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姓

那姓

那姓(那古音:noh 奴個切)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81位。在現代他是極罕見的姓氏。源於春秋時期,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楚武王滅掉權國(今湖北當陽東南),改置為縣。公元前676年,權縣尹斗緡率領權人舉行暴動,被楚武王鎮壓下去。楚武王把權人遷往那處(湖北荊門縣東南那口城,有些人後來就以地名“那”為姓,稱那氏。那姓望族居丹陽(今安徽宣城)、京兆(今陝西長安東)、天水(今甘肅通渭縣西南)。

基本信息

簡介

那(nā)姓和那(nuó)姓,是2個不同的姓氏。那(nā)姓,是滿族宗族在遼東滿族氏族中為八大姓氏中的第七個姓氏,出自於音移的多音節滿族姓氏納拉氏(那拉氏)。納拉氏是以其歷史上氏族的居住地納拉河流域,以河名冠用姓氏的。納拉氏雖為滿洲著姓,但在明代氏族卻散居在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及各地方。史料對納拉這一姓氏的記載為:“雖為一姓,各自為族”。這樣,史料的記載就證實了明代納拉氏姓的女真人,並非同一宗族。另有那(nuó)姓,源於春秋時期,以地名為姓。

那姓溯源

源於子姓

那姓那姓
出自春秋時期的權國,屬於以國名為氏。西周初期,有一古權國,原來是由商王朝君主武丁後裔所建立的小諸侯國,公爵爵位,國君為子姓,建國君主叫子元,史稱權文丁。古權國故址在今湖北省境內漢水流域(今湖北當陽東南部),鄰近後來楚國之邊境。

周武王殷商後,再封子嘉為權國君主,號稱權甲公,是西周時期權國首任君主。他為周武王之弟,承周武王之命繼任權國君主,以持古權國之地。

權國國土面積不大,但國力卻相當強盛。楚國曾經從西周時期的楚熊渠開始至楚霄敖熊坎,連續十代君主都曾出兵攻擊權國,卻一直未能把權國滅掉,直到楚國的第十七代君主楚武王熊通執政時期,才最終實現了先君的夙願。

在春秋早期,楚武王為了與中原諸夏爭霸,開始有計畫地對漢水流域的諸夏蠶食,以擴張楚國勢力。權國傳至第二十二代君主權歸公在位的第十二年,即周桓王姬林十年(楚武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10年),楚武王親率大軍攻占了權國,將其地改設成權縣,命大夫斗緡為縣尹。

不久,斗緡又聯合原權國的貴族叛楚。楚武王當即作出果斷決策,發兵平叛,迅速包圍了權縣,捕殺了斗緡,然後將原權國的貴族皆遷往於楚國的那處城(今湖北荊門那口城),史書記載:“那處,楚地。編縣東南,有那口城”。編縣就是今湖北荊門一帶,從此,楚國每滅一國,便把該國的公族們皆遷到楚國的後方嚴加監管,並將該國故地多設為縣制,因俗以治之。後來,故權國人中就有以“那處城”之地名為姓氏者,稱那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uó(ㄋㄨㄛˊ)。那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武丁為得姓始祖。

源於地名

出自漢朝時期那縣,屬於以地名為氏。漢朝時期,西北地區有個那縣(今寧夏固原),在當地的少數民族中,有按漢俗以地名稱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近有學者疑其為某民族將原姓氏或部落稱謂取漢字諧音改單姓所致,但又眾說紛紜,無法明確指認是何民族、何部落、何姓氏,因此,到底原來是什麼姓氏稱謂,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ē(ㄋㄜ)。

源於大宛國

出自漢朝時期大宛國破落那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漢朝時期,西域大宛國(今亞費爾乾納盆地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中有破落那氏,以部落名稱為氏,亦稱婆羅那氏,是大宛國的附庸。

漢武帝劉徹在西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於西域地區發動了一次針對匈奴的戰爭,並取得了大勝,殲滅匈奴九萬人,清除了通往中亞大宛國的障礙。然後,漢武帝數次派使者沿當年張騫的足跡來到大宛國,不惜用重金以交換汗血馬。但大宛國王認為漢朝鞭長莫及,因此一次次地拒絕了漢武帝的請求。最後一次,漢武帝甚至派遣使者韓不害帶著一匹用黃金鑄造的巨大金馬和許多貴重禮物去交換汗血馬,大宛國王雖然仍不想交出寶馬,但又非常想要漢武帝送來的寶物,便乾脆殺死了使者韓不害,奪取了所有禮物。

漢武帝終於找到了出兵的藉口,他先派遣一支由三千豪無戰鬥力的兵馬組成先遣部隊,大張旗鼓地聲稱去討伐大宛國,隨後派遣著名的貳師將軍李廣利調集二十萬大軍在敦煌地區集結待命。

那支先遣部隊全都是由罪犯和惡少們組成的,在出發時沒有給他們攜帶充足的給養,令其沿途向各國強行索要,如果不交出糧食,就被視為是大宛國的同謀,由此激怒並探視大宛國的實力以及行軍路線。不出所料,這支先遣部隊不久就被大宛國的軍隊殲滅了,大宛國由此麻痹大意,認為前來的漢軍不過如此。

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隨後的貳師將軍指揮二十萬大軍沿著殲滅那支先遣部隊的大宛軍隊退回國的足跡,迅速包圍了大宛國,由於大宛國的飲水全取自城外,漢武帝特意派了幾位水利專家隨貳師將軍同行。貳師將軍在水利專家的指引下切斷了大宛都城所有隱蔽的引水系統,先困城半月,之後一舉攻克大宛國,砍下大宛國王的腦袋帶回漢朝,而將其子孫們的頭顱祭祀在漢使韓不害的墓前,由此,漢武帝迅速征服了整個大宛部落,獲得了良好的種馬資源,並清除了絲綢之路附近的所有障礙。大宛部落的破落那氏族人,其後代在後來的漢化過程中,有人取諧音漢字改為單姓那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源於羌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東漢時期,西北、西南地區的羌族、夷族中,有一部份人漢化過程中,取諧音漢字改為單姓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ē(ㄋㄜ)。

源於鮮卑族

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慕容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族拓拔部中原來就有那氏,在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在進行漢化改革的過程中,漢化後依舊稱那氏,後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源於蒙古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納賴氏,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raiHala,所冠漢姓即為那氏。

⑵.蒙古族那莫氏,亦稱奈曼氏,源於遼國時期蒙古乃蠻部,以部為氏,世居敖漢(今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iman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為那氏、莫氏等。

⑶.蒙古族鼐奇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中的那顏吉歹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ikite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為那氏。

⑷.蒙古族納雅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那雅勤部,以部為姓,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ya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那氏、納氏等。

⑸.蒙古族納伊氏,世居呼倫貝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yi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為那氏、納氏、伊氏等。

除了蒙古族那莫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ㄋㄨㄛˊ),其他蒙古族納賴氏、鼐奇特氏、納雅氏、納伊氏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ㄋㄚ)。

源於回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中的那姓,有三個主要的來源:

⑴.西域回回那那罕,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中期(公元1430年左右)率族人入附明朝。後徙居安徽全椒衛所,改漢名為陳景通。在其裔孫中,後有冠漢姓為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⑵.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兒,在明英宗朱祁鎮正統中期(公元1442年左右)入附明朝。入朝後,那罕帖木兒被授職為錦衣衛指揮同知。卒後其子倒刺火者襲職。至其孫子一輩時,有人改漢姓為那氏,有人改漢姓為郁氏,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⑶.滿族中的查喇拉氏,後改漢字單姓為那氏,清朝中期該族人中有入伊斯蘭教者,將那氏帶入回族之中。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uó(ㄋㄨㄛˊ)。

除了回族查喇拉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ㄋㄨㄛˊ)以外,其他回族那那罕後裔、那罕帖木兒後裔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ㄋㄚ)。

源於滿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夸爾達氏,亦稱夸爾那氏、夸哈那氏,滿語為KuwardaHala,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所冠漢姓為那氏、桑氏等。

⑵.滿族那勒加氏,滿語為NalgiyaHala,滿族脫譜姓氏,亦稱那爾加拉氏,北京市滿族有此姓,世居地待考,後多冠漢姓為那氏。

⑶.滿族那木圖氏,滿語為NamutuHala,世居諢都和色(今地待考),人口極其稀少,所冠漢姓即為那氏。

⑷.滿族納塔氏,滿語為NataHala,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納坦部,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稜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那氏、白氏、納氏等。

⑸.滿族囊佳氏,滿語為NanggiyaHala,源為海西女真的後裔,世居綽爾河流域,所冠漢姓即為那氏。

⑹.滿族訥哷氏,亦稱那爾氏,滿語為NereHala,世居黑龍江兩岸,所冠漢姓為那氏、春氏、康氏等。

⑺.滿族烏魯哩氏,亦稱吳魯哩氏,滿語為UluriHala,漢義“獼猴桃”,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為那氏、石氏、趙氏、吳氏等。

⑻.滿族諾拉氏,滿語為Noramongu,是著名的老滿洲部族,人數很少,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後多冠漢姓為那氏。

⑼.滿族納拉氏,亦稱那拉氏、納喇氏,滿語為Naramongu,在文獻《遼東納拉氏譜書》中有記載:海西女真四部輝發部的先世,原系黑龍江東海岸窩集部尼瑪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伊克得里氏,滿語為IkderiHala),其始祖為昂古理、興濟理二人,自黑龍江載木植主獲利,移遷於察魯居焉!察魯地有扈倫國納拉氏噶揚阿、圖莫圖二人平素結好深厚,俱由察魯移居張地,四人聚約修睦,昂古理、興濟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納拉氏。清朝中葉以後多稱那氏、納氏、康氏等。

⑽.滿族葉赫氏,滿語為YeheHala,漢義“盔頂”,本葉赫河之名。葉赫部的先世系蒙古土默特部,始祖興懇達爾漢,奉明成祖皇帝朱棣之命,率其部民兵等衛守開原界北圍場,後興懇達爾漢滅了扈倫納喇部,兼併其民眾那拉氏(納喇氏),遷徙至葉赫河兩岸(今吉林葉赫河),改稱為葉赫部,以部為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因此有族人稱葉赫那拉氏(如慈禧太后即其後裔)。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那氏、葉氏、納氏等。

⑾.滿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章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滿語為JanggiyaHala,世居章佳(今遼寧新賓章京河畔)、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馬爾墩(今遼寧新賓上夾馬爾敦村)、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後有蒙古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蒙古族那氏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歸化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所冠漢姓為那氏、張氏、尹氏、章氏、杭氏、車氏、英氏、寧氏、桂氏等。

除了滿族諾拉氏、葉赫氏、納拉氏、章佳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ㄋㄨㄛˊ)以外,其他滿族夸爾達氏、那勒加氏、那木圖氏、納塔氏、囊佳氏、訥哷氏、烏魯哩氏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ㄋㄚ)。

源於鄂溫克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鄂溫克族那克塔氏,世居郭絡羅(今內蒙古阿榮旗得力琪爾)。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kta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那氏。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uó(ㄋㄨㄛˊ)。

⑵.鄂溫克族那哈密瓜塔氏,亦稱納哈塔氏,源出金國時期鄂溫克納合部,世居郭絡羅溝(今內蒙古阿榮旗得力琪爾)、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區扎羅木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hata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那氏、納氏等。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源於彝族

出自明、清時期雲南彝族那氏土司,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雲南彝族那氏土司,源出雲南彝族羅婺部族,是彝族六祖德布德施的後裔,由明太祖朱元璋賜姓為那,在明朝時期出任沅江軍民府土知府。

彝族那氏土司於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開始擔任知府之職,其世係為:那直→那榮→那邦→那中→那瑞→那禎→那璲→那靖→那端→那欽→那憲→那鑒→那從仁→那恕→那天福→那嵩,一直到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被撤消知府之職。

到了清朝時期,又有一支那氏土司出現。該支那氏土司原為明朝時期鳳氏土司的後裔。自明朝鳳繼祖叛亂之後,明朝政府實施改土歸流,流兵開始在雲南武定境內到處追繳其殘部。鳳氏餘部於明萬曆年間逃往武定西北,為躲避追殺,分別易姓為那氏、李氏。易姓後的李氏逃往武定縣環州一帶,建立起了後來的李氏土司家族;而逃遁往萬德地區方向的那氏,先在大黑山安營紮寨,後由於該地氣候寒冷,且缺水短糧,故而從大黑山搬移至萬德滑石板山坳的大寨子。清康熙末年,該部首領那備從大寨子遷入萬德村,建起了土司城堡,成為當地著名的那氏土司,萬德鄉萬德村是那土司政治權利中心,為土司城堡所在地。

清朝時期,那氏土司制共沿襲了十代:那天鳳、那備→那德洪→那嘉猷→那顯宗→那振興→那嘉猷→那仁安→那靖保→那安和卿。其統轄的範圍大致為武定縣北部大部,東至今祿勸老過,南至武定縣城北,西至金樹溝,北至金沙江沿岸以四川會理為界。

民國以後,那土司勢力漸衰,西南面已逐漸被分割出去。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經過萬德自烏、馬德平人民反土司起義後,南面轄區又再次縮小,所轄範圍為萬德鄉、己衣鄉全部,發窩、田心、東坡鄉部分村寨。

彝族的兩支那氏承襲明皇所賜姓氏,並在明朝時期有融入白族者,主要分布在大理、鳳慶一帶,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子元(權文丁)、那那罕、那罕帖木兒、依克得里·昂古理(納拉·昂古理)、依克得里·興濟理(納拉·興濟理)、納拉·噶揚阿、納拉·圖莫圖、默特·興懇達爾漢(葉赫·興懇達爾漢)、那直、那天鳳。

遷徙分布

那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源姓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八十一位門閥。

今遼寧省的新賓縣、瀋陽市、蓋縣、岫巖、大連市、西豐縣,吉林省的安圖縣,山西省的孝義市,江蘇省的江陰市,浙江省的金華市,四川省的德陽市、劍閣縣,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市,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均有那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南朝陳國後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縣一帶,唐朝時期被併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於今江蘇省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堂號

丹陽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循法堂:明朝的那嵩,世為知府。那嵩沿襲祖職為沅江土官,嚴格遵照國家法令,循法無過。

九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家譜文獻

葉赫納蘭氏族譜,(清)常英輯,興泰,玄孫祥安多次修編,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那興泰初修序,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那興泰二修序,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那興泰三修序和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那祥安四修序。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那蘭氏八旗族譜,(清)額騰額,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納蘭氏八旗族譜二十二卷,(清)葉赫納蘭·額騰額輯,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那拉族氏譜,(清)祥安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全國正白旗滿洲葉赫那拉氏宗譜,(清)祟秀纂,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那拉氏宗譜,(清)延陞編,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滿蒙旗姓葉赫那拉氏宗譜,(民國)庚延纂,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那氏族譜,(民國)那壽山主持修譜,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鳳城滿族自治縣那家。

遼寧鳳城那氏家譜一卷,(民國)那壽山纂,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鳳城縣檔案館。

字輩排行

雲南大理那氏字輩:“仕子品維正”。

雲南鳳慶那氏字輩:“義朝國建家(嘉)”。

四川劍閣那氏字輩:“元明顯通順天文耀宗欽”。

遼寧岫巖那氏字輩:“曾承宏基業萬世可景昌勤儉榮華遠富貴永吉祥”。

吉林長白山那氏字輩:“必是文員登金榜學禮書傳家”。

黑龍江那氏一支字輩:“洪槐萬瀛恆兆”。

那氏一支字輩:“興再正順家永秀廷宗”。

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姓啟那處;望出丹陽:全聯典指那氏源流和郡望。

楊州布德;遼左彰名: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那椿諾,官揚州刺史,為政清廉,布德及民,深受百姓愛戴。下聯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後燕人那頡,官遼西太守,有政績,盛名一時。

五言通用聯

惠德及庶民;功績著遼西: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揚州刺史那椿諾事典。下聯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後燕遼西太守那頓事典。

六言通用聯

蘇圖共督七省;彥成連仕三朝: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太子保那蘇圖,滿洲鑲黃旗人。歷任七省總督。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直隸總督太子太保銜那彥成,滿洲正白旗人。歷仕清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七言通用聯

丹心一片為百姓;陽光萬尋照九州: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那氏望族居住地“丹陽”二字的嵌名聯。

遼左著軾熊之績;維揚貽琴鶴之風:上聯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後燕遼西太守那頓事典。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揚州刺史那椿諾事典。

那姓名人

那頡:(生卒年待考),後燕人。著名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大臣。官至遼西太守,有政績,盛名一時。

那春諾:(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官至揚州刺史,他為政清廉,布德及民,深受百姓愛戴。

那貴:(生卒年待考),永曆二年(1648年)肇基原籍陝西西安府富平縣少乾鄉高堂里(今留古鎮義合村)人氏,自幼誦讀堪深經術而武備曾在四川省瀘州小市鎮(小石徑)為官。

那志甫:(生卒年待考),那貴之子,任利州衛;那志甫之子那景任劍州軍標。

那鑒:(公元?~1552年待考),彝族;雲南元江人。著名明朝土官(土知府)。

那嵩:(公元?~1659年待考),傣族,字維岳;雲南元江軍民府人。著名明末清初官吏。

那彥成:(公元1764~1833年),滿族,章佳氏,字韶九,一字東甫,號繹堂,大學士阿桂之孫;滿州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大臣。

那蘇圖:(公元?~1749年待考),滿族,戴佳氏,字羲文;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大臣。

那蘇圖:(1871~1944),蒙古族,烏爾圖氏;內蒙古杜爾伯特旗五努圖克後新屯人。近代蒙古官吏、史學家。系蒙古杜爾伯特布爾只斤氏台吉,成吉思汗促弟哈布圖哈薩爾後裔,曾被封為輔國公、貝子爵位,其福晉布爾其其格,品德高尚,於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被封為輔國公夫人。作為維新派人物,那蘇圖在杜爾伯特近代史上是有所作為的,可惜克乘對其記錄鳳毛鱗爪,研究其史跡是件頗艱難的事情。

那英1967年11月27日~):滿族,遼寧瀋陽人。中國著名女歌手,代表作品有《征服》、《心酸的浪漫》、《一笑而過》等。

那威(1968~):滿族,出生於吉林長春。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就職於美國IBM公司。現為電視主持人,並偶爾“觸電”。曾經對五子棋在中國的普及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被授予五子棋榮譽九段。

那啟剛:(1943~),錫伯族;遼寧鳳城人。著名基礎教育家。

中學高級教師。1968年於遼寧師範學院畢業。現任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兼物理研訓員。中共黨員。桓仁滿族自治縣第一、二、三、四、五、六屆政協委員。

曾有十餘篇教育科研論文在省市縣獲獎。其中《根據桓仁山區特點開展教學研究》一文被縣科協評為優秀論文。《發揮教研員在物理教研中的作用》、《當前教學工作中應著重抓好常規教學管理》等五篇論文獲市級優秀論文證書。《試論1986年遼寧省國中升高中物理試題》、《實施素質教育,繼續教育是關鍵》二篇論文獲省級優秀論文證書。《貫徹調整意見的幾點做法》一文在省級刊物《教學研究與指導》上發表,在編者按中給予高度評價。提交的《關於對我縣實施素質教育的建議》建議案,在縣政協第六屆二次會議上宣讀,得到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那木拉:(1948~),蒙古族;內蒙古烏蘭浩特人。著名電台主任編輯。中共黨員。畢業於內蒙古大學中文系。現任呼倫貝爾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系內蒙古記協理事。

那國學:(1949~),滿族;黑龍江阿城人。黑龍江省阿城市水利局局長兼黨委書記。他本人於1994年、1995年連續兩年榮立哈爾濱市工等功,1995年被水利部授予水土保持執法先進個人。

那業林:(1950~),錫伯族;遼寧鳳城人。著名法律工作者。雞西市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工作人員,政協雞西市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那學榮:(1959~),滿族,女;新疆奇台人。1990年擔任奇台縣圖書館館長一職。連續六年被評為圖書館支部和縣直機關黨委的優秀黨員;在單位業務考核中,連續八年被評為優秀。在其正確的領導下,奇台縣圖書館被評為1996年度昌吉州先進單位、1997年度縣治安模範單位。1998年被命名為國家三級圖書館,自治區二級圖書館,縣文明單位。

那拓祺:(1961~),滿族;遼寧蓋縣人。著名新聞工作者。1984年7月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畢業,分配到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工作,1992年8月調湖北省新聞出版局任辦公室主任。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湖北省編輯學會副秘書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