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4年

公元284年是農曆甲辰年(龍年);西晉太康五年。

大事記

(圖)戴克里先戴克里先

11月20日——戴克里先加冕為羅馬皇帝。戴克里先(245年-312年,拉丁文: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原名為狄奧克萊斯(Diocles),羅馬帝國皇帝,於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其結束羅馬帝國的第三世紀危機(235年—284年),建立四帝共治制,使其成為羅馬帝國後期的主要政體。其改革使羅馬帝國對各境內地區的統治得以存續,最起碼在東部地區持續了數個世紀。

出生

(圖)司馬熾司馬熾

司馬熾——中國西晉第三位皇帝(313年去世)晉懷帝司馬熾(284年-313年),字豐度,西晉的第三代皇帝,司馬炎的第二十五子。武帝太熙元年(290年)司馬熾被封為豫章王,四月,司馬炎病死。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在晉惠帝在位期間爆發的八王之亂中,司馬熾並未加入亂事,並且行事低調,不太熱衷於交結賓客,愛好鑽研史籍。司馬熾本人並無雄才大略,最初擔任散騎常侍, 永康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廢晉惠帝時,司馬熾的散騎常侍也被罷黜,同年四月晉惠帝復位後,改元永寧元年,熾任射聲校尉。永寧三年(304年)出任鎮北大將軍,同年被立為皇太弟。但是立司馬熾為皇太弟,是由於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對立之下的結果,其實司馬熾本人並沒有權力的野心。311年六月劉淵之子劉聰的軍隊攻入洛陽,晉懷帝在逃往長安途中被俘,太子司馬詮被殺,史稱永嘉之禍。晉懷帝被送往平陽,劉聰告訴他:“卿為豫章王時,朕嘗與王武子(濟)相造,武子示朕於卿,卿言聞其名久矣……。”後封為會稽公,並被囚禁。313年一月,晉懷帝在正月的朝會上被命令為斟酒的僕人,有晉朝舊臣號哭,令劉聰反感,不久用毒酒毒殺之,享年30歲,葬處不明。
苻洪(284年-350年),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是前秦政權奠基者,亦是前秦開國君主苻健之父。苻雄是其另一子。本姓蒲,原名蒲洪,後以讖文有“草付應王”,遂改苻姓。死後被追謚為惠武皇帝,廟號太祖。

逝世

(圖)孫皓孫皓

孫皓東吳末帝(242年出生)孫皓(242年-284年),字元宗,中國三國時代東吳的第四代君主(264年—280年在位)。他是孫權被廢去皇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孫和的長子,也是東吳的最後一位皇帝。孫皓曾任用陸遜的族子陸凱為丞相。陸遜次子陸抗亦被孫皓委派鎮守西陵等處的邊防。兩人均是東吳名臣。據正史記載,孫皓曾對兩人的直諫有所不滿,但因他們家族勢大,孫皓始終沒有懲罰他們,但在陸凱死後把陸凱家人放逐。陸凱、陸抗二人於269年和274年相繼去世。吳國失去了兩位重臣,政局轉壞。不久,西晉內部達成了伐吳的一致意見,遂於280年揮軍南下。在西晉強大的軍事攻勢下,吳軍毫無抵抗之力。結果建業陷落,吳國滅亡,孫皓本人也成了晉武帝的俘虜。孫皓歸晉之後,被賜號為歸命侯,在洛陽居住,有一回晉武帝問孫皓:“聽說你在吳國時剝人面、刖人足,有這回事嗎?”孫皓回答說:“作為人臣而失禮於君主,他就應當受這種刑罰。”四年後去世。
努梅里安,羅馬皇帝,(262年—284年),新羅第13代君主,姓金、為第一位金氏新羅君主、金氏始祖金閼智之後人,出身於雞林。 脫解尼師今得金閼智,養於宮中,後拜為大輔。 金閼智生勢漢、勢漢生阿道、阿道生首留、首留生郁甫、郁甫生味鄒尼師今之父仇道。 母朴氏、葛文王伊之女,妃昔氏光明夫人、助賁王之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