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緡

斗緡(公元前?~前691年待考),羋姓,斗邑人(今湖北鄖西)。著名春秋時期楚國權尹。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上記載,權,原是顓頊帝之後,子姓,是商武帝後裔。在西周初期被周武王封在權邑,建立了權國。春秋時期,斗緡率軍跟隨楚武王滅了權國,被楚國吞併侯的權成為楚國的一個邑地。

楚武王滅權國之後,在楚武王四十三~五十年(公元前698~前691年),楚武王開始進行國政改革,壓縮王室許可權。就乾脆封賞有功的公族大夫斗緡為權邑尹,負責管理原先的權國人民。

斗緡在權邑建立了稱為“縣”的地方政治體系,楚國自此出現了由楚王直轄的縣級地方政權機構,中國歷史上開始產生“縣”的區域管轄建制。

後來,斗緡卻莫名其妙地率領原權國遺民造起反來(史書未載原由),以圖恢復國制,結果在楚武王大軍圍攻之下告敗,自己也身死於權縣。

以後,斗緡的子孫以祖先的封地作為姓氏,反而稱為權氏,全家族變到被自己所滅的子姓世系中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