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義宗倍

 義宗,名倍,小字圖欲,太祖長子,母淳欽皇后蕭氏。幼聰敏好學,外寬內摯。神冊元年春,立為皇太子。

遼義宗倍

義宗,名倍,小字圖欲,太祖長子,母淳欽皇后蕭氏。幼聰敏好學,外寬內摯。神冊元年春,立為皇太子
時太祖問侍臣曰:“受命之君,當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對。太祖曰:“佛非中國教。”倍曰:“孔子大聖,萬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悅,即建孔子廟,詔皇太子春秋釋奠。
嘗從征烏古、 項,為先鋒都統,及經略燕地。太祖西征,留倍守京師,因陳取貿海計。天顯元年,從征渤海。撥扶餘城,上欲括戶口,倍諫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乘破竹之勢,徑造忽汗城,克之必矣。”太祖從之。倍與大元帥德光為前鋒,夜圍忽汗城,大窮蹙,請降。尋復叛,太祖破之。改其國曰東丹,名其城曰天福,以倍為人皇王主之。仍賜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稱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漢法。歲貢布十五萬端,馬千匹。上諭曰“此地瀕海,非可久居,留汝撫治,以見朕愛民之心。”駕將還,倍作歌以獻。陛辭,太祖曰:“得汝治東土,吾復何憂。”倍號泣而出。遂如儀坤州。
未幾,諸部多叛,大元帥討平之。太祖訃至,倍即日奔赴山陵。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謂公卿曰:“大元帥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屬,宜主社稷。”乃與群臣請於太后而讓位焉。於是大元帥即皇帝位,是為太宗。
太宗既立,見疑,以東平為南京,徙倍居之,盡遷其民。又置衛士陰伺動靜。倍既歸國,命王繼遠撰建南京碑,起書樓於西宮,作樂田園詩。唐明宗聞之,遣人跨海持書密召倍。倍因畋海上。使再至,倍謂左右曰:“我以天下讓主上,今反見疑;不如適他國,以成吳太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詩曰:“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攜高美人,載書浮海而去。
唐以天子儀衛迎倍,倍坐船殿,眾官陪列上壽。至汴,見明宗。明宗以莊宗後夏氏妻之,【一】賜姓東丹,名之曰慕華。改瑞州為懷化軍,拜懷化軍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復賜姓李,名贊華。移鎮滑州,遙領虔州節度使。倍雖在異國,常思其親,問安之使不絕。
後明宗養子從珂弒其君自立,倍密報太宗曰:“從珂弒君,盍討之。”及太宗立石敬瑭為晉主,加兵於洛。從珂欲自焚,召倍與俱,倍不從,遣壯士李彥紳害之,時年三十八。有一僧為收瘞之。敬瑭入洛,喪服臨哭,以王禮權厝。後太宗改葬於醫巫閭山, 曰文武元皇王。世宗即位, 讓國皇帝,陵曰顯陵。統和中,更文獻。重熙二十年,增 文獻欽義皇帝,廟號義宗,及 二後曰端順,曰柔貞。
倍初市書至萬卷,藏於醫巫閭絕頂之望海堂。通陰陽,知音律,精醫藥、砭概之術。工遼、漢文章,嘗譯陰符經。善畫本國人物,如射騎、獵雪騎、千鹿圖,皆入宋秘府。然性刻急好殺,婢妾微過,常加 灼。夏氏懼而求削髮為尼。五子:長世宗,次婁國、稍、隆先、道隱,各有傳。【二】

相關聯接

古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