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5年

公元235年,馬克西米努斯(公元235年—238年間在位)第一位從身曼族的皇帝,晉宣帝青龍三年(公元235年),武都氐王苻雙率其眾六千人來降並世居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縣東南)。公元235年,塞維洛王朝結束,大萊波蒂斯從此一蹶不振,再沒有出現先前那種帶有明顯政治色彩的大規模興建。

古羅馬

公元235年,塞維洛王朝結束,大萊波蒂斯從此一蹶不振,再沒有出現先前那種帶有明顯政治色彩的大規模興建。
馬克西米努斯(公元235年—238年間在位)第一位從身曼族的皇帝。公元235年在得悉馬克西米努斯登位的訊息以後阿非利加院轄省擁立了代執政官安東尼烏斯·哥狄安和他的兒子哥狄安二世,元老院承認了對兩個哥狄安的選舉,但哥狄安父子隨即在與奉命鎮壓的軍隊交戰中被殺。元老院隨即選舉了元老蓬配努斯·馬克西米努斯和巴爾比努斯為皇帝抵抗馬克西米努斯,義大利也最後一次振作起來保護自己的國門,公元238年圍攻阿魁萊亞失敗的近衛軍殺死了馬克西米努斯內戰結束。

中國大事件

1.晉宣帝青龍三年(公元235年),武都氐王苻雙率其眾六千人來降並世居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縣東南)。
2.曹魏明帝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
3.公元235年(三國吳嘉禾4年) 吳王孫權遣謝宏赴高句麗,拜位宮單于。
4.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司馬懿遷為太尉,累增封邑,京都洛州一帶發生大災,司馬懿從長安運糧五萬斜到京師。
5.公元235年,中國馬鈞研製出用齒輪傳動的自動指示方向的指南車(司南車)
6.公元235年 (魏青龍三年),幽州刺史王雄魏明帝詔旨,派刺客把軻比能刺死,鮮卑從此“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
軻比能,鮮卑族,屬“小種鮮卑”(鮮卑的一支)。是繼檀石槐之後的又一位鮮卑族著名首領。以勇健、斷法、不貪財物著稱。235年(魏青龍三年),卒。
東漢末年,黃巾、黑山農民起義軍潰敗後,一部分逃入鮮卑部,軻比能集團開始強盛起來。218年(魏建安二十三年),軻比能殺掉步度根(東鮮卑部落單于)的哥哥扶羅韓,占領了代郡。220年(魏黃初元年),軻比能向文帝曹丕獻馬,曹丕封他為附義王。不久,軻比能又先後交還留居鮮卑的漢人1500多家,與代郡烏桓共驅牛馬7萬多匹與魏互市。軻比能在搞好與曹魏的關係之後,開始與步度根集團展開了兼併戰爭。
軻比能與步度根從222年(魏黃初三年),開始互相攻戰。但由於步度根才能不及軻比能,步度根失利,軻比能占領了雲中等郡。曹魏統治者害怕軻比能勢力強大後威脅自己的統治,於是採取離間、征伐等手段插手軻比能與步度根之間的戰爭。黃初末年,雁門太守牽招利用軻比能與步度根的矛盾,唆使步度根進攻軻比能,殺死了軻比能的兄弟苴羅侯,加深了步度根與柯比能之間的仇恨。柯比能在吞併步度根集團、統一漠南以後,又率軍越過句注山(又稱句注陘、陘嶺、雁門山、西陘山,在今山西代縣北)南下,進逼雁門、太原諸郡。曹魏以雁門為塞,令河西鮮卑附頭以10多萬家屯戍上館城。234年(魏青龍二年),并州刺史畢軌出征軻比能,結果在樓煩(在今雁門關北)一戰,曹魏軍主將被殺,全軍覆沒。軻比能遂占領雁門郡的部分地區。
約在222年 (魏黃初三年)以後,軻比能與東部鮮卑素利等相互爭戰。228年 (魏太和二年),軻比能、素利、彌加又聯合起來,共結盟誓,相約不以馬匹與曹魏互市。曹魏烏桓校尉田豫嗾使素利違盟,出馬千匹與魏交易,軻比能以素利違盟,遂出兵攻擊。素利求救于田豫,田豫率西部鮮卑附頭等出塞攻軻比能,還軍至馬城(今河北懷安縣北),軻比能率兵3萬騎圍之7日,後經上谷太守閻志調解,軻比能才解圍而去。不久,素利死,其弟成律歸繼承王位,軻比能很快統一了“東部大人”所領的鮮卑集團。
經過十幾年的兼併戰爭,軻比能重新統一了漠南地區。從五原、雲中二郡東抵遼河一帶地域;包括今內蒙古後套以東、呼和浩特平原、烏蘭察布丘陵、錫林郭勒草原和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即原檀石槐聯盟的東部和中部,大體上都成為軻比能的轄區。軻比能重新建立起一個鮮卑部落聯盟。這個聯盟比檀石槐的聯盟規模小,存在的時間也較短。
軻比能時期,鮮卑與漢族的關係日益密切。許多邊關郡塞,都是鮮卑、烏桓、漢族錯居雜處地區。內地漢人通過各種方式向鮮卑居住地區移徙流動,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歷史動向。流向鮮卑地區的漢人,有政治上失意的貴族、官僚,軍事上失敗的邊將,還有內郡的士大夫。向邊郡大量流動的人口是農民,他們或因自然災害,或因逃避租役,而逃往鮮卑地區。還有許多漢人是在戰爭中被鮮卑擄掠的人口。這樣,漢族的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術逐漸傳播到鮮卑族人民中間。有的人幫助鮮卑人興城築寨,有的人教鮮卑人製造兵器鎧盾,有的人教鮮卑人漢文、漢語。漢族的經濟和文化促進了鮮卑社會的發展。
231年 (魏太和五年),蜀漢諸葛亮出兵圍攻祁山(今甘肅西和縣西北),遣使者聯合軻比能共同攻魏。軻比能率軍至北地石城(今甘肅皋蘭縣西北)接應蜀兵。魏朝得知這一訊息後十分震驚,感到軻比能的威脅越來越大,於是暗中計議殺害軻比能。235年 (魏青龍三年),幽州刺史王雄奉魏明帝詔旨,派刺客把軻比能刺死,鮮卑從此“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軻比能領導的部落聯盟也宣告瓦解。從公元190年前後軻比能成為鮮卑首領以後,至235年被刺死,共執政40多年,是繼檀石槐之後再度統一鮮卑的傑出人物,對鮮卑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7.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征曹宇入朝仕官。
曹宇,字彭祖,魏武帝曹操之子、魏元帝曹奐之父。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鄉侯。二十二年(公元218年),改封魯陽侯。

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進爵為公。三年(公元222年),為下邳王。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單父縣。

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燕王。明帝曹睿年少時與曹宇親近,到了即位後又寵幸曹宇賜與王位。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征曹宇入朝仕官。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宇回鄴城。二年夏,又被征詔而回京都。冬十二月,明帝患病嚴重,拜曹宇為大將軍,囑咐後事。受詔命四日,曹宇堅持退讓;明帝亦改變意思,免曹宇官。三年夏,回鄴城。

景初、正元、景元中,一直累積增加食邑,一共達五千五百戶。其子常道鄉公曹奐,在高貴鄉公曹髦被弒後入繼大宗,是為魏元帝。
8.公元235年後主建興十三年,春正月,楊儀被廢為庶民,徙漢嘉郡。楊儀至徙處,又上書誹謗,辭指激切,朝廷於下郡收押楊儀。結果楊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