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嶺村

金嶺村

金嶺村位於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新城鎮東北,是開國大將徐海東故里。明末年間張八村劉氏在該村村東立廟,取名張八寺(廟於1958年拆除),現留有銀杏樹三棵,大的直徑有近3米,有四五百年的歷史,1964年"四清"運動時改為金嶺村。金嶺村是湖北省精準扶貧 試點示範單位、湖北省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單位、湖北省綠色生態鄉村旅遊度假試點示範單位。 2017年11月,金嶺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大悟縣在湖北的位置:湖北東部的中心;

大悟縣在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的位置:試驗區內

金嶺村 金嶺村

大悟縣在武漢1+8城市圈的位置:圈內,武漢北偏東;

金嶺村在孝感市的位置:北偏東約27度角。

金嶺村在大悟縣縣域交通的位置:京廣高鐵、京珠高速以東。

人口耕地

金嶺村截至2016年底共有村民小組13個,545戶,總人口1922人,常年外出人口827人,黨員34人。精準扶貧[1]開發前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60人,就是說占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其中民政低保人數共51戶,78人,總人口裡差不多每20人里就有1人。2015年8月,精準識別貧困對象工作隊經過入戶調查並初步核實,金嶺村極端貧困戶(A類)共45戶,45人;貧困戶(B類)共35戶,106人。

金嶺村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25畝,水面150畝,林地面積8954畝。現有水庫6座(東嶽廟水庫、韓溝水庫、沖里水庫、羅溝水庫、張灣水庫、東灣水庫)。

經濟概況

1、種養殖業

金嶺村以農業為主,精準扶貧前主要種植水稻、花生、油茶、板栗。其中油茶約6畝,板栗約300畝.近年來,村民依託自然資源,發展種養殖業,目前已有養殖戶4家,其中有養豬專業戶2戶,年出欄約15頭;養牛專業戶1戶,年出欄7頭;水產養殖專業戶2戶,年產魚約400斤。

2、打工經濟

金嶺村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約830人,占全村總人口的43%,主要分布在武漢、廣州、瀋陽等地,從事建築行業及工廠打工。

3、人均收入

人均年收入約7300元,外出務工人員人均年收入約3萬元。

4、房屋現狀

居住建築大部分建於1980年代,為磚混結構的一層獨院平房,也有一些二層小樓,有少部分土坯房,另有明清建築若干。其中危房201戶,土坯房198棟。

5、基礎設施現狀

1)、交通設施

(1)對外交通金嶺村現有一條北通豐店鎮、高店鄉,南通新城鎮的道路(張界線),瀝青路面,寬約6米,但部分路段破損嚴重。

(2)村內交通通村公路基本到達自然灣口,合計總長約7公里,灣內道路大多數未硬化,需要硬化道路約13.9公里.

2)、給排水

(1)給水:無集中供水系統,村民靠引山泉水及自建壓水井為主要飲用水源。

(2)排水:通村公路沿途有部分排水溝渠,灣內部污水無排水管道及處理設施,污水隨意排入小河、池塘或農田,水體變質現象嚴重。

3)、電力、通信:電力設施、通信電線電纜等通訊設備較為齊全,尚無光纜。

4)、能源:主要以麥稈、柴草等植物為燃料,少部分農戶使用灌裝液化氣。

5)、衛生設施:村中無公廁、垃圾池、垃圾箱、垃圾桶,無集中垃圾回收點,無垃圾處理場。

6)、公共服務設施:

(1)村級辦公樓為1992年建設,2層磚混結構,建築面積約為260平方米,房屋已嚴重破損,雨雪等惡劣天氣影響正常辦公,正在籌備異地重建;

(2)衛生室已按標準建成;

(3)村級級國小為兩層磚混結構房屋,無標準操場、跑道、籃球場等,需要改擴建。現有教師5名,學生56名。有一至三年級加一個學前班,教室5間,其中電教室1間.學校用地面積約3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滿足學校發展需要(四至五年級在新府國小上學,六年級在新城鎮國小上學)

6、森林植被現狀

金嶺村以前森林植被茂盛,因早晨空氣濕度大,易形成水霧,但後來遭到兩次毀滅性的破壞,由於濫砍亂伐,山上樹木很少,以前的“光霧山”現在被村民戲稱為“光無山”。

7、可深入挖掘規劃要素

1)、關於金雞嶺村莊由來的傳說。張姓大戶人家、鎮雞橋、照雞寺、金雞嶺、寨雞溝、寨雞山的故事可串聯成一條精品旅遊短線。

2)、宗教文化有一定底蘊,東嶽廟、寨雞廟、照雞寺都能尋覓到歷史痕跡。

3)、新建的嚴氏宗祠具有一定的鄂北豫南建築風貌,對部分房屋進行建築立面改造後可以形成特色農家小院。

4)、楚劇、鋼鐮大鼓、花鼓戲、皮影戲、劃龍船、舞龍燈、踩高蹺、採蓮船等非物質文化可以作為鄉村旅遊的節目進行包裝。

5)、傳統農耕工具、農耕技術、農耕果實可以作為弘揚傳統農耕文化,作為體驗課題來充實旅遊元素,比如建造農耕博物館,與基層組織的黨員民眾服務中心、遊客接待中心相互配套。

8、精準扶貧[2]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共設施不健全:無村級標識、農民活動廣場、福利院、幼稚園,村級辦公樓已成危房;

2)、道路交通環境較差:村內道路較窄,需改造,灣內道路部分為土路,急需修建;

3)、環衛設施缺乏:廁所數目較多,但隨意亂建,衛生設施條件較差,不能完全滿足村民使用要求,五統一的垃圾收集點,豬圈牛欄隨處建設,致使污水糞便橫流;

4)、無排水設施,多為自然散排,對水質污染嚴重;

5)、產業規模小,比較分散,資金、技術相對薄弱。

9、村民提出的願望

1、完善基礎設施、道路系統;

2、村內給、排水設施系統化建設;

3、健全公共服務設施,服務中心急需建設。

以上已經納入規劃,正在逐步解決。

精準扶貧規劃

摺疊一、規劃範圍

金嶺村旅遊規劃示意圖 金嶺村旅遊規劃示意圖

本次規劃範圍為金嶺村全村域,總面積為10.5平方公里。

摺疊二、規劃期限

2015年-2030年.

摺疊三、規劃總則

(一)規劃依據

(二)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解決農民最關切的實際問題為著力點,加快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構建集生產、生活與服務於一體的功能結構及相應的規劃組織模式。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總攬,堅持

摺疊四、張灣片區建築規劃整治設計

金嶺村小張灣片區規劃示意圖 金嶺村小張灣片區規劃示意圖

(張灣片區規劃總平面圖)

1、門樓廣場

2、水塘

3、展廳、茶室、

4、接待大廳

5、公共廁所

6、觀景平台

7、交通連廊

金嶺村 金嶺村

8、水井9、打穀場

10、鄉味餐廳

11、家庭套房區

12、藝術家工作區

13、鄉村百貨

3.4鄉村度假核心區

整體採用“手術式”的改造修複方式,保留原有片區機理,房屋形式。就現狀改現狀的基本方式,打造集住宿、休閒、工作於一體的鄉村旅遊驛站。

具體改造策略如下:

疏通空間,激活片區;

調整功能、增加通風、採光,解決現狀房屋不舒適的狀況,讓老房子“既好看,又好用”;擴大河塘,景觀與民居改造相輔相成。

技術經濟指標:

總用地面積:30825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4466平方米

其中住宿片區:2742平方米

工作室片區:1724平方米

綠化面積:15517平方米

官場面積808平方米

道路面積2227平方米

機動車停車位40輛

可同時容納人數:300人

五、金嶺村及周邊景點全域旅遊規劃

金嶺村及周邊景點全域旅遊示意圖:

大悟縣金嶺村及周邊全域旅遊示意圖 大悟縣金嶺村及周邊全域旅遊示意圖

南入村口村標

顏氏祠堂

東嶽廟

烏桕廣場、

左:

磨子溝商業街

映月湖觀光區

觀星谷汽車露營地

綜合服務中心

灄水源生態河谷

北入口村標

右:

金嶺村(局部)鳥瞰圖

小張灣鄂北民居展示

金鳳坡休閒步道

光霧山林果園區

黃金溝文化體驗區

張灣水庫

金嶺村旅遊鄉村建設情況簡介

金嶺村是湖北省委組織部精準扶貧 和第六輪“三萬活動”駐點村,位於大悟縣新城鎮東北部,距鎮區10公里、孝感北高鐵站14公里、縣城25公里,東與彭店鄉相鄰,南與新城鎮紅畈村接壤,西與高店鄉永年村相望,北與高店鄉涼亭村、豐店鎮九房溝村相連。全村13個村民小組,545戶1922人,其中黨員34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827人,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25畝,山場面積8954畝。

金嶺村 金嶺村

2015年9月,按照湖北省委統一部署,省委組織部駐點村調整到金嶺村。湖北省委組織部工作隊確立了金嶺村建設成為“精準扶貧、脫貧致富、新農村建設、鄉村旅遊”四個示範村的目標要求。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田園故里相約金嶺”已初顯成效,形成了以鄂北民居群、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汽車露營地、農業觀光園為一體的農業、休閒、觀光旅遊鄉村。

小張灣鄂北古民居

古民居建築以鄂北民居特色為主要突顯,整體呈現以“框結構、青磚體、土坯牆、石條門、實木頂、黑布瓦、飛龍檐”建築風格。以“舊建築、新結構”為原則,保留原有片區結構和房屋形式,以就現狀改現狀的基本方式,打造集住宿、休閒、工作於一體的鄉村旅遊驛站。建築整體分為家庭式住宿區、合院式住宿區、文化體驗區、藝術家工作區、河灘休閒區及河塘休閒區為主要功能劃分,其中家庭式套房16棟,可容納100人;驛站式標間15間,可容納30人;創意工作室9套,可容納38人。

觀星谷汽車營地

觀星谷汽車營地以農耕鄉愁文化為內涵,因地制宜開發打造集露營、房車、戶外、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特色汽車露營地。露營地主要以綜合服務區、主題露營區、休閒娛樂區、生態保護區四大功能分區。

觀星谷汽車營地 觀星谷汽車營地

一期完成清吧、篝火廣場、遊客服務中心主體建設,建成帳篷酒店6個,帳篷營位39個,房車營位6個,自駕車停車位80個。二期建設計畫完成戶外拓展及水上娛樂項目等。

烏桕廣場

烏桕廣場建設集商鋪、戲台、觀景平台、遊樂場、停車場於一體的遊客休閒娛樂集散中心。建立18間商鋪,提供給貧困戶進行經營受益或享受租金受益;搭建售貨亭,為民眾提供農家產品銷售平台。致力提高民眾收入,提供給遊客優質服務。

農業觀光示範園

農業觀光示範園打造農村原生態傳統種植觀光園,先後集中連片種植薯尖、油葵等農作物,目前“千畝油菜”觀光帶長勢良好;建設光霧山林果園區300餘畝,種植桃樹、李樹、杏樹、紫薇(含迎春花帶)4個版塊8萬餘株;打造20畝傳統蔬菜種植基地,建設宜人觀光荷塘,目前正在育苗。

種植業:

苗木種植板塊

苗木種植板塊主要分布在金嶺村兩側較為平坦的農田及坡地之中,以進行土地流轉的方式,採用“公司+農戶”的模式。

果木的種植分三種方式:

一.房前屋後、庭院全部採用果木綠化

二.沿金雞河兩側布置若干種果木基地

三.山體、青、油茶基地內點綴栽種。

生態林種植板塊

生態林主要沿著村莊兩側坡度較大的山體(東邊的光霧山、西邊的天崗)進行恢復性的栽植。現狀山體森林植被破壞嚴重,可選種松、柏、杉等四季常綠樹種及紅楓、烏桕,讓天際線綠起來、色彩美起來。

青茶、油茶種植板塊。

清茶、油茶主要沿山腰位置成板塊種植,點綴性地種植果木、花卉等可供採摘、觀賞性的經濟果木,營造“花果山”的觀賞效果。

經濟作物種植板塊

農村的主體是農民,農民生活的地方離不開基本農田。傳統型的水稻、小麥、花生、油菜,可在現有農戶的責任田地內進行生態種植。

果木種植板塊

黃桃、梨樹、李樹、枇杷、石榴、板栗

以“雞”為主題的小故事短線游(圖)

1.張家灣

2.鎮雞橋

3.照雞寺

4.金雞嶺

5.寨雞溝

6.寨雞山

驛站小院特色游

重點打造張家灣水庫農場農莊及小張灣、夏家田農家小院,為遊客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多樣化、多類型、本土化的體驗與服務,使遊客置身於大山中,盡享自然之美、農家風情,營造一種全方位的沉浸式體驗,充分融入金嶺村山水鄉間。

打糍粑--漢族節日風俗。主要是在春節、重陽節的時候,作為節日食品互贈親友及供客人品嘗。糍粑是以糯米、土豆為主料,經清水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趁熱迅速在石臼里搋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再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勁道。後來,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圖吉利。

金嶺村是大悟縣旅遊線路上的一個節點,北邊的龍潭水庫、李家沖水庫,東及東北的九房溝古建保護區、豐店水庫,西邊的孝感北高鐵站、大悟縣城、烈士陵園,東南的彭店水庫、靈山寺,西南邊的九龍禪寺、大山保衛戰紀念碑、徐海東將軍軍屬陵園等,都在以金陵村為圓心,以60公里為半徑的輻射圓圈範圍內。打通金陵村與豐店水庫、九房溝村古民居、彭店水庫紅葉觀光園等周邊景點的道路連線,即可使之融入大悟縣域綠色家園、紅色旅遊大體系。

文明建設

該村民風純樸、村民熱情,鄰里之間團結和睦。隨著經濟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了全面發展,村民的福利待遇不斷提高。該村也為全村村民連續數年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對獨生子女戶,由村統一繳納備用保險。

獲得榮譽

該村被鎮委政府授予“安全村莊”“文明村莊”等榮譽稱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