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占祥

邱占祥

邱占祥,1936年3月出生於山東青島。古脊椎動物學家。 1960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1984年獲得德國美茵茲古堡大學博士學位。1991年開始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邱占祥從事新生代地層和古哺乳動物研究。在華南古新世紅層和哺乳動物群的發現與研究、中國犀類化石、中國新近紀食肉類動物化石研究及陸相地層劃分等方面作出一定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邱占祥院士圖冊 邱占祥院士圖冊

1936年3月10日生於山東青島。

1960年畢業於前蘇聯莫斯科大學地質系。

1982年獲德國“洪堡”獎學金,在德國美茵茲古登堡大學進修,並於1984年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所長(1991-1995)。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邱占祥從事新生代地層和哺乳類化石研究。證明了古新統在中國的廣泛存在,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古生物界的重大突破之一。在山西榆社建立中國第一個有豐富哺乳類化石和古地磁年齡的上新統完整剖面;在蘭州盆地把原定為中中新世的鹹水河組確定為早漸新世到中中新世的地層,發現了五個不同時代的哺乳動物化石層位;在臨夏盆地近70個化石地點中發現了8個不同層位的哺乳動物群,確認了該盆地是歐亞大陸最大的晚新生代哺乳動物化石產地和最好的陸相晚新生代地層剖面。將中國新近系分出15個有代表性的哺乳動物群層位(NMU),和歐洲的17個哺乳動物帶(MN)相對應,使該年代的生物與地層研究再次躋身國際前列。

•專著

專著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甘肅東鄉龍膽早更新世哺乳動物群邱占祥、鄧濤、王伴月 //

•科技成果

成果名稱完成人獎項時間
中國的三趾馬化石
邱占祥等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項目
1990
成果名稱完成人獎項
時間
中國路西尼和維拉方期鬣狗化石邱占祥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8

人才培養

論文題名作者指導老師學位
遼西四合屯脊椎動物化石群:地層、時代與古環境汪筱林邱占祥博士

社會任職

邱占祥兼任全國地層委員會委員,中國第四紀委員會常務理事。

獲獎記錄

1992年因華南紅層研究與同行一起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

目前健在的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