備課室;擁有微機室3間,共123台微機。在學校的安全問題上,校園內安裝有16個紅外線攝像頭,對整個校園實行24小時監控;實驗室危險藥品按標準存放,實施專人專管;配備了專用的供電房;教學樓應急燈安放合理。金沙一中的校園總面積已達63243平方米,生均32·1平方米;校舍面積達19911·4平方米,生均10·1平方米;綠化面積達7350平方米,生均3·73平方米。

師資隊伍

金沙一中現有教學班37個,在校學生總數2500餘人。在職教職工157人,其中專任教師134人,職員工人23人。專任教師中,有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39人,中級教師55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地級骨幹教師10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123人,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1.8%,研究生進修班結業5人。整個師資隊伍學歷層次較高,結構趨於合理,學科配套,能夠適應現代教育教學與改革發展的需要。

校園文化

學校校園文化的營造,本著以學生髮展為本,追求人文環境的和諧統一為出發點;本著關注學生的自主參與、自主學習、情感體驗,使之呈現出特有的生命力為落腳點;本著校園文化建設要張揚學校的辦學特色、彰顯學校校訓、探究學校多元化文化發展方向、激發學校創新活力為歸宿的原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便是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

(一)校園環境,和諧統一:該校一面傍水,因勢而建,建築錯落有致,鬱鬱蔥蔥的樹木俯仰生姿,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我校綠化面積達7350平方米,生態型的綠化建設,充分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較好地實現了校園的綠化、美化、亮化。遵循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發展性的原則,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製作了校名、校標、導示牌、標示牌、警示牌

等校園標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景點,布置了豐富多彩的牆壁文化和室內文化。人文和自然的和諧統一,為我校學生營造了學習進步和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二)德育文化,打造品位:金沙一中根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在總結辦學成果、提煉辦學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較為符合學校校情、符合黨的教育方針、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厚德、廣智、健體、育美”的校訓。

金沙一中憑藉金沙縣是革命老區,積澱有豐富的紅色文化元素這個先天條件,多次專門邀請有關專家對校園內的德育文化進行論證,以充分挖掘本地和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經過反覆研究,我校決定斥巨資數十萬元,在啟智樓與偏岩河交界的廣場上,構建校園紅色文化長廊,對紅軍長征轉戰金沙、中共金沙地下黨活動、解放金沙三個重要歷史時期的史實進行系統宣傳,並將為犧牲在金沙這片土地上的傑出革命者塑像。該校還專門邀請申萬勝將軍題寫校名,邀請縣內書畫名家,在新校門處繪製了以長征紅軍英勇強渡的烏江為主體的《烏江長卷》巨幅畫圖、題寫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等,邀請廖忠毅老校長以經典的文字注釋校訓。“厚德”教育是金沙一中的立校之本,該校將始終把“厚德”教育擺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打造全新的育人模式。

(三)校本開發,自主發展:金沙一中十分注重校本教材系列的開發,堅持實施“科研興校”,以主課題研究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研究的主要載體,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目前,金沙一中已經編輯校本教材五本供學生使用。其一為紀念該校創辦者革命先烈林正良先生的《忠魂永鑄,浩氣長存》,作為學校“德育讀本”供學生使用;其二為張榮冠老師的歌曲作品選《踏歌啟程》,作為學生音樂課選用教材;其三為真實再現紅軍長征在金沙、金沙地下黨和解放金沙那段歷史的紅色文化德育讀本《紅色記憶》;其四為全面反映金沙歷史沿革的歷史讀本《金沙縣歷史》;其五為全面反映金沙縣地方特色的地理讀本《金沙縣地理》。此外,《金沙一中》校報專門開闢理論專版,發表教師理論文章。近年來,學校教師在地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20多篇,彙編成《杏壇綴珠》一書。

管理體系

學校構建學生自主管理體系,始終圍繞“以生為本、自主管理、學會做人”的目標,積極轉變育人觀念,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為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創設發展平台。

(一)建立自主管理體系。1、建立班級學生自主管理體系。我校實施“常務班長”、“值周班長”、“值日班長”制度,將班級日常事務全部交給全體學生來做,真正體現出“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理念。2、建立校園學生

金沙縣第一中學金沙縣

值周管理體系。值周管理交給學生來做,是實現學生自主管理的關鍵。每周輪流一個值周班級負責對學校常規管理工作實施檢查,對各班進行量化管理。這一體系的建立改變了由領導和老師直接管理學生的狀況,讓全體學生參與學校管理,體驗管理,在實現學生自主管理的同時提高了學生主人翁意識。

(二)強化學生會的管理作用。學生會是學生自主管理的民眾機構,其成員的選拔採取競聘上崗。學生會的職能範圍主要包括紀律衛生檢查、志願者服務、校際溝通、校內交流等,為鍛鍊學生、提高身心素質創造條件,全面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走向良性循環。

(三)展示自我教育的能力。1、建立團會制度,挖掘學生主體潛能。我校每周一次的團會積極引導學生團員參與,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關注學生的苦惱,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體現學生道德成長的需求。2、營造濃厚氛圍,激發自主管理意識。我校鼓勵班班有特色,生生有特長,讓學生組織個人書畫展、標本製作等活動,使學生既展示了才藝,又提高了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能力。3、開展演講比賽、足球比賽、文藝演出等大型主題活動,搭建學生自我管理及個性特長展示的平台。學校的“大事”由學生來操辦,放手讓學生組織自己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育教學

該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開放、民主、和諧、寬鬆”的教育方式。為適應素質教育的新要求,更多更好地培養“和諧發展”的優秀人才,該校加強了對師生互動構建模式的深入研究,在強調教學常規要求的同時,通過整合優質教學資源,完善課程設定體系,最佳化課堂育人模式等辦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金沙縣第一中學金沙縣

(一)完善課程設定體系,最佳化課堂育人模式。在落實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按照《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畫》和新課程要求,遵循保證必修課,豐富選修課,落實活動課,最佳化隱性課的原則,打破了原有的課程結構,積極構建了從行政管理到育人環境,從課堂教學到課外活動,從學校教育到社會實踐,從智慧型開發到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等多層面、多領域的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課程設定體系。同時以轉變教師觀念為切入點,以最佳化課堂教學設計為突破口,加快傳統型課堂向現代型課堂轉化的步伐,努力做到教學結構和教學過程的最佳化。

(二)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實施分層分流教學。貫徹“厚德”的辦學思想,落實以人為本,個性發展的人文內涵,在教學上要求強調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突出育人的層次性和差異性,實施分層、分流教學。在課程計畫、教學進度、學習難度的安排設計上要求面向全體,激勵優生,促進中生,轉化學困生,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建立“學校——教務處——年級——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一體化育人網路,組建遠程網路班等特色班,科學編制課表,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最佳化師資隊伍,劃分任務,重點落實,發展潛能,確保學生全面發展。

體育教學

金沙一中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學校體育工作條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和《中學生藝術教育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頒布的教學計畫和要求開足了體藝課程,紮實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藝活動,不斷完善體藝設施,積極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充分發揮體藝教育在陶冶學生情操、完善學生人格、和諧人際關係的滲透功能,以美促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

一、不斷完善體藝設施,積極營造濃郁的藝術氛圍:金沙一中不斷完善體藝活動的場館和各類設施設備。將足球場兩邊的圍牆全部繪上體育人體簡筆畫,並有獨立的學生畫室。學校每期都在舉辦學生個人或者集體書畫展,積極構建充滿藝術氣氛的校園文化,做到環境育人;利用學校資源優勢,通過圖片、石刻、音像等藝術形式開展默化教育,充分發揮藝術的陶冶功能;利用學科教學滲透藝術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滲透美育的主渠道作用。

二、以選項教學與課間跑操為亮點,凸現辦學特色:金沙一中按照《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標準理論,對體育課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打破傳統的年級及班級建制,進行了4—5個班級的重新組合,實行體育選項教學。體育選項教學是一項新的教學授課形

式,即學生根據學校運動設施的實際,從自己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水平以及社會、個人發展的需要出發,從學校為其提供的若干運動項目中選擇一至二項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學習,從而達到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學校實施的體育選項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鍛鍊的意識,也為教師專業特長的發揮開拓了用武之地。金沙一中始終如一地堅持課間操跑操制度,這對增強學生體質,凝聚團隊精神,釋放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跑操已經成為了該校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此外,該校還專門設立省內高中少有的跆拳道館,聘請省級跆拳道教練執教,取得較好成績,該校學生楊友之在廣州舉行的全國大眾跆拳道錦標賽上,榮獲78公斤級比賽第三名,取得參加“世界青年賽”的選拔資格。

三、以體藝團隊為龍頭,抓提高帶普及:金沙一中以校學生會為載體組建了器樂隊、廣播隊、舞蹈隊、話劇社、運動隊、文學社等體藝團隊,成立了美術、書法、器樂、武術、足球、籃球、桌球等興趣小組,將各班的體藝特長生和愛好者組織起來,安排專業教師開展培訓輔導,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藝水平,通過特長生和愛好者的輻射影響作用,帶動體藝活動的全面開展。通過體藝活動廣泛深入的開展,我校的體藝教育結出豐碩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來,該校學生參加體藝比賽有90人獲得縣級以上獎勵,在地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200篇,百餘名體藝特長生考入大專院校。

課外活動

該校從全民健身的高度和構建和諧校園的大局出發,把開展文體活動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從組織上經費上保障和支持。近年來,該校不斷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文體活動,從而達到了讓師生在一起運動,在運動中健身,在運動中交流的目的。整個一中校園洋溢著濃濃的和諧氛圍。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給學生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從而達到了培養創新實踐人才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目的。我校的學生社團遍布校園,學生演講、文學、書畫科技計算機舞蹈吉他足球武術籃球攝影、棋牌、園藝等十六個社團涵

金沙縣第一中學金沙縣第一中學

蓋了科技、藝術、人文、公益、體育五大領域。學校專門聘請校內外專業教師進行培訓輔導,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藝水平。

該校以育人為本,堅信沒有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就沒學校生動活潑的良好局面,沒有學校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每年一屆的學校秋季田徑運動會,不定期的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桌球賽、圍棋比賽、演講比賽、朗誦比賽、書畫比賽、歌詠比賽、辯論比賽以及個學科的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的陸續開展,提高了師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了團隊意識,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聯繫。通過社團活動廣泛深入的開展,素質教育結出了豐碩的成果。2005年,學校聘請了專職跆拳道教練對自願參加培訓的學生進行跆拳道訓練,成績顯著,在2006年廣州舉行的全國大眾跆拳道錦標賽上,金沙一中學生楊友之榮獲78公斤級比賽第三名,取得參加“世界青年賽”的選拔資格。而美術方面,學校倡導“體藝兼長”的特色,精心打造藝術人才,為此,學校多次舉辦學生個人書法展,個人畫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為學生陶冶身心的有效載體和平台。此外,以文學社社刊《香樟樹》為陣地,該校學生在地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達200餘篇,屢次在作文大賽中獲獎。

學校成績

金沙一中注重抓管理,出效益,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體藝人才不斷湧現,師生創新意識明顯增強,教師科研論文量大面寬,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屢獲大獎。學校聯考上線率穩步上升,教育教學質量始終保持在畢節地區前列。金沙一中共有11名同學考上清華、北大。其中1995年,李蘊瑤榮獲貴州省理科第三名。1999年,李果榮獲貴州省理科第三名,羅淵榮獲貴州省理科第十名。特別是2003年聯考,我校周鑫鑫、陳亮兩名同學分別考上清華、北大,創造了我校歷史性的輝煌。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以來,學生共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達100餘人次。2007年,該校乘“申示”成功的東風,聯考又獲得歷史性突破,全校本科上線人數309人,其中重點110人,比去年增長22.22%,其中康鑫同學以675分的實考分數名列畢節地區理科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吳煜同學以664分的成績名列畢節地區理科第三名,黃藝雅同學以610分名列全縣文科第一名。該校聯考成績居畢節地區前茅。

獲得榮譽

悠久的辦學歷史、光榮的革命傳統,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奠定了金沙一中堅實的發展基礎。特別是近年來,金沙一中領導班子與時俱進抓改革,聚精會神謀發展,著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辦學效益,使該校獲得快速而持續的發展。1998年,省委、省政府授予學校“文明單位”稱號,2000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授予該校“文明單位”稱號。2001年,省政府授予該校“貴州省普及中國小實驗教學示範學校”稱號。2002年,省委、省政府授予“紅旗文明單位”稱號。2002年、2006年,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分別授予《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稱號。2004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授予該校全國重點科研課題“21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稱號。2004年,省教育廳、教育工會授予“校務公開”先進單位稱號。此外,自2000年以來,畢節地區多次授予金沙一中“九創一評文明學校”、“文明校園”、“先進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連年獲得縣級表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