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嶧山

鄒城嶧山,是我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海拔582.8米。

概況:
嶧山位於山東鄒城東南,方圓10餘公里,海拔582米。
嶧山摩崖及洞壁石刻累代以來不計其數,現存500餘處,最佳者為北齊的妖精洞(又名佛經洞)壁上的經文石刻,隸書,7行98字。唐,宋,元,明,清時代的大字群及刻石等,均為珍貴文化遺蹟。嶧山碑碣現存70多塊,多為元,明,清所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三次東巡,他登臨的第一個山即是嶧山,嶧山碑是他立的第一塊記功碑,複製碑現置於孟廟內,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秦嶧山碑是秦代保存下來的文字最多的石刻,雖經傳刻,仍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字及書法藝術不可多得的資料。
嶧山的奇特在於其罕見的巨石景觀。山上的花崗岩巨形石蛋群,華麗的石林及奇形怪狀的花崗岩滾古形成各種天然群雕,玲瓏別透,神奇秀靈。
嶧山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在《書經》、《詩經》、《太平御覽》、《史記》等歷史典籍中多有記載。嶧山之陽有春秋邾國古城遺址,嶧山之陰有屬大汶口文化的野店遺址。儒家創始人孔子曾在嶧山講學,現留有孔子登臨處石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道登嶧山,留下了秦嶧山碑,為研究中國書法之珍品。劉邦、乾隆、孟子李白杜甫歐陽修等帝王將相、文豪名擘,都曾登臨嶧山,留下了許多瑰麗的詩文墨寶、碑碣石刻,形成了豐富的文化積存。道教的隨山派、清靜派、龍門派及佛教僧徒都曾在嶧山清心修煉,歷代仙曲貫耳,因而道家稱嶧山為妙光洞天,僧佛則名嶧山為繹詩之庵。
嶧山,早在秦漢時期就著稱於世,它是中國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嶧山因其“怪石萬迭,山無土壤,積石相連,絡繹如絲,故名繹焉”。《詩經·魯頌》有“保有鳧嶧”的詩句。《書經·禹貢》有“嶧陽孤桐”的記載。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
司馬遷華佗、李白、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陸放翁趙孟頫董其昌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秦始皇立國之初,首次東巡齊魯,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嶧山,於驚嘆山石神工鬼斧、風光雋秀婀娜之際,命傑出的篆書大師、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頌揚“廢分封,立郡縣,統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嶧山碑就是秦始皇東巡的第一塊刻石。
嶧山有一種天造地設的自然美。 
一是石美。那參差嶙峋、玲瓏剔透、被地理學家稱為當今世界之奇觀的海蝕石,自不待說,滿山遍峪如禽如獸、靜動有之的怪石則數不勝數,使嶧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怪石如龜、如魚、如兔、如冠、如丸,子孫石、元寶石、五巧石、駱駝石、鸚鵡石、試劍石、八卦石……象形之惟妙惟肖,遠眺、近視、上仰、下俯之變幻無窮,千姿百態,使人嘆為觀止,難怪遊人無不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故嶧山與中華五嶽相比,其主要特點是石巧。
二是洞穴、泉水美。山上,磊磊巨石之下,有許多天然洞穴,據考察,有名洞穴144個。諸洞大如廣庭、小如斗室、縱橫通達、曲徑通幽、深邃莫測;且洞多有泉水,每每東北風起,百泉涌漲,雲氣洶湧,“嶧山戴帽”,大雨來到,其情景尤似仙山。
三是神話傳說美。女媧煉五色石神工補天,而將滾滾亂石疊成嶧山;梁山伯祝英台求學於“梁祝洞”;貞婦明志的“捨身台”;“金鐘化作石”;“騎鶴隱仙”升天去……千百年來,人們借物寄情,把許多美好的憧憬和願望變成種種神話傳說,曲折離奇,令人陶醉。
嶧山還是道家活動的場所,甚得歷代達官顯貴的垂青。多有慷慨解囊捐資修山之人。經過歷代慘澹經營,山上建有五大奇觀,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廟宇,宮殿廟庵數百楹,瓦縫參差,錯落山間,碧瓦紅牆,十分壯觀。
《孟子 盡心上》日: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東山,即指嶧山。它雄峙於鄒城市東南10公里處,104國道及京滬鐵路東側,自然景觀優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觀、鄒魯秀錄之美譽。
嶧山的靈氣,源於目不暇接的五大奇、八段錦、九龍洞、十二福地、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等。眾多的景點,使嶧山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於一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