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城鎮

鄭城鎮

山東省平邑縣鄭城鎮地處東經117.38度,北緯35.15度交匯處,屬北溫帶季風區大陸氣候。全鎮88平方公里,4萬多人,是我國的金銀花主產地,年產銀花600萬斤以上,有中國銀花第一鎮的美稱。1999年投資120萬元,建成了占地20多畝的中國銀花交易中心,吸引了河南、河北、山西等10多個省市的客商,年交易量達1000萬公斤,成交額達2億多元,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金銀花之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鄭城鎮鄭城鎮
平邑縣地處東經117.38度,北緯35.15度交匯處,屬北溫帶季風區大陸氣候交通便利,郵電、通訊、衛生事業發達,電力供應充沛,資源豐富,素有“花崗石之鄉”、“中國金銀花”第一鎮之美稱。2005年,先後被山東省政府命名,新型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市級文明鄉鎮、衛生城鎮。

鄉鎮概況

鄭城鎮是全國金銀花主產區,以規模大、品種全、質優味佳、色澤純正、藥用價值高而聞名全國。2008年種植面積遍布全鎮88平方公里,約2000萬噸,年產400萬斤,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金銀花及優質苗木暢銷全國各地。市場流通量1000萬噸,營業額2.2億元。鄭城鎮已成為全國各大藥廠的中藥藥源基地和全國金銀花的集散地。2008年,開發產品有金銀花系列保健茶、金銀花系列飲料、金銀花連翹浸膏和部分中藥半成品及飲片等已達30餘種,鎮辦、私營加工企業30餘家。

1999年鄭城鎮投資120萬元,建成了占地20多畝的中國銀花交易中心,吸引了河南、河北、山西等10多個省市的客商,年交易量達1000萬公斤,成交額達2億多元,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金銀花之鄉”。鄭城鎮交通發達,西有津浦、京廣鐵路,北依兗石鐵路,東有國家大型深水日照港,臨沂飛機場和京滬高速公路。小城鎮規劃合理,配套設施完善,電力設施充足,有日供水2000噸的自來水廠一處。3處工業園區,4處農貿市場,1處金銀花專業市場,個體工商戶1000家,有么營企業48家,年財政收入600萬元。1998年12月,2000年2月分別被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新型鄉鎮”、“中心鎮”。

經省地質專家鑑定,擁有總儲量2億立方的孔雀綠、翠綠花崗石資源,該礦地質構造簡單,岩體裸露表面,整體性能好,易開採,成材率高,抗風化、耐腐蝕、吸水率低,是建築、雕刻工藝、化學工業等用材料,廣泛使用於牆面、地面、柱面、樓台亭閣、園林藝術等領域。全鎮現擁有鋸石機60餘台,磨光機70餘台,切割機50餘台,年加工各類板材近30萬平方米,是市縣重點扶持花崗石生產加工區之一。

經省地質二院探明的重晶石總儲量200萬噸,其質地優良,比重均達到4.2以上,是理想的石油、化工原料,該品系已被國家列為戰略性物資。鄭城鎮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還有石英石、石灰石、納長石、鉀長石、螢石等,礦產資源豐富,亟待開發。

這裡生產的農副產品、乾鮮果品等質優價廉,暢銷全國各地。

城鎮發展

鄭城鎮鄭城鎮
鄭城鎮著眼於大市場的形成、大流通的發展,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新興產業常抓不懈,經過幾年努力,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發展成為交通便利、商貿繁榮、高樓林立的現代化新型城鎮。小城鎮自九六年以來,連續四年被市、縣表彰為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99年1月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建設新型鄉鎮”;2000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鎮”。我們在小城鎮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立小城鎮大戰略的發展思路。繁榮發達的小城鎮是鄉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是廣大人民民眾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場所,建設小城鎮對於刺激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大意義,對於經濟發展、鄉鎮企業、第三產業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面對如此巨大的資源優勢,我們認識到要想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城鎮規模開發勢在必行,在全鎮上下達成了“沒有小城鎮的振興,就沒有全鎮經濟的騰飛,就沒有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立足本土發展的大舞台,就不可能實現農業發展、經濟繁榮、富民強鎮”的共識。為此我們把發展振興鄭城鎮經濟的突破口選在小城鎮建設上,確定了“經濟發展、城建先行”的工作思路,把小城鎮建設列入“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突破因循守舊的狹隘觀念和畏難情緒,堅持以經濟促城建,抓好城建促經濟發展,調動全社會參與城鎮建設的積極性

著眼長遠,科學規劃,高起點建設小城鎮。在城鎮建設中,本著積極穩妥求實的原則,圍繞整體目標,兼顧全鎮長遠利益和民眾的眼前利益,堅持規劃先行,著眼於高點起步,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不搞激進求成,力避短期行為。96年3月,鎮投資5萬元,邀請齊魯設計院的專家來鎮實地考察,對鎮駐地及周邊區域進行了詳細論證,拿出了全縣第一個鄉鎮駐地規劃,根據不同時期,不同要求,劃分了不同的開發範圍,為鎮區建設確立了發展藍圖。科學地規劃出了以博徐公路軸線的生活居民區、商貿區、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區、以地龐路為中心的行政辦公區、文化娛樂區等,確定了“四縱六橫”的總體交通格局,增強了城建工作的科學性、原則性和前瞻性。

在科學規劃、大力推進城鎮建設的同時,鎮政府也不惜重金加快鎮區硬體設施建設,自96年以來,鎮政府先後投資2200萬元,相繼拓寬硬化了17公里縱貫南北的博徐公路和10公里橫貫東西全境的地龐路鄭城段,兩條大動脈的開通,使鎮區幹道睛雨通行無阻;先後建成了自來水廠、液化汽站、供電站,解決了城鎮供水、供氣、供電問題;建成了中國小教學樓6座,醫院門診樓1座,較好地改善了教學和醫療條件;開通了有線電視和數字通信,開通了程控電話1600門,極大地改善了信息匱乏、通訊不便的狀況。同時,鄭城鎮還重視小城鎮的美化綠化,共建設綠化帶20000平方米,栽種冬青、紫葉李、法桐等苗木30000多株,新置草皮400平方米,設定了中心花壇,安裝路燈高桿燈100多盞。小城鎮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整體功能逐步提高,城鎮建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新的經濟成長點,收到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農業建設

鄭城鎮鄭城鎮
鄭城鎮始終把農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採取得力措施,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培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工業理念推進農業發展。鄭城鎮依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大力發展金銀花等農產品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在金泰藥業被評定為臨沂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又加大了對有發展潛力的寶健藥業、益生藥業的扶持力度,全力推動其向農字號龍頭企業衝刺。

發展特色種養項目最佳化產業結構。鄭城鎮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思路,堅持因村制宜,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提升傳統農業產業,壯大優勢農業產業,大力發展基地農業、品牌農業、特色農業,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種植和有機食品生產,逐步形成了金銀花、大金星山楂、烏克蘭大櫻桃、倉方早生桃等優質林果,高標準建設了科技示範園,有效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2008年,全鎮共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2個,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2個,果樹經濟林3000多畝。

以市場意識提升產業效益。通過組建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協會和櫻桃種植協會,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他們闖市場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協會這個信息、技術平台,引導農民走市場化道路、提升生產效益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特色旅遊

鄭城鎮鄭城鎮
自2007年以來,鄭城鎮黨委、政府依託“全國金銀花第一鎮”和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的優勢,圍繞“搞好旅遊開發建設農業旅遊強鎮”目標,加大對觀音山景區內外環境的保護力度,聘請省旅遊規劃設計院專家編制旅遊規劃。與山東華陽林業有限公司聯合,在景區內的九頂蓮花山崮頂建設3000畝文冠果生態觀光園,在景區內與3家企業建立2000畝金銀花GAP標準種植基地,建立了一處100畝金銀花新品種觀光園。景區內的1.6萬畝原生態松樹、槐樹林,連同景區周邊18萬畝金銀花,充分體現了綠色、生態、自然的農業旅遊內涵。景區內還有大型水庫———昌里水庫、長1000米的臥佛、高20米的天然石觀音、山楂王等景點,景區內還有八路軍115師桃峪高幹會議舊址、羅榮桓故居、肖華故居、蘇家崮戰鬥遺址、蘇家崮抗日烈士陵園等紅色旅遊景點,以及歷史文化景點鄭玄文化公園、鄭玄曬書台、鄭玄墓等。

景區內總長10公里的旅遊專線將景點串連一體,逐步形成金銀花採摘、水上遊樂、果園採摘、文冠果加工、金銀花制茶、花鄉自駕游等旅遊項目,著力打造“花、果、山、水”四位一體的特色農業旅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